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巴山夜雨
  • 积分:1682
  • 等级:硕士研究生
  • 2018/9/24 21:24:59
  • 楼主(阅:61504850/回:0)“随便”并不随便,中国人的处世方式!


    中国人常把“随便”挂在嘴边上。请客吃饭时,总是说:“没有什么好菜,随便吃点”实际上菜肴十分丰盛。反过来说,客人真的随便吃喝,丝毫都不客气,即使宾主交情甚深,主人看在眼里,也会不太舒服:又不是只有你我两人,当着我的妻儿,你也未免太随便了!


    “随便”的意思有两种:一是“随意、任意”,一是“不拘束、不认真”。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起来却有三种含义:


    “随便”代表“看看你的诚意”。人家问我要什么,我说“随便”,意思就是说:衡量你自己的能力,可以提供什么。中国人认为,我说“随便”是不想为难你,如果你真的“随便”,就是轻视我。如果我到你家做客,你问我喝什么,我说“咖啡”,你没有,岂不是很尴尬,所以我只能说:“随便”,给你留了面子。你虽没有咖啡,但是给我端上一杯好茶,我自然也很高兴,因为你没有“随便”应付我。但是,你真要“随便”给我一杯白开水,那我肯定不高兴:“如果只有白开水,何必问我喝什么?”


    你请我吃饭,问,到哪里用餐?我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提议上豪华酒楼,万一你认为那样不值得,我岂非自讨没趣?不过我也不愿意自贬身价,一开口就选择普通餐厅,非但显得土气,对方也未必领情。


    最好的办法,还是说“随便”。至少可以了解你认为拿什么招待我最合适,进而了解我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以便调整自己所应表现的态度。你经济拮据,只能够请我上普通馆子,我照样吃得高兴,因为你够诚意,我不在乎吃什么;如果你手头宽裕,豪华酒楼也请得起,却只请我上普通馆子,我就知道你不够意思。


    “随便”绝对不是含糊,而是“在和谐中找到合理”的代名词。中国人如果真的随随便便,一定没有前途。


    “随便”正是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体现。上司征求下属意见,下属绝不敢说“随便”,而是请上司做主。因为说:“随便”就意味着下属有自己的意见,只是不方便说而已。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时时有变化,如果丝毫不加考虑,冒冒失失的说出自己的意见,很可能使对方为难,不如将心比心,先说“随便”,好让彼此有商量的余地。凡事“反求诸己”,多给对方体谅,做起事情来必然事半功倍。


    “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才符合合理的标准”。我们一方面不可以随便说“随便”,另一方面也不能够随便理会或处置别人的“随便”,因为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中国人,是不随便说“随便”的。


    这才符合“中庸之道”合理应变的标准。


    曾仕强智慧语录


    1.站在“不随便”的立场“随便”,才能符合合理的标准


    2.任何事情,你用得合理,它都有价值。


    3.随便是用来化解不随便,不是用来正真“随便”的。


    4.中国人的面子最重要,不要随便伤别人的面子。当你得到别人给你的面子时,你一定要讲理。考虑事情时外方内圆,处理事情时外圆内方。心里边放的是理,肚子里放的是法,而嘴巴上要讲情。而且要先讲情,不奏效再可用法。






    我有我的精彩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