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2416976/回:0)占领用户心智的四种打法谁都希望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一个词,那怎么去形成的?这就跟中国的商业战争有关。我认为中国的商业战争通常有四种打法。 第一种打法:如果你是老大,你打的是防御战,代言品类。 烤鸭就吃全聚德;果冻就吃喜之郎;要租车,找神州;装修就上土巴兔,这叫代言品类。 比如说上天猫就够了,意思是别的地方不用去了,老大通常是这么讲话的,所以说你能够在一个行业跟一个品类划上等号,你的生活将无比愉快。 第二种打法:如果你是老二,你打的是进攻战,你通常是占据一个特性,把老大的优点变缺点。 比如京东商城说同样低价买一真的,同样低价买一快的,他在说自己的时候暗示对手卖假货卖烂货,送货还慢! 再比如说滴滴等于了专车,在这种情况下,当神州也要进入专车市场的时候,他说专业司机专业车辆,更安全的专车,直接去戳老大的痛处。 第三种打法:如果你是老三,你打的是游击战,做一个领域的垂直聚焦。 一个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垂直聚焦在特卖这个领域中,更专业更专注。互联网人找工作就找拉勾网,因为拉钩更懂互联网。找着自己的根据地,做深做透别人也很难撼动你。 这些都是垂直聚焦,不要去贪心,锁定一个垂直领域做深做透! 第四种打法:如果你是老四,你打的是侧翼战,在无人地带降落。 比如说开创新品类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个人卖给个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高档装修不用大理石,就用大理石瓷砖,大理石瓷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 一句广告语优劣的三个评价标准 在市场竞争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想怎么去写一句广告语,广告语背后是一个竞争战略,广告语就是说出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 一句广告语对不对?实质上有三个评价标准,第一顾客认不认,第二员工用不用,第三对手恨不恨。 第一,顾客认不认 广告语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条件反射,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困了累了喝红牛,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这些广告语在大家的心中能形成条件反射。 但是如果是青岛纯生,鲜活人生或者五粮液,畅想美好人生,这种句子本身不能够立刻形成条件反射。 第二,员工用不用 我说你要喝酒就喝五粮液吧,他可以帮你畅想美好人生,你喝点红牛吧,它是可以使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难道促销人员会这么讲话吗?不会! 第三,对手恨不恨 国酒茅台的句子传下去之后,大家恨不恨?无形之中把其他酒类品牌都贬成地方酒业了。我觉得这种句子才是让竞争对手很恨的句子,才是一个好句子。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