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剪梅
  • 积分:7934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5/12/26 22:11:40
  • 楼主(阅:43672/回:0)郝旭光:要学苏东坡,唾弃“绿漆哥”

    什么样的人可以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西湖苏堤,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4年7月中旬去杭州出差,忙里偷闲去西湖游览,别处酷暑难耐,但漫步在苏堤茂密的林荫下,环顾左右西湖美景,暑气全无,尽管无缘欣赏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但确实体会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然名不虚传。

    苏堤,俗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2.8公里,堤宽平均36米。宋朝著名大文豪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苏东坡疏浚西湖这件事,对杭州的贡献,对当时和后来杭州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得百姓拥戴,更深得后世敬仰。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再说以前的一段新闻,某地方领导,在上级领导视察前,竟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把裸露的土山“绿化”了——刷了绿漆啊!当地人“尊”称他为“绿漆哥”。我到外地旅游,不只在一个地方看到“绿漆哥”们的杰作。我到西部贫困地区时,曾经亲眼看到过临街的墙面非常漂亮,如果走马观花,会觉得这里挺发达的。但仔细一看,漂亮墙面的背后,是一些低矮的土房、旧房,验证了以前读到、听到的内容:低矮土房何妨?临街墙面“漂亮”来挡。当地百姓把这些墙称为 “遮羞墙”。“遮羞墙”的倡导及实施者者和“绿漆哥”们与苏轼相比, 那是凌晨提到苏东坡,午夜想到“绿漆哥”——几乎就是两日而语了。

    游苏堤给人们极大的启示,一个地方官员,要能够被后人记住,期盼流芳百世,必须至少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高尚的品格;第二,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福”,是不破坏环境的“福”,是真正的考虑百姓利益,是既造福当代百姓,也造福后人的“福”。是真正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而不是为了“秀政治”的表演,也不是透支子孙后代资源的急功近利、掠夺性开发。更不是在荒山上刷绿漆,刷漆这不是“造福”,这是造假、造孽啊!

    一个人的身份可能会与他的生命共存亡,一个人的身价却未必如此。但凡有所作为的人,后人的评价决定着他的身价。由此联想到一个著名的“重孙辈法则”,与此可以相互印证。

    美国的遗产税征收的比例很高,力度也很大。遗产税立税的初衷是防止有钱人的后代不劳而获;实现财富的第二次再分配,从而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遗产税的征收,使一个亿万富翁的财富只能传到孙子辈(这也是为什么比尔·盖茨等名人热衷于公益捐赠的原因之一),重孙辈无法享受祖爷爷遗留下的财富。因此,重孙的评价是最客观的。一个人,如果能得到重孙的尊敬和崇拜,说明他不是靠财富,而是靠功业、贡献和人品赢得了后人的尊重。

    同理,还有一个有名的“退休规律”。领导在位时大家愿意与他交往太正常了,这说明不了他的德行、政绩等任何问题。因为大家看重的是领导的职位权力。若一位领导退休后还有人愿意与他交往,则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说明他在任时有公心,有贡献,有政绩,人品高尚。

    因为根据现代领导力的研究,领导的本质就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 是一种追随、自觉、认同、非制度化的。领导有五种权力来源因而可以影响下属:法定性权力、奖赏性权力、强制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前三种属于职位权力,即伴随着工作岗位而拥有的正常权力;是由组织正式授予管理者的权力,与特定的个人没有必然联系。基于职位权力的领导属显性领导,它来源于组织的授权和组织的相关硬性规则、制度,具有直接、刚性的特点。后两个内容属于非职权影响力,即伴随着领导者个人的素质而形成的影响力。非职位权力影响力的特点与来源:依靠的是领导者个人的专业素养、个人魅力和情感关怀,是一种柔韧、持久、牢实的关系维持方式。专家性权力包括渊博的知识,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程度,杰出的才能等,通过取得他人的信任而使其依赖,这可以对下属产生重要的影响。参照性权力,即通常所说的魅力权,通过那些个人能力的力量对追随者们产生深刻而非凡影响倾向,它是建立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之上的,与其在组织中的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可使他人自觉地服从指挥。包括:优良的品格,这是一个人的本质表现,好的品格会成为他人学习榜样而使其模仿;深厚的感情表现为对相互间的好恶倾向。通过相互间的密切联系而产生强大的相互影响力。

    尽管过去了千年,但苏东坡对西湖在贡献仍造福于现代的人们,为后世所敬仰。当然,苏东坡的贡献不能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相提并论,现在的地方官员也很少有机会做李冰父子这样伟大的事业。但达到苏东坡对西湖这样级别的贡献应该有很多机会。因此,地方官员们为官为政,在位时要多学苏东坡们,坚决唾弃“绿漆哥”们,德行优先,多些慎独和自省,多些公心,多些功绩,多些实干和实效。如果想绿化,千万别在荒山上刷绿漆了,老老实实植树造林就好;多些为民造福,唾弃欺上瞒下,要解决百姓的低矮土房,实实在在从百姓角度想点办法,千万别再用“遮羞墙”来挡;像苏东坡一样脚踏实地,不破坏环境,多些流芳百世的事情;少些自大,少些自恋,少些自私,少些急功近利,要多想想自己退休后及以后人们会怎样评价,可能会不经意间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 郝旭光

    侬好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