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旺
  • 积分:7582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12/31 22:36:06
  • 楼主(阅:85215962/回:0)华为是如何发奖的【上】


    据说,任正非不懂技术,不懂财务,不懂营销,也几乎不懂管理。那他懂什么?他之于华为的价值何在?


    任正非懂人性,有人称其为“人性大师”,窃认为并不过誉。


    人性最难把握,不管是X理论、Y理论,还是Z理论;不管是人本善、人本恶,还是无善恶;无论是新教伦理,还是理性感性,大多只是一种假设。古今中外,人类穷尽智慧,上下求索,研究人性,找不到确切的答案。


    但有一点,几乎是共识: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一切皆归因于人的欲望。管理组织中的人,就是管理人性,也就是管理欲望。组织管理的机理在于:基于人性,基于人的动机,基于人的欲望,通过管理行为,激发人天使的一面,抑制人魔鬼的一面,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用专业术语讲,其实质就是激励与约束的问题。任正非曾与我聊天,希望我离开华为后,用3-5年的时间,写一本“长销书”,书名就叫《激励与约束》。


    任正非军人出身,深谙激励与约束之道。在非功利的军队中,可用于激励的资源是极其匮乏的,但军队的激励与约束又是有效的,为其他组织的激励与约束提供了值得学习的样板。


    激励必须多元化,也必须及时化。奖励是激励的手段之一。下面从奖励的角度,看看任正非治下的华为是如何发奖的。


    1.“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是华为的奖励基本原则。个原则确定的是奖励的基本对象,实际上也就是奖励的价值导向。


    奖励的对象其实很重要,在政策层面激励什么样的行为,在现实中就会产生相对应的行为。奖励的对象如果是孤胆英雄、见义勇为、身残志坚,实际上政策背后的假设是这类行为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而希望类似的行为不断涌现。但在现实中,这样的行为往往不能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也不是人人可为之。我们激励的行为,一定是被激励对象依靠自身努力可以实现的,但遇上碉堡、遇上坏人、遇上病患不仅是小概率事件,而且往往不取决于员工的努力。如果予以奖励,员工只能祈求自己命好,也能遇上碉堡、小偷、火灾之类的,此其一。其二,企业的奖励应回归到企业的功利性质,奖励也应该是功利性的,不能等同于社会中的基于道德的奖励,而改进则是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地地可为。


    把改进作为奖励对象,就是希望员工淡定下来,聚焦起来,坚持下来,以匠人匠心的心态,持续地改进、改良和改善。伟大当然是“熬”出来的,伟大也都是“改”出来的。任正非在2014年8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所有细胞都被激活,这个人就不会衰落。”而激活细胞的办法很简单,“跑到最前面的人,就要给他奖励”


    2.华为有个荣誉部


    华为人力资源部之下有个荣誉部,设立于 1997 年。其职责之一是贯彻公司“小改进,大奖励”的精神,建立和不断完善荣誉奖管理制度。遵照“在合适的时间,利用合适的方式,奖励该奖励的事,奖励该奖励的人”的原则,组织推动各部门荣誉奖工作的开展,鼓舞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包含荣誉体系队伍建设及人员培养、员工关系与员工沟通、组织氛围管理、干部监察、员工个人诚信档案管理等职能。


    奖励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管理行为,因此需要设立专职的奖励管理部门。华为首任荣誉部部长由公司党委书记兼任,由此可以了解华为对奖励的重视程度。


    在心声社区有“荣誉殿堂”板块,分别展示蓝血十杰、金牌团队、金牌个人和明日之星获奖者的风采。


    3.为的“明日之星”奖


    获奖历来是件不易的事,就像当英雄一样,没有点特殊的事迹,没有点过人的本事,不在特殊的时点,不在特定的组织中,获奖均是小概率事件。


    我们在发奖中也有个思维定式,即奖励只是对少数人的激励,奖励面不能太大,否则,就会失去奖励的意义。所以,在奖励时,我们一直高度苛刻和吝啬。


    为什么不能给平凡的人以感动?


    为什么要让获奖者孤独和孤立?


    任正非一直呼吁:华为要“遍地英雄下夕烟,六亿神州尽舜尧”,而不是“几个英雄下夕烟,十三亿神州几舜尧”;华为要“英雄倍出”,而不是“辈出”。


    2015年10月23日的一次讲话中,任正非讲道:“同时我们不要过分讲资历,优秀员工干得好,为什么不能提拔快些?华为正处在大浪淘沙、英雄倍出的时代,‘六亿神州尽尧舜’,毛泽东说六亿人都能当圣贤,咱们十几万人怎么都不能当英雄呢?当然我们没有毛泽东那种气概,那么打个折,让 25%的人当英雄难道不行吗?所以,公司每年25%以上的人员能获得明日之星、金牌奖。”


    华为2015年3月25日正式发布了《明日之星评选管理规定(暂行)》,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就来自任正非的上述思想。


    明日之星奖的目的:公司要鼓舞正气上升,让英雄倍出,让大家看到前方的星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千军万马就跟着上战场。通过组织各部门民主评选“明日之星”并予以表彰,以鼓舞士气,激励员工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持续艰苦奋斗。有人的地方就有模范,有人的地方就有英雄。人人均有机会获得“明日之星”的荣誉称号。


    明日之星奖的人数:按照部门总人数 50% 的比例进行评选,各个区域的评选比例可以有差别。


    明日之星奖的评选方式:民主投票,各道德遵从办公室组织选区全员进行民主投票,一人一票,当场计票,当场公布结果,选票当场销毁。


    明日之星奖品:发“明日之星”奖牌一枚,获奖信息记入员工荣誉档案。据说,明白之星的奖章委托巴黎造币厂制造。巴黎造币厂诞生于864年6月24日,是欧元的唯一指定制造商。


    截至2015年7月底,华为在全部7639个选区,已评选出第一届36058位明日之星,其中,中方员工29257人,本地员工6801人。华为的明日之星奖是评奖领域一大创新。世人近来都喜欢讲“颠覆”,窃以为,华为的明日之星奖“颠覆”了传统的评奖和发奖模式。其实,华为的明日之星奖也并非创新,已有先例。早在1955年,我国正式施行军衔制时,就向革命战争时代的有功人员颁发勋章和奖章,这次授勋带有普惠制的特点,计授予有功人员十多万枚勋章,52万余枚奖章,由于被授予的人数众多,授勋工作持续了两年左右。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政府又一次大规模授勋,有十万多人被授予功勋荣誉章。


    有人讲,华为学不会,学得会与学不会不是华为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


    华为的明日之星奖总学得会吧?


    4.华为的“大锅饭”奖


    大锅饭奖,又称“火锅奖”,顾名思义,就是排排坐,吃果果。理论表述如下:就是无差异、普惠式、利益均沾、人人有份、平均主义、共享经济的奖励,是华为基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念的不定期的奖励方式。


    2014年10月,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将反腐败所得的3.74亿人民币平均发放给在职员工,以奖励那些遵纪守法的员工。这笔追缴资金以奖金形式随11月份工资一起发放。每位员工的工资账户多了2500元。


    2015年10月,公司通过各项管理改进活动共节约了管理成本3.28亿美元;风险应收回款避免了约3亿美元的损失;服务成本降低1.95亿美元;公司车、场地、物业和后勤支持等行政费用优化节约5300万美元;存货优化管理节约4970万美元;物流成本节约2980万美元;资产盘活节约成本1986万美元……为使持续管理改进成为全体员工共同关心的工作并使员工从中受益,以促使持续管理改善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的氛围形成,EMT于2015年9月24日做出决议:拿出1.77亿美元奖励员工,华为员工的银行账户上这次多了 1000美元。让廉洁的员工分享反腐败的成果,才能构筑强大的反腐倡廉的坚实基础;让改进的员工分享持续改进的成果,才能激发员工持续改进管理的动力。


    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如果在上市公司如此做,恐怕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早已行使高管任免权了。


    由于华为长期坚持福利货币化和社会化的政策,每年都不会发月饼之类的福利,但这次由于发放时间正值中秋节,发的又是美元,所以,被网友戏称为“隔壁老王家的月饼”,而且是美国馅的。


    5.为还有各种各样的奖


    华为到底有多少奖,或许没有人能给出具体的数字。华为一年一度的市场部晚会,历时四五个小时,一多半的时间是用来发奖的。战略项目奖、最佳销售项目奖、竞争优胜奖、战略竞争奖、区域能力提升奖、最佳专业职称奖、优秀行政服务奖、最佳机关支撑奖、区域优秀BG奖、优秀大Ta子网系统部奖、优秀大T系统部奖、优秀效果经营奖、优秀代表处奖等。粗略统计,在这次大会上发出的各种奖项有360多个,获奖的部门及个人达到887个。


    简直是发奖发到头晕,拿奖拿到手酸,鼓掌鼓到手痛。晚会结束,经常看到手抱奖杯奖牌步态不稳处于亢奋状态的喝高的人在找什么——在找北。


    发奖成为华为管理的重要手段,评奖获奖成为华为人工作的一部分。


    除上下文所列举的奖项外,华为还有有特色的公司级大奖。“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奖:2000年12月8日,市场部集体大辞职4周年之际,华为召开纪念大会,向当年参与集体大辞职的所有人员,颁发了金质纪念牌。任正非在讲话中提出:“我首先认为不应该是发奖章,而是发纪念章,因为发奖章就一定得有评委,而评委的水平至少要比获奖人高。我认为你们的精神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人可以来评论你们,你们过去行为的检验是不需要任何人来评价的,你们的精神是永存的。”


    “金牌个人(金牌团队)”奖:此奖旨在奖励为公司持续获得商业成功做出重大和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是公司授予员工的最高荣誉奖励。金牌个人获奖比例是100∶1个金牌团队获奖比例按照400个人∶1个团队。2016年公司共评选出1777名金牌个人,505个金牌团队。获得金牌个人的员工有资格在天鹅湖畔与任正非单独合影的集体合影。


    “蓝血十杰”奖:这是华为管理体系建设的最高荣誉奖。2013年11月29日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做出就评选管理体系中“蓝血十杰”的事宜决议,以表彰“对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做出突出贡献的、创造出重大价值的优秀管理人才”。2014年6月18日公司召开了首届“蓝血十杰”表彰大会,获奖者有在职员工,也有离职员工,还有咨询公司的顾问。


    这次颁奖典礼还邀请国内媒体观摩,会后任正非首次接受了国内媒体的集体采访。很多记者接到邀请通知时,问的第一句话是:“‘蓝血十杰’是干什么的?”——科学管理真是任重道远!


    “天道酬勤”奖:2008年推出了“天道酬勤”奖。奖励的对象是:在海外累计工作 10年以上或在艰苦地区连续工作6年以上的国际长期派遣人员,承担全球岗位的外籍员工全球流动累计10年或艰苦地区连续工作6年。奖牌为水晶材质,印有那双著名的芭蕾脚,上书罗曼·罗兰的名言:伟大的背后是苦难。当年获奖人数仅有17人,次年有15人获奖,2017年共有656人获得该奖项,截至2018年初,公司共有2847人获得“天道酬勤”奖。


    “2008汶川地震救灾抢通英雄纪念章”:2008年,汶川大地震。华为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灾区,抢修通信。救灾抢通之后,127位在灾区最前线奋战的员工获得刻有任正非寄语的“让青春的生命放射光芒”和他签名的水晶砖作为永远的纪念。受当时条件限制,部分员工收到的是一块木质的荣誉证书。2015年,任正非兑现诺言,用奖章换回木牌,让大家看到前方的星,鼓励千军万马上战场。2015年,公司重铸“2008汶川地震救灾抢通英雄纪念章”。


    家属奖:2009 年华为市场部大会,特意为华为人的家属发奖,任正非亲自颁奖,他指出:“我们奋斗的目的,主观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幸福,客观上是为了国家和社会。最应该获奖的,应该是我们员工背后几十万的家人。其实他们才真正非常伟大。他们忍受了多少痛苦,才成就了华为,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华为的今天。”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