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85216394/回:0)华为是如何发奖的【下】6.华为的奖品很“奇葩” 发奖总离不开奖金、奖牌、奖杯、奖状。这些年来,不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企业,其奖品的模样几乎不变,一直保持高冷、严肃和简朴,尤其是奖杯,犹如旅游胜地的工艺品,千城一面。我曾获一小奖,获奖证书与30年前的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奖品也很“奇葩”——一条毛巾,奖励从教30年! 华为的奖品亦很“奇葩”。 金牌:华为有很多奖品含金量很高,发的就是金牌。纯金的,含金量数值中几个九的。如“市场部集体大辞职”纪念金牌,公司级“金牌个人”奖的奖牌(获奖概率1%),公司级“金牌团队”奖的奖牌(获奖概率 0.025%)。奖牌上是中英文的任正非名言:“让青春的火花,点燃无愧无悔的人生。”下面是任正非的签名,再下面是黄澄澄金灿灿的纯金。 获奖者还会获得一项殊荣,与任正非在总部天鹅湖边合影,可以带家属。 有些奖牌是由法国造币公司设计制作的。不要由此得出结论:华为有钱,太土豪。华为也有些奖品没那么奢华,甚至上不了台面。余承东先生在其微博曾爆料,2015年无线系统20周年发的奖品是20年前退网的基站铸造的戒指,且有图有真相。网上有人发帖:“不惜代价,求购。” 马掌铁:2015年10月30日任正非在听取消费者BG服务策略汇报会上发表题为《CBG 服务体系要做“成吉思汗的马掌”,支撑我们服务世界的雄心》的讲话,他指出:“要称霸世界就要钉马掌,没有钉马掌,马蹄是软的,很快就磨损了,成吉思汗就无法称霸世界。所以服务就要做‘成吉思汗的马掌’,支撑我们称霸世界的雄心。”会上给与会者颁发的就是马掌铁。至于“成吉思汗的马掌”的材质,经多方打听,不得而知,估计就是铁,或者是钢吧。 呆死料:2000年9月,公司在深圳体育馆召开6000人的“研发体系发放呆死料、机票活动暨反思交流大会”,会议的主题是“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任正非做了《为什么要自我批判?》的讲话:“今天研发系统召开几千人大会,将这些年由于工作不认真、BOM填写不清、测试不严格、盲目创新造成的大量废料作为奖品发给研发系统的几百名骨干,让他们牢记教训。之所以搞得这么隆重,是为了使大家刻骨铭记,一代一代传下去。为造就下一代的领导人,进行一次很好的洗礼。我今天心里很高兴,对未来的交接班充满了信心。” 这次发的奖品是呆死料,没错,就是呆死料。具体讲,研发人员的奖品:用镜框装裱的报废的板子;用服人员的奖品:用镜框装裱的使用过的机票(当年还是纸质机);生产制造人员的奖品:满满一竹筐的废铜烂铁边角余料。 物美价廉,变废为宝,绿色经济,高度环保的奖品。够“奇葩”吧?够独一无二吧?如此发奖,发如此的奖,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起码是惊世骇俗。千万不要小视这次发奖品会议,它在华为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即通过有组织的自我批判,消灭“工程师文化”,把工程师变成“工程商人”,重新回归以客户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事后看,这次大会是公司研发体系的“遵义会议”。 皮鞋:此奖设立于1996年,任正非创立,奖品为皮鞋。在华为只发过一次,只有两人获此殊荣。12月9日,任正非在听取了生产总部主管葛才丰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部王智滨的计划、库存工作汇报后,认为我们的知识分子有闭门造车之嫌,鼓励员工继续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于是,发给两位各一双皮鞋,希望他们继续深入实际,仔细调查,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到生产第一线,努力做实,摸清基层实际,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任正非总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这就是领袖的重要特质;华为总能够把领导的意图极致地贯彻落实,这就是华为可怕的执行力。明茨伯格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手艺、科学、艺术。作为管理手段的发奖也应该有手艺、科学和艺术层次之分。 华为的发奖是否已经达到艺术的层次? 7.华为也发过零奖金 不要认为华为发的钱多,华为也有不发钱的时候。 2013年1月14日,公司召开2013年度市场大会,公司对取得优秀经营成果的小国办事处进行了隆重表彰。共有11个小国办事处获得二等奖,9个小国办事处获得一等奖,2个小国办事处获得特等奖。大会分别向他们颁发了奖盘、奖牌和高额奖金。 大会给这几个办事处发了不少的钱,接下来,就不发钱了。 此次表彰会上,还有一项特殊的表彰——“从零起飞奖”。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一些团队奋勇拼搏,虽然取得重大突破,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些团队的负责人在这里践行当初“不达底线目标,团队负责人零奖金”的承诺。他们拿到的是“零奖金”。获奖人员是徐文伟、张平安、陈军、余承东、万飙五位高管。不过,他们也未空手而归,公司也给了他们伴手礼——每人一架飞机模型。 任正非在为他们颁发“从零起飞奖”后发表讲话:“我很兴奋给他们颁发了‘从零起飞奖’,因为他们5个人都是在做出重大贡献后自愿放弃年终奖的,他们的这种行为就是英雄行为。他们的英雄行为和我们刚才获奖的那些人再加上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我们除了胜利还有什么路可走?未来人力资源政策的改进还会更加激励我们。我们在讲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时候,就反复说要拉开差距,现在人力资源政策刚刚开始拉开差距,以后人力资源政策还会有进一步的改进,会让优秀员工得到更多的鼓励。” 不要小看这几架飞机模型,它们是任正非亲自参与设计,选定“航母起航”造型图案,并命名奖牌为“英雄万岁”,指定由巴黎造币厂设计制作的。 作为获奖者之一,余承东先生在1月13日的微博中写道:“从零起飞,新的征程。我所获得的年度零奖金——从零起飞奖的奖品,中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战斗机正从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甲板上起飞的模型,意义深远,值得珍藏!” 这五位已经很幸运了,没拿到奖金,起码还带回家一架珍贵的飞机模型,有几位比他们还惨,不仅没有奖金,连飞机模型也没带回家,可谓空手而归。 由于上面五位同事没有达到底线目标,导致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差2亿多没有完成任务,按制度规定,轮值CEO郭平、胡厚崑、徐直军,CFO孟晚舟,还有片联总裁李杰,包括任正非和孙亚芳,七位拿到的奖金是名副其实的“零奖金”。 提示一下:华为2012年年终奖125.3亿元!如果除以当年员工的人数,人均应该在8万。 8.任正非获过哪些奖? 伟大的领导者都是激励大师,任正非也不例外。 在这里有个问题,任正非一直在激励他的干部与员工,他是位“施能者”或谓“赋能者”。那谁在激励任正非?谁为他赋能? 上面的话只说了一半,伟大的领导者都是激励大师——他首先是自我激励大师,其激励来自内心的使命感、危机感、成就感、动机及欲望。任正非曾讲:“世界上最伟大的激励,就是自我激励,自己相信自己,自己鼓励自己。当你坐在飞机上看一篇文章流泪,其实就是在自我激励。当你得不到领导肯定的时候,自己把自己表扬一通,如果觉得不够劲,还可以对着录音机大喊自己如何好,反复放给自己听,也是自我激励。当别人不认同、不评价你的时候,你就说自己是林志玲,‘我不照镜子,我就是’,这也是自我激励。当然这个美是不谦虚的,是自己短时间的自我激励,但说不定你是真美,内涵美。 “不要总想到做领袖的光荣,不要去背上这个沉重的口号和包袱,荣誉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用的。” 在华为,任正非给别人颁发过许多奖,他是个颁奖者,自己好像没获得过什么奖。 2016年初,任正非等高层领导没有被评为“明日之星”,他们自制奖牌,自己给自己评了个“明日之星”奖,并手举奖牌合影留念。 在华为,任正非及高层所做的就是制定好分蛋糕的规则,分好蛋糕,并保证必须让分蛋糕的人最后一个拿蛋糕。 任正非2004年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编导说如果获奖,就一定要出席颁奖典礼,但任正非不愿意参加,于是,公司动员公关力量,从获奖候选人名单中去除了任正非。所以,把中国有名的企业家都奖遍了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榜单中,至今也没有任正非的名字。 2005年4月,当任正非被《时代》周刊评选为“有影响力的人物”时,公司发出总裁办邮件:“事先公司并不知情,公司过往从来没有就此事与《时代》周刊有任何往来,不知他们是因何评选任正非的。我们认为任正非是不堪此称号的。”“《时代》周刊也是一种媒体,与中国的一些媒体一样,读一读、笑一笑就过去了。对外界和媒体的各种议论大家不要太在乎,还是好好地努力工作。任正非也一样,他也不会背上包袱的,也会像你们一样活泼、轻松、记性不好的,还会继续为公司的未来而努力工作的。”“外界总喜欢将成绩扣到一个人头上,以虚拟的方法塑造一个虚化的人,不然不生动。总之,公司领导集体并不认为任正非如媒体描述的那样。” 邮件是以第三人称发出的,但看文章风格,毋庸置疑,作者肯定是任正非。 任正非拒绝过外部几乎所有的奖项,如历年的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大奖。这么多年来,他对于外部的奖项的政策一以贯之,要么拒评,要么拒领。 有个例外,2010年9月4日,任正非获得“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年30位杰出人物”中的“杰出创业人物”奖,并出席颁奖大会。 9.华为获的奖 近30年来,华为获得的奖项无数。这年头,稍微好一点的企业,只要认真干,都能获得一堆奖项。将这些奖杯、奖牌、奖状一字排开,放在企业最显眼的地方,再配上各级党政机构领导前来视察的巨幅照片,基本上成为企业的标准配置。 华为所获得的奖项中,最值得肯定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有几个:2014年10月9日,世界最大的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于纽约发布第15期“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华为成为首个上榜的中国大陆品牌,排名第94位。 2014年10月22日,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公布了2014年全球100家最佳雇主,华为荣登榜单,排名第95位,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企业。 2014年11月6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发布了2014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华为依托强大的专利实力闯入,成唯一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 2014年11月13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一份《2014年最具创新性的企业》报告,华为入榜其中,排名第50位,是上榜的四家中国企业之一。 2015年5月27日,品牌咨询公司BrandZ正式发布2015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华为公司首度入围。这是华为继2014年进入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百强榜之后,再次进入世界级的企业品牌百强榜,并成为唯一同时进入两大品牌榜的中国企业。 2016年最有价值品牌报告,华为2016年品牌价值增至197.43亿美元,排第47位,相对于2015年排名上升57位! 2017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华为凭借252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榜单第40名,名次较上一年提升了 7 位!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华为自身价值的认可,同时彰显了华为作为中国企业在全球企业丛林中的地位。 ![]()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