![]() |
楼主(阅:75390254/回:0)吴爸:“家长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吴汉光的父亲,吴天马(以下简称“吴爸”)来和我们分享,他是如何坚持用传统经典文化,以及VOA、BBC等英文节目和原版英文书籍,在润物细无声中,给到女儿最有养分的启蒙教育。 相比女儿一路顺畅的名校之路,吴爸自身的求学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地方状元;因为家庭成分问题,与一流大学失之交臂,就读于江苏一所师范院校。研究生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做过十多年中小学老师、乃至大学老师。 这位“状元父亲”认为,一开始就给到孩子最经典的文化养分,树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特别重要。他还将自己独特的养育心得,写了一本书叫《筑梦者》,即将出修订增补版。 下面,我们就看看,吴爸是如何用“经典”为女儿筑梦。 一开始给到孩子什么,她就是什么” “我们不可以改变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选择我们的态度。”谈及家庭教育的经验分享,吴爸喜欢引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里的这句话。 “3岁看老,一开始你给了孩子什么,她就是什么。”因此,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英语听力教材,看什么样的动画片,吴爸无不精心挑选。 他认为,读书就要读上乘之作,汲取中国古典的精华,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孩子,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而且读经典的东西,一定要读原版名著。 因此,女儿吴汉光从0-3岁,就开始浸润经典,在《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西游记》《希腊罗马神话》以及《圣经故事》《伊索寓言》《天方夜谭》等相伴中成长; 到了3-6岁,启蒙教育主要是论语、史记和历代诗歌,比如《论语》《孟子》《史记选》《历代诗歌选》《历代文选》《上下五千年》,都是常见的启蒙教材。 在启蒙顺序上,吴爸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语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先离骚,后李白;先诗经,后杜甫。”因为孩子越小的时候,语言的敏感度和学习能力是最高的。 他让女儿一开始就读诗经,而非三字经;先感受“辞赋之祖”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学习李白杜甫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古典诗歌,更是在父女俩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流淌。 有一次去动物园,一进门正好看到孔雀开屏,吴爸爸轻轻地说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立刻燃起了女儿的好奇心,营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夏日鸟语蝉鸣、万木葱茏,吴爸携女儿沿着乡间的潺潺溪流,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中秋佳节,一家三口赏月,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吟诵:“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看到妈妈笑靥如花,女儿脱口而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为了打造最纯正的语言美感,吴爸从小给女儿听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朗诵的《唐诗三百首》,3岁女儿梦里都会跟着念:“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就这样,诗歌记忆,成为女儿脑海中最唯美的画面。直到今天,大洋彼岸的吴汉光还会经常感慨:“吾爱吾国,诗之国也!” 吴爸的特立独行,还在于他对待小说的态度。 他认为,无论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孩子,不能缺少一种特殊的教育,那就是悲剧教育。 看悲剧,可以收获生命的力量,尤其是《红楼梦》《飘》这样的经典悲剧。比如,《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家破人亡,依然相信“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这是何等的力量?! 在吴爸的支持下,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看《红楼梦》。撇开传统文化浸润、古典诗词熏陶不谈,他认为读《红楼梦》这类经典名著,还有一个独特的“功效”,那就是预防早恋。 “要知道,这些经典名著里有都是一些风流倜傥的英雄人物、人品才华出众的才子佳人,看得多了,孩子的品味自然会很高,你还要担心孩子早恋吗?” “学好文言文,更能学好英语” 饱浸传统经典文化的吴汉光,在英文学习上,也一路开启了学霸模式。 小学一年级,她已经能完成一套大学预备级教材的学习,并通过剑桥英语三级考试;五年级,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PETS)二级考试。 小学毕业,吴汉光作为全国年龄最小的考生,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初二年级,又以全国年龄最小的考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 最终,她在SAT考试中获得江苏省最高分,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吴爸爸自嘲:“我是个乡巴佬,没有接受过纯正的英语学习,口音很重,却培养孩子一口纯正地道的VOA、BBC。” 这是怎么做到的?和很多家长一样,吴爸很早就让女儿用经典英文“磨耳朵”。3岁之前,他让女儿接触大量英文,主要是听和说。 他相信,“语言学习是可以居高临下的”,即使是英文学习,也一定要从经典开始。 从女儿3岁开始, VOA、BBC就成为家庭中的日常声音,父女俩一遍又一遍聆听The Making of a Nation(美国历程)、VOA Special English、TheShakespeare Collection(莎士比亚精选)等经典节目。 此外,他带着女儿阅读“大量英文经典”。尽管汉字还不认识几个,女儿却已经徜徉在亲子英文阅读当中。 他们读英美文学、历史经典、科幻作品,如《傲慢与偏见》《绿野仙踪》《爱丽丝梦游仙境》《雾都孤儿》《野性的呼唤》,一边“手指英文”,一边感受优美的英文故事,在循序渐进,温故知新中,自然习得大量英文单词。 就这样,到了3-6岁,吴汉光的英文就像母语一样,运用自如。等到三年级时,已经可以看全英文版《哈利波特》;当高中同学开始看《哈利波特》时,她已经能看懂英文版的《时间简史》。 “学好文言文,是儿童学习英文的捷径。”吴爸认为,如果儿童先掌握文言文,更容易驾驭英文。 外国留学生可能听不懂“比泰山还要重”这样的白话文,却能听懂“重于泰山”这样的文言表述,因为前者的语法结构与“weightier than Mount tai”的英文语法结构相似。同样,“马之千里者也”, 也比“能跑千里的马”,更贴近 “a horse galloping a thousand li”的英文语法。 所以,女儿的英文学习能力,和文言文和古汉语功底,分不开。 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强大的语感,让吴汉光在第二外语的学习上,同样如鱼得水。 初中时,她就读了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法语班,却以一名法语考生,考取了SAT考试的江苏省第一名。2008年,吴汉光以优异的成绩,被公派前往法国枫丹白露中学交流。 孩子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动画片? 当很多家长还在用各种培训班和海量作业,塞满孩子的空闲时,吴爸早就开始为女儿“减负”了。 从小学起,女儿不愿做的暑假作业,就被吴爸全包了。他表示:“暑假就是来‘荒废’的,怎么被作业填满?” 在他看来,课堂和作业只是学习的一部分,看似荒废时间的旅行游玩,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 于是,女儿从小学开始,每年寒暑假,就跟着吴爸远足,漫游天地,或陶醉在自然清新的田园之美,或徜徉于雄奇壮阔的山水之间。“孔子为什么能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就样,吴爸带着女儿,在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带着女儿“回归童心、回归自然”。 除了旅行实践,动画片这样的休闲娱乐,也是童年必不可少的。如何选择真正优秀的作品?却让家长们头疼。 吴爸在动画片的选择上,依然坚持以“经典”为原则。 上个世纪60年代,新中国百废俱兴,到处焕发蓬勃生机,也迎来了动画制作的“黄金时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堪称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也让“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经典美猴王角色深入人心。 美联社曾这样夸赞:“《大闹天宫》影片惟妙惟肖,比迪士尼作品更精彩,美国绝无可能拍出这样动画片!”可惜时至今日,像《大闹天宫》《铁扇公主》《宝莲灯》《阿凡提》《神笔马良》《哪吒闹海》等一批经典的国产动画片随着时间的浪潮隐去,后起之秀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吴爸庆幸的是,在女儿成长的岁月里,不仅赶上了《大闹天宫》这样的国内经典,也赶上了《狮子王》这样的国际动画的巅峰之作。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