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9311994/回:0)了不起的贝佐斯【上】过去几千年,亚马逊是南美洲的一条河流;过去23年,亚马逊是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亚马逊23年来持续突破自己的边界,这当然要归功于光头男人贝佐斯。这位个性独特的男人带领以在线书店起家的亚马逊一路狂奔,从Kindle到亚马逊音箱、从零售到广告、从云服务到无人售货店——Go、从医疗服务到自制影视,似乎在贝佐斯的字典里没有“边界”这个词。 在接受《福布斯》的这篇专访文章里,贝佐斯说:“朋友们在发布季度财报后祝贺我,说,干得好,这个季度很棒,我会说,谢谢你,但这个季度的报表是三年前预测出的而现在,我正在努力实现2021年的季度目标。” 和美国其他科技巨头一样,亚马逊没有如传统商业公司那样在各地开分部。在全球范围内仅有575,000名员工,其中就有45,000名员工在西雅图总部,而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所在的“First Day”塔楼,被默认为总部中的“总部”。 它的名字来源于贝佐斯隽永的格言:相对历史而言,我们仍处于互联网的“First Day”——也意味着亚马逊才刚刚起步。 随着销售额,利润和股价的飙升,尤其是股价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上涨了103%,亚马逊正在接近苹果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而贝佐斯的个人净资产接近160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已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 尽管如此,贝佐斯说亚马逊依然像刚结束A轮融资时一样,是一个前路未明的初创公司,他说:“在当时市场现状中,亚马逊是不受市场拘束”,同时卷起袖子展示了类似大力水手的手臂,大量的重量训练为这位54岁的“年轻人”带来了不凡成果。 亚马逊当时可待开采的零售市场是“数万亿的”,他说,这个新的市场就是亚马逊网络云服务(AWS)开创的云市场,“不同的业务都会存在市场有限的问题,我们却没有那个问题。” 如果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已经是世界上最令人敬畏的商人,那亚马逊所谓“无拘无束”的前景更会让每位企业领袖冷静下来思考未来。是的,贝佐斯是一个冷静到底的人,也是一个长期战略的高手,但是贝佐斯在过去的几年里证明了他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能够用亚马逊的资产孵化出与亚马逊相关的其他产业,并且已经达到了极为庞大的规模。 这是可以量化的:《福布斯》与三位管理学教授合作,对创新型企业进行了8年的排名,试图确定美国最具创新力的企业领袖。贝佐斯的四驾马车——公众声誉、影响力、社会创造价值、投资者赋予他的溢价——使他稳居榜首。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所做的事情,以及他将会做的事情,可能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成就,”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去年对贝佐斯说,“因为他涉足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还是在竞争对手的眼皮底下,他实际上成了网络的领导者,并正在重新定义它,在真正的大企业中取得成功。” 虽然巴菲特指的是零售和云计算,但贝佐斯实际上在更多方面都没有受到约束。首先,拜AWS(亚马逊网络云服务)所赐,这家以强调增长而非盈利而闻名的公司,终于能够以数十亿美元的速度实现盈利。贝佐斯所拥有的市场信誉,可以用几乎任何他想要的方式对几乎任何领域进行再投资。 其次,亚马逊增长所需的规模实际上要求其具有侵略性,但最后,通过主导零售和数字业务服务(这两项业务几乎涉及所有其他行业),导致他现在的定位是,可以与任何有附加值的业务为邻。 他在至少四个市场——医疗、娱乐、消费电子产品和广告——至少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这些市场冲击到了许多尚未对亚马逊感到恐惧的公司,这四块领域中都击中或接近贝索斯提到的“万亿”潜在用户,这并非巧合。 当贝佐斯与网络时代的先驱同行们达成合作并推广“开放式合作”的时候,贝佐斯却一直将隐身视为一种资产,在更大规模的投资中掩盖新创意,本人却假装对新兴的热门产品不感兴趣。 随着贝佐斯的公众形象不断知名,公众言论和采访却越来越少(尽管他买下了《华盛顿邮报》),贝佐斯拒绝讨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甚至后者已经开始在推特(Twitter)上抨击他和《华盛顿邮报》(the Post),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背后有一个目标。 不过,在接受《福布斯》采访的上午,他概述了自己如何引导创新和选择扩张方向的过程,并为亚马逊的未来绘制了路线图。考虑到亚马逊的规模,不管是深入发展或横向扩张,每个方向都预示着更多的颠覆。 而就在五年前,贝佐斯似乎还满足于把所有东西都卖给所有人,有着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认知枷锁,但现在,这位创新大师拥有了终极的调色板:他选择的任何行业都会给亚马逊上一道色。 也许在这个无拘无束的时代,亚马逊最重要的词是“Yes”,贝佐斯解释了传统的企业等级制度:“假设一位初级主管提出了一个他想尝试的新想法,他必须说服他的老板,他老板的老板,他老板的老板的老板的老板,等等——任何一个‘No’在这个链条中都可能扼杀整个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敏捷的初创公司如此容易地屠杀那些墨守成规的巨头:即使19个风险投资家说不,只要第20个人说“Yes”,一个颠覆性的创意就能进行运转。 因此,贝佐斯围绕着他所谓的“通向yes的多条道路”构建了亚马逊,尤其是“双向门”理论: 这些决策往往是基于渐进的改进而完善的,即使被证明是不明智的,也可以逆转。数百名高管可以批准一个想法,员工可以在公司内部任意进行挑选。“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失败,你就无法发明或实验,”贝佐斯的长期副手、亚马逊消费者和零售业务负责人杰夫•威尔克(Jeff Wilke)表示,“我们会欢迎这些想法,事实上,我们希望这些想法在任何职位都诞生。” 但是对于更大更直接的想法,“单向门”理论又诞生了:一个想法将改变公司的方向,这时贝佐斯会以扮演“首席减速官”而自豪。 他在寻找三样东西: 首先是创意,“我们必须有一个差异化的想法。它不可能是‘我也能想到’的产品,”他说。 第二是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有了一些非常大的业务,我们无法把精力投入到那些些即便做好了规模依然很小的业务。” 最后,一个得值得硅谷投资的ROI(投资回报率)。“即便是规模可观,它也必须有良好的资本回报。” 不过亚马逊的霸主地位最终源自重视客户需求,贝佐斯原本只是一个小众玩家,他本可以轻松地专注于成为网上书店,就像Etsy的工艺品和Zappos的鞋那么专注(现在已经被亚马逊收购)。 但在精通销售书籍的过程中,贝佐斯发现,他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从库存管理到推荐引擎——将业务转移到邻近领域:首先是音乐和dvd,然后是玩具和电子产品,然后是几乎所有可以零售的东西。 他又一次大胆且成功地利用这一知识,将亚马逊作为一个独立卖家的平台,开放给那些曾经是竞争对手的卖家——却也巩固了它作为一个变革性零售商的传统,最终与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亚伦.蒙哥马利.沃德(Aaron Montgomery Ward)、西尔斯.罗巴克(Sears Roebuck)和朱利叶斯.罗森沃尔德(Julius Rosenwald)等美国著名零售商一起,住在亚马逊万神殿里。 我有我的精彩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