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旺
  • 积分:7582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12/23 13:02:53
  • 楼主(阅:76836833/回:0)读懂王阳明3句话,让心静下来!


    修静,以入心之境


    静,则入心境。


    王阳明以坐入静的要诀在于二:


    其一:“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


    让心空,是佛家和道家的至高之境,道家的“知行合一”、“贵和尚中”,佛家的“空身、空心、空性”讲的正是此理。


    王阳明所说的“息思虑”则是通过暂时的放下去寻求内心真正缺失的为何物。 


    其二“省察克治”,也就是以心为镜,观照自身。


    人活于世不乏私欲,而私欲不外乎:好色、好货、好名。孔子常说君子正身之法就是“自查不惑而内自省也。”王阳明修静的最重要一点也就在于这里。


    人心的不静来源于人心的不净,因此通过独坐去不断地反省则是帮助自己了解内心的快速方法。


    意诚,以树心之正


    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为: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一样!


    这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我们知道不义之财是坏的,可有时候却经不住诱惑去取了。一旦取了,这就不是“好善恶恶”的心了。正是因为我们总不诚,所以内心往往常出愧疚,自然无法获得应有的平和静谧。


    谨独,以严心之律


    谨独就是慎独,原意是,即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我们静坐时就是谨独时。于王阳明而言,谨独其实就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含了诸多要素,王阳明说,静坐时只要把这些要素一一排列,就是谨独了。


    首先是分析,我有什么何私欲;


    第二是目标,我要通过什么手段克掉这些私欲;


    第三是信心,我要坚信自己能克掉这些私欲;


    第四是毅力,必须具备强大的意志力,一日不成就两日,两日不成就三日,不可半途而废。


    第五是心态,在克私欲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为克而克,更不能想克掉私欲的目的,一旦有这种心态,就是新的私欲了;


    第六是学习,所谓学习只是通过各种手段光明自己的良知,以良知的巨大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


    第七是检验,当你确定自己把私欲克掉后,要去实践中检验。


    第八是反思,我为何会有这种私欲,这一私欲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你只有反思到位,才不会再犯同一错误。


    常言道,人心静方能生慧。


    立志—谨独—意诚,此三步为王阳明以静修心的奥义之所在,也是生于这浮躁尘世的我们如何更好地获取内心恬淡朴实的不二法门。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