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丝路行者
  • 积分:2425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12/24 18:27:14
  • 楼主(阅:76403055/回:0)管理的任务:使企业有前途、系统有效率、员工有成就


    管理的层次是怎么来的?


    谁都知道管理阶层是有层次的,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


    那么,管理层次是怎么来的呢?


    有人从现象形态入手,认为管理层次与管理的幅度有关。


    每一个管理者能管的人数是有限的,比如七个人。随着人员的增加,管理的层次就会增加。也就是说,管理的幅度与管理的层次相对应的。


    从本质上说,管理的层次与管理的任务有关,进而与管理任务的分担,即分工有关。


    管理的任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即使企业有前途,使系统有效率和使员工有成就。


    这三类任务的复杂性程度是不同的,需要的才能、道德情操及其量级也是不同的。


    按照西蒙的说法,企业的领导阶层必须是一个道义集团。


    并且,各类任务完成得如何以及完成与否,造成的后果及其影响也是不同的。有些只影响到个人以及现实,有些就会影响到全局及其未来。


    因此,管理在层次上就有了等级,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并且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结构及其统合关系,内在的一致性或统一性。


    这种上下的统合关系,与现实是不矛盾的。


    在现实中,管理权是由所有权派生出来的,管理阶层必须体现所有者的意志,形成上位决策,下位执行的结构性关系。至少在企业形成的早期是这样。


    在任务要求上分层,明确职责


    高层管理的任务就是使企业有前途
    中层管理的任务就是使系统有效率
    基层管理的任务就是使员工有成就
    按照不同层管理层次的要求及其任务,选拔经理人员是合理的。并且,每个经理人都应该在自己的管理层次上安分守己,成为各个层次上的行家里手。


    按照古人的思想,唯上智和下愚不移,经理人员坚守在各个管理层次上,也是合理的。


    原则上,企业应该让各级经理人员,在所在的管理层次上,坚守本行、恪尽职守。所在的管理层次就是各个经理人的专业领域与职责。


    每个经理人必须准备好了,在所在的管理层面上,获取并体验到成就感,达到职业生涯的高深境界。


    一般而言,一个经理人要想成为行家里手,并在各自的领域中获得成就感,必须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持续努力。


    在职务晋升上分层,促进合作


    因此,在管理上,我们必须强调经理人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以及在管理层面上停留的年头与积累的经验。


    必须严格划清三个管理层面的界线,阻断三个管理层面之间的自然晋升通道。避免在管理体系的纵向结构中,形成自上而下的山头和圈子。不断强化每个管理层面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水准,以及一体化的程度。


    当经理人员阶层,破除了官本位的等级思想与攀附权位的企图心之后,各个管理层面的横向合作就会变得容易。企业当局就有机会引导各级经理人员转移兴趣,在坚守本职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价值,获得成长与成就的感觉,以及相应的物质利益。


    各级经理人员在不同的管理层面上的精诚合作,是企业创造并获取价值的源泉所在。所谓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否则,尔虞我诈、虚与委蛇、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就不可避免,致使企业退化为一个争权夺利的场所。


    在经理人员的职务晋升的等级阶梯上,必须划清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职务的界线。各个管理层面选拔经理人员,需要设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指定相应的机构按严格的程序进行审议决策。




    看丝路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