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1314368/回:0)这句话,为何点赞数远超十万网络上有一句话,点赞数达到了11.1万次,它是这么说的: 最近我渐渐把“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的想法替换成“这件事想要教会我什么?” 不少人在评论中说,这句话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但可能大家没有意识到,真正改变他们的并不是这句话,而是“提问的方式”。 前者消极、后者积极;前者局限于情绪的发泄,后者聚焦于自我的提升。 每一天,我们都会提出很多问题,有些对别人,有些对自己,小到“今天中午吃什么”,大到“我这一辈子该怎么度过”,我们正是用一个个提问,决定了我们的行动。 很多人总是疯狂地想寻找最正确的答案,却不知道如果自己的问题本来就是错误的,你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可以说,你提问的方式,真正决定了你的一生。 人类的思维模式总是向问题要答案,所以提问很重要。 当下,答案变廉价,问题很值钱。 我们正迈向每天询问几百个问题的未来生活。 每年,人们在网上的提问多达 2 万亿个,而搜索引擎给出了相应数量的答案。其中大部分答案质量很高,不少答案令人拍案叫绝。 每个答案的“制作成本”将微不足道。获得答案,将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全世界每个人的必需品。 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 巴勃罗·毕加索在 1964 年就聪明地预测到这个结果。他说:“计算机是无用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 因此,一个到处都是超级智能答案的世界鼓励人们对好问题的追求。 正确的提问,是全新的思路。 不仅个人的成长,很多大企业能发展起来,都是因为问对了问题。比如我们熟知的腾讯。 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创立腾讯,1999年,他们以以色列即时通讯软件ICQ为模板,搞了个OICQ,也就是后来的QQ 。 当时在市场上有一大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 和它们相比,腾讯没钱没人,眼看就要被淘汰出局了,有一天,马化腾突然自言自语问了一个问题: “我们的用户都在哪里上网?” 正是这个问题,拯救了腾讯。 ICQ原先在欧美流行,哪些地方经济发达,大家上网用的都是个人电脑。 ICQ因此被设计成:所有的用户信息都储蓄在电脑里,包括聊天记录、朋友列表等。 当时ICQ的所有汉化版本,包括OICQ(腾讯)在内,都遵循着和ICQ同样的设计:用户信息储蓄在电脑里。 在欧美这么做没问题,反正大家用的都是个人电脑,没啥不方便的,但在中国就行不通了。 当时中国个人电脑并不普及,大家想上网,只能去网吧,你不可能每一次都去同一个网吧,用同一台电脑。 只要你换了一台电脑,你昨天加的好友可能全没了,因此不少人在网上遇到聊得来的人,都会先把号码抄下来,下次去网吧再加一遍。 正是马化腾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他决定改造OICQ(腾讯),把聊天内容和朋友列表放在了服务器上。 这样一来,用户无论使用哪一台电脑聊天,都能看到以前加的好友。 OICQ(腾讯)一下子火了,上线仅仅9个月,用户就突破了百万。 到了2000年,QQ已经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软件中的霸主,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有价值的问题,不仅是一次自我提问的过程,更是一次挖掘自我、深入思考的过程。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