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57316579/回:0)心贫则贫,心富则富世上的人,难免有穷有富。 人贫穷时,便想要富贵;富贵时,就害怕失去。 其实贫穷与富贵,是流动的。没有永远的贫困,也没有永远的富贵。 除非贫困而不知自救,富贵而知自守。贫穷不知自救,就会永远贫困;富贵而会自守,便会富贵长存。 该如何自处于贫穷,如何自处于富贵,往往考验着人的智慧。 一句话:贫穷时,要有富贵时的尊严;富贵时,要有贫穷时的谦卑。 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早年间穷困潦倒,狼狈地回到家时,哥嫂弟妹都讥笑他。 苏秦在家受辱,便闭门不出,把书都拿出,发愤阅读。我们常说的“头悬梁锥刺股”中,“锥刺股”的就是他。 几年后,苏秦成功游说六国,促成六国联盟,被任命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 苏秦在一身贫瘠且终日受辱时,并不放下尊严,兀自发愤,才有了后来的“并相六国”。 所谓贫穷时要有“富贵时的尊严”,就是不自甘下流,不妄自菲薄;是虽暂身居贫苦,却自有凌云之志。 一个人,虽身处贫困,只要有志向,贫困又能奈我何? 近日,一名高考取得707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女生写下的“感谢贫穷”的文章在网络热传:
不少网友看后深表感动,但同时也指出,应该感谢的其实不是贫穷,而是那个立志改变贫穷,积极进取,坚守尊严的自己。 人生莫俱少年贫。 贫穷能使意志薄弱者自暴自弃、甘于低贱;贫穷也能使意志坚强者不屈不挠、自尊自强,创造卓越的人生。 能在贫穷中保持尊严的人,最终能成为一个品质高贵的人。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说:“巨室之败,非傲即惰。” 一个富家大族,若骄矜傲慢,目无下尘,必定败落。求富贵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守富贵。 富贵之家,想要长久,必要谦卑。一是对人谦卑,二是对天谦卑。 《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富人得了势,名声地位就更加显赫;一旦失势,就再无宾客上门。这是世态。 所以富人富贵得势的时候,不能被势力迷惑,一旦失势,过去来攀附讨好的都会对你弃如敝屣。 若是平时就谦卑自守,即使有失势的一天,众人也会念着你平时的好,不至于太受这般炎凉世态。 何况,富贵本就易遭人妒,若还不想着谦卑,旁人暗地里就更盼着你倾颓。 倘若还因目中无人犯了众怒,那危险又更增一分了。 这是对人谦卑。 富贵了,还应想着对天谦卑。 虽富贵了,却仍保持着贫时的节俭,不豪奢,不挥霍,不暴殄天物,便是对天谦卑了。 战国时,宣曲有个任氏富族。 在富人都争相过奢侈的生活时,任氏却没那富人的派头,崇尚节俭,甚至自家亲自耕种、畜牧。 这便是守富之道,守福之道。 鬼谷子交友之道中有一条便是:“富贵恭俭而能威严,有礼而不骄,曰有德者,可深交。” 如果一个人富贵显赫之后仍然恭敬勤俭而不失威严,对人彬彬有礼而不骄横,这是有福德的人,这种人可深交。 以礼待人,不应该只流于表面。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承认自身的不足,你会因此而获得别人的尊重。 借人之智,提升自己,少走弯路,这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清凉菩提》中说:
贫时有富时的尊严,富时有贫时的谦卑,这样的人,便不怕生来贫穷或是一朝落难。 富贵了,也守得住,享得了。 ![]()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