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剪梅
  • 积分:7934
  • 等级:专家教授
  • 2020/3/11 17:16:47
  • 楼主(阅:49295978/回:0)非常时期的现金流管理“四步法”


    第一步,盘点库存账面余额;


    库存账面余额不等于库存现金。我去一家企业搞咨询的时候,问他们账上现金怎么样?企业回答,账上现金有三五百万,库存现金有两三百万,结果一打开保险箱,都是白条。


    不是所有账面上的数字,都可以被归类为现金流。企业需要盘点扣除应付账款后,现金的余粮到底有多少。其次,有些银行存款是不能动的,保证金发都不能发,有些“存一贷二”,也不能动,这也不能叫现金流。


    还有些企业,在银行开了七八个账户,哪个是自己的都没有搞清楚。库存现金盘点是企业管理者自己要亲自做得事情,别统统交给财务部门,CEO却一问三不知。


    第二步,理顺手上还有哪些账可以快速变现; 


    企业可以对着报表看,除了库存现金、账上现金之外,应收账款、商业票据等是否可以在短期内变现。


    第三步,合理借力上下游的资金支持,延缓现金流的压力; 


    西贝就很聪明,知道自己的规模很大,一旦倒下,对上下游都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它会去和外卖平台谈判,是否每次外卖下单之后,平台可以提前支付货款,缓解自己的现金流压力。


    第四步,在不损害自己信用的前提下,企业首先要尽量发掘自己的极限控制成本,利用有限的资金流支撑。


    疫情之下很多开支是完全不需要的。一般来说,企业开支分为六块:成本费(料工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采购费用、人力开支、折旧费等。据我观察,中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最大的开支就是人力开支


    人力开支过大的原因,和企业人力结构有关。国内很多高科技企业,人力结构是“宝塔形”,即老板最高,其次是中层,基层一大堆,这样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有作战经验的人少(中层),但没太多经验的兵多,别说疫情之下,疫情之后也活不下去。


    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发达的情况下,企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尽量多储备有经验、有能力的中层人员。


    面对疫情,企业首先要考虑到哪些是非付不可的钱,比如员工的生活费,包括现在为了防控疫情,购买口罩的费用等。在这种极限情况下,把必要的开支算出来,然后看看大概还能维持多久,做一些压力测试。企业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自己能活30天、60天、还是80天。


    常规情况下,现金流管理的5个阶段


    送粮刚创业的时候,第一桶金最难。这个时候,创业者需要找到天使投资人入股,以股权换现金的方式,获取现金流。


    种粮随着企业长大,账面上开始会有收入和成本支出。但是,收入不一定代表现金流,成本也不一定代表现金支出。这个时候,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利润账面再低,也意味着企业能够活下来。所以在第二阶段不看利润、销售收入,而是看现金流有多少。


    借粮服务模式很好,产品竞争力很好,这时要进行扩张。在风调雨顺的时候,要学会向银行借钱。向银行借钱,也不仅仅只是为了现金流,还能够积累企业在银行上的信用度,到危急时刻,也更容易得到银行的放款。


    换粮当向银行借钱之后,要投资现金流,如换地、买设备、参股其他公司的股权,目的是使我们的粮食更稳定以及余粮更多。所以风调雨顺时有投资型扩张。


    还粮当企业进入稳定期后,企业在这个时候,则需要调配手上的现金流,给股东分红,给银行还债。 






    侬好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