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爱
  • 积分:2034
  • 等级:博士研究生
  • 2019/2/20 20:32:33
  • 楼主(阅:71338437/回:0)边境战争40周年 学者反思意义及影响


    昨天是中越边境战争爆发40周年,受访学者反思中国当年发起战争的背景,以及此战对处理当今中越关系的警示。


    1979年2月17日,12万名中国解放军士兵从广西、云南打入越南,开启了中越战争。中国迅速占领越南北部多个重要城镇,一个月内宣称取得胜利,并从3月6日起开始撤军。双方死伤惨重。


    此后解放军再也没有发起或参与正规战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受访时说:“这是为什么中国的‘和平崛起’在国际上比较被相信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年国际舆论在改变,现在的一种说法是,中国虽然40年来没有打战,但是未来越来越有可能发起战争。”


    时殷弘和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也,反思了中国当年开战的三个原因及其正当性。




    首先,越南与苏联越走越近,对中国造成安全威胁。萧功秦说:“中国北方有苏联的威胁,西南方有越南,中国担心被包围,就趁机出兵。”


    他指出,中国在越战时期援助了越共,越南却对在越华侨华裔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这令中国认为越南恩将仇报。


    第二个原因与美国和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密不可分。中国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新路线,中美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中越战争隔月爆发。时殷弘分析说,开战后“反对改革开放的国内势力就不大好开口了”。


    萧功秦指出,越南和苏联当年皆是美国的敌人,中国打击越南,也就是打击苏联和越南的同盟,客观上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中国此举向美国发出的信号是,中国延续了尼逊访问中国以后中美共同反对苏联霸权的思路,履行中美友好方针。”


    至于有舆论认为中越战争是中国给美国“投名状”,萧功秦认为这种表述过于简单化。他说:“‘投名状’让人以为中国是为了投美国所好,为了讨好美国才发起战争。中国打越南确实可能达到让美国人心里高兴的结果,但其实中国这么做完全符合自身利益。”


    学者:战争对中越都有正面积极意义


    中国发起对越战争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迫使越南停止对柬埔寨的战争,停止越南在印度支那的扩张。萧功秦指出,虽然这符合中国自身的安全利益,但越南当年进攻柬埔寨其实停止了红色高棉残害本国人民的残酷暴行,是正义之举。他说:“多年以后,人们应该对这点进行反思,当时这么做是否妥当。”


    时殷弘分析,从长远结果来看,这场战争对中越都有正面、重大的积极意义。中越战争对越南是个转折点,使它放弃过去对外扩张、对内过激的左倾政策,转向革新开放。越战后,中国在中美关系良好的背景下,一路高歌地推行改革开放。


    他指出,加上中国古代对越南的侵占,中越战争让越南留下了负面的记忆作用。不过中共和越共从传统意识形态上来看都是共产党,从新的意识形态来看都是改革开放,都比较合拍。尽管中越关系近年因南中国海问题变得激烈,但是总体而言两国关系不会太僵。


    萧功秦认为,正是因为两国有长期历史形成的政治友谊,也都接受了全球化并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所以中越友好是有基础的,应尽可能保持友好关系,淡化矛盾。他说:“如果用狭隘的国家主义,寸权必夺、寸土必得,简单的斗争哲学,这会把越南推到美国。这对中国没有好处。”


    时殷弘指出,从胡志明时代开始,越南对外政策的特征是独立,善于利用大国之间的竞斗。他分析,美国目前在战略上可以给越南好处,未来可能在贸易或技术上对越南有利,但是越南深知这届美国政府不太可靠,一旦中越发生重大冲突美国不太可能出兵援助。与此同时越南又高度依存中国经济,所以保持中立对越南最佳的外交选项。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