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山
  • 积分:30596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9/23 19:52:03
  • 楼主(阅:59081035/回:0)秋分:阴阳平衡,苦乐各半


    秋分,“分”的意思是一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释“秋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天从立秋开始,霜降结束,一共90天。


    而秋分日,正好是秋天的第四十五天。


    同时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白昼和黑夜各占一半。


    在这一天,全球都没有极昼极夜,赤道上的人没有影子。


    逐渐衰落的阳气和逐渐上升的阴气在这一天达到一个平衡。


    秋分之后,阴盛阳衰,昼渐短,夜渐长。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将不再打雷了。


    秋分日,地球本身也处在一种力的平衡状态,所以鸡蛋比往常更容易竖立,很多地方都会玩竖蛋游戏。


    人们挑一个鸡蛋,在桌子上竖立起来。以此来表达秋季丰收的喜悦。


    秋分的哲学是一半,一半。


    杭州灵隐寺有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意的事情,能一半顺遂心意,就很满足了。


    乾隆号称“十全老人”,可实际上,人生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


    一旦生了完美之心,人也就患得患失,焦虑偏激了。


    乾隆的挥霍无度和好大喜功,至今惹人诟病。


    秋分的半字,是知足,更是境界。


    弘一法师去世的时候,回顾自己一生,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


    人生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心中只有平和喜乐。


    所谓的大团圆,合家欢的大结局,都只是在电视剧里的。


    真实的人生,只要未曾终止,就一定有笑有泪,有悲有喜。


    所以,半字,是极高明的中庸哲学。


    看懂了这一点,人也就放下了执着。


    花看半开,饮酒半醉。


    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万事只求半称心”,是一种宽容和大度,更是一种格局和修养。


    一阵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分过后,再来几场秋雨,气温迅速下降,树叶枯黄凋萎。


    春夏秋冬,人生四季。


    少年如春,青年如夏,中年如秋。


    人生走过几十年,早已进入不惑之年。


    经历过世事沧桑,人情冷暖,繁华落尽,人生终于归于平淡和天真。


    古人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春日乍暖还寒,夏日烈日炎炎,冬季寒风刺骨。


    秋日气候凉爽适宜,让人心旷神怡。


    少年如春,跳脱不稳,青年如夏,灼热逼人,中年如秋,成熟稳重。


    看过人情冷暖,早已世事洞明,所以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内心却宽容温厚,不愿戳破,不愿责难。


    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是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圆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岁月轮回,春华秋实,辉煌过后又是一季耕耘,以平和的心境面对未来,默默耕耘,做好自己!


    秋分的时候,古人有迎寿星的活动。


    古人认为“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所以南极星是寿星的象征。


    而我国在北半球,只有秋分之时才能看到南极星一闪而过。


    所以,古时候历代皇帝都会去城外南郊举行迎接南极星的仪式。


    除此之外,古时有在秋分日“祭月”的习俗,所谓“春祭日,秋祭月”。


    只是因为秋分的时候,月亮未必正圆,所以逐渐就改到了中秋节。


    无论是迎寿,还是祈月,其实都是中国人的祈福活动。


    盛极而衰,衰极必复。


    自古以来,世间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平衡,都在不断变化。


    人们总是在遗憾中寻求完满,在失去中学会惜福。


    秋高气爽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寒冷的冬日即将到来。


    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有悲欢离合。


    在拥有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珍惜。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