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25421070/回:0)德国防疫用品告急 自产为何这么难?德国医院的重症病房、呼吸机等硬件设施尚可应对新冠病人的增加,但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极度缺乏包括口罩、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在内的防护物质。中国虽然伸出了援手,但德国仍面临要“自力更生”的挑战。 "消防员绝对不会不戴防护用具就奔赴火场,但现在人们希望我们这么做",一位德国医疗护理工作人员在接受德国西南广播电台(SWR)采访时如是说。让他感到愤怒的是:德国许多地方政府没有按照所承诺的那样,为奋战在新冠抗疫一线的医疗人员提供足够的包括口罩、防护服在内的防疫必需品。甚至像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Koch-Institut)这样的权威防疫信息机构也曾表示某些防护品,比如口罩,可以重复使用。 海因斯贝格县在今年的传统狂欢节庆祝后传出了新冠疫情大范围扩散的消息。2月25日,一位47岁男子和他的妻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之前,这两人参加了该县有大约300人参加的狂欢节活动。截至3月30日,在海因斯贝格县有近1258人感染,32人病逝,491人痊愈,是全德国首屈一指的新冠疫情重灾区。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受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委托,在第一时间对海因斯贝格县发出了回应,核实情况并请对方提供所需防疫物品清单。 3月29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同德国北威州海因斯贝格县长普什通电话,承诺代表中国政府向该县捐助防疫物资。 海因斯贝格县是德国首个大量爆发新冠感染病例的地区,因此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它目前能够仍然获得防护用品的情况在整个德国并不具有代表性。更多的医疗机构以及养老院新冠抗疫防护品紧缺其实更加严重。 德国地方医院联合会和医生工会-马堡联盟(Marburger Bund)主席尤娜(Susanne Johna)本周一(3月30日)向德国西南广播电台表示:虽然德国目前仍然有充足的危症病房和普通病房的硬件条件,但四周来,德国的医疗体系一直处于防护用品紧缺的状态。德国的医疗工作人员原本认为会及时得到抗疫物质。"但很可惜,目前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能看到的只有杯水车薪。"尤娜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案是,让德国自己生产防护用品"。 自己产口罩为何那么难? 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迅速提高了口罩的产能。于2月底突破日产量1亿只。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消耗了全球口罩产能的大部分原材料和设备。 "江苏某科技公司负责人向新华社表示。 所以德国目前也有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行动,转型生产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根据《南德意志报》的相关报道,这些企业包括内衣生产商Mey、汽车零配件供应商ZF和体育服装生产商Trigema。但这些公司的产能与眼下巨大的需求量相比仍然非常有限。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