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9312342/回:0)张小龙4小时演讲精选:万物之中,希望至美【上】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 有时候我非常想问大家,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让用户上瘾还是什么样的? 对我自己来说,并不是很多人都理解我的产品理念。我当时,也看了很多苹果、乔布斯的产品设计理念。他们来自十大设计理念,包括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有用的、好的产品是优美的、是非常容易使用的、是含蓄的、是诚实的、是经久不衰的、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环保的、是尽可能的少体验它的设计。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变现、是流量。比如,微信能不能推动一些通知等。但很多人都不关心,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产品。 这就是为什么微信是这样的,有很多大家不理解的内容?为什么微信不搞活动设计?以前我也解释了,微信并不是克制。 我也观察到,很多产品被误导了,如何去获取流量。因为,很多人也会在微信抱怨这一点。但微信坚持的是,如何做一个好的产品。以前在PC端的时候,我就在想,如何像微软一样做一个好的产品。在移动端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有一次,我问一个同事,PV最大的页面,是谷歌的还是哪里页面?其实在PC时代,最大的页面是浏览器的404页面。如果这样,为何谷歌不再这个页面放一个广告呢?那么同理,为何微信不在启动页放一个广告?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下这样的问题。 微信8年了,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是多少?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那它就是你的朋友。加一个广告的话,你会发现你最好朋友的脸上有一个广告。 其实新的版本有很大的改动,每次改动都会有很多人不适应。其实,如果按用户想的,我们就改不了了。所以,我们只能坚持好的产品的原则,要适应时代去变化。 这一部分,我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好产品的标准,以及微信的一些古怪的理念。并不是说,我们有了很多的用户才这样,是一开始就这样坚持的。 微信的历史,pony写邮件是真的 我回顾一下微信的历史。以前我给pony写邮件,这个是真实的。还有说我去寺庙,这个是不存在。有时我在想,如果那天我出去,可能就没有微信了。现在想的话,很多事情都是突然的。灵感来了,微信出现了。 那时邮箱已经做到第一,已经没有什么好突破了。当时邮箱里面,有一个阅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其实尝试了很多的想法。最早的时候,可以订阅一些博客,可以看文章。但是阅读空间的空间有限。 当时,我们组了10个人,包括我、做安卓的、塞班的人,做出了微信。当时微信的用户量特别的少,长达半年的时间都特别的少。对于一个新产品,让用户接受是不容易的。但我们坚持,一个产品没有获得自然的增长曲线,就不应该去推广。如果用户没有自然推广,我们自己去推广,是没有意义的。 2.0的时候,我们看到微信的用户开始增长,我们才开始推广它。在当时,其实是挺害怕的,因为微信对运营商带来了影响,代替短信。虽然当时,我们不太敢从通讯录里面导入好友,所以只能从QQ去挑选好友。 现在我们觉得,有两件事非常对,一是让用户自己去挑选好友,二是没有去过分的推广产品。这样的话,微信的起步是非常健康的。 对于我自己来说,觉得非常的幸运,觉得可以和这样的产品,从0到1,到今天有10亿日活的用户。 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我回顾一下微信的出发点,对各个领域的思考,为什么微信是这样的?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微信的初心是什么? 我从来没有讲初心这个词。我把它抛出来,会用源动力来代替它。源动力,是内心很深的认知,是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可以完成它。它也是,一个非常希望达成的目标。 微信的源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一是,微信作为一个工具,微信希望可以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产品。虽然我说了很多次的工具,但很多人还不是很理解。我对工具很热爱,当时用代码写出foxmail。微信的起点,也是做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工具已经是一个很有挑战,很难做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不这么想。这和我们的用户相关,很多人习惯了糟糕的用户体验。因为很多已经习惯了,比如那些开屏广告、诱导链接等等。当年的短信,其实也有很多的垃圾短信。可怕的是,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当我们自己知道什么是好的,我们就会有底线,有取舍。所以,我们会坚持做一个好工具。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微信有一个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样会让用户记住。微信是一个通讯工具,有很多的好友在这里,就会影响到他的生活方式。当时微信做了很多改变,这是潮流的突破,生活方式的突破。 当时发布附近的人的时候,特别的恐惧。因为没有产品有这个功能,同时也不知道会带来哪些变化。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微信在手机端,它必然也会贯穿到人们的生活中。我也很庆幸,当时提出这样的标语。后来也发现,微信确实也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比如支付、红包。 所以,微信就是一个生活工具。 我先不说,第二个源动力是什么。 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出现第二年就发布了。当时就在想,微信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微信的出现,代替了短信。如果我们有一种方式,可以避免垃圾信息,可以让信息的获取,变得更有秩序。记得当时,我很兴奋,还告诉了pony。他当时说,那么垃圾短信怎么办? 我们做公众平台,就是有这样的出发点。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像当年的短信,有很多的垃圾信息。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那么他才会更有生命力。 当时我们举了很多的案例,当时说到一个盲人按摩师,如何让顾客找到他,获得很好的服务。按摩师,不在依据地段,而是他按摩的水平。所以,就有了“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这样的标语。 我们平台的目的,就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后面我们做的小程序、小游戏,这是基于这样的目的。 所以,在今年前两个月。有个朋友发朋友圈,说现在的按摩师都通过小程序工具了。看到这个案例,我非常开心。这就是我们当初所设想的。 如果大家理解我们的出发点,就会更好的理解今天公开课提到的各种举措。 目前,市面上很多产品的理念,让我不理解,大家都在争夺用户的使用时长。因为用户的时间有限。而且互联网产品,就是为了提高效率。 微信没有已发送、已阅读这样的功能。这是因为,当初我们在想,什么样才是最高效,那就是发了以后不再去看。如果再看是否发送、阅读,那意味着又浪费了时间。最高效的,就是给用户有价值的信息。即便是电视剧,我们很多同事都是倍速看完的。 我们不会因为用户的停留时间,去衡量一个产品的价值。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是说除了吃喝拉撒之外,都必须去使用某个产品。我么更关心的是,用户找一个信息,可以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来完成。比如,有的时候,想不起某个人。我们更愿意去加强联想到相关人的能力。 很多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不构成对微信的威胁 接下来,我要说一下小程序。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小程序,我们感到很开心,并不担心竞争,也不担心会对我们构成威胁。因为每个公司的团队、性格不同,更重要的是,做这件事的源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流量,那我不看好。 我们的小程序,是围绕创造价值来做。我们是去中心化的,如果我们垄断了头部的小程序,那么这个生态就没有了。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则。之前,确实有一个公司说要做小游戏,但是怕我们灭掉他们。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而这样做。 我们对投资的公司,以及其他公司,都是一视同仁的。 现在,简单回顾一下小程序的发展,已经三年了。其实当时我们还没想好,就把它发布出来了。这不是微信的风格。这样做,就是给自己压力,推动我们把这件事做好。有一年,我说要推出小程序服务。当时我们就在讨论,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没有讨论,小程序多么美好。 为什么我们觉得一定会做好小程序?之前已经说了很多次,App下载、网页体验也不好,小程序的体验是最好的。其实,公众号的体验要好于网页,因为我们在其中加入了很多的设计。从用户侧来看,这样的体验会更好。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特别大。因为它不也是一个C端产品,很快的去试验。而且我们确实有很大的耐心,过去三年里一直在努力做好这件事。我们希望小程序是有价值的,用户然后来使用。 即便今天,也不能说小程序已经做得很好。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很好的案例。因为它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在线上,应该通过搜索、社交的方式获得小程序;在线下,应该是二维码。目前,搜索做的还不是很好。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页面的方式,把很多信息直接呈现给用户。虽然还没有做好,但是内部已经已经取得一定的, 成果。 另外,我们要完善小程序的评价体系。最好有好友使用过的评价。 第三点,是小程序找回的情况。刚才用户吐槽,小程序能不能有推荐。虽然一切皆有可能,但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做。当所有小程序都开始发通知,那么体验是不好的,会像当年的垃圾短信。可能的情况是,你每天会收到几百条的通知,好的小程序会被淹没。这不是好的办法。 我们希望,可以在用户接受的情况下,给用户发通知过去。虽然我们有下拉、星标的入口,但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优化的空间。用户确实存在,想用但是找不到小程序的情况。 微信7.0有一个强提醒,很多人可能没有用,觉得是个人之间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这个,其实是面向线下的。比如,我扫一个二维码,会收到提醒。强提醒的本意,是面向线下解决问题。 小程序和个人之间的连接,我觉得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后面会加强去做。 小游戏很赚钱,但还不是很满意 接下来,会说一下小游戏。 从商业的角度说,现在小游戏已经做的非常好。但是,我个人不是很满意。因为这里面高质量的游戏,还不是那么多。 回归到原点,小游戏的目标是什么?其实,公司并没有给我们收入的压力。那么,我们为什么做小游戏?小游戏会走向哪里? 在内部,我说道,小游戏是关于创意的平台。什么是创意?我们对小游戏的理解,和外界的理解有差异。外界,很多游戏套上小程序,就成为小游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小游戏,不是《天天好消除》。 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种创意。有的用户,写小说已经承载不了他的创意,可以来使用小程序。比如,一个小学生,也可以开发一个小程序,提供给他的同学玩。 所以,我和我们的团队说,不希望只看到收入增长了多少,而是又多了多少创意,有多少是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因为做游戏的人,他的很多想法已经被限制。 当我们的平台,充满创意的时候,它才会变得很有价值,用户的使用才会变多。 当然,做到这样的目标,还是很难的。 这是关于小游戏,我们从平台角度的思考。我希望,未来看到的小游戏,是耳目一新的,或是一种技术体验。 公众号阅读量下降,是因为内容不够有吸引力 下一个点,是关于公众号的。 很多人都很关心公众号,因为大家在通过它创业。 有的人认为,公众号的红利已经消失了。其实,我想说,公众平台并不是为大家准备的。但是,我们还是想服务好大家。包括,看一看里面有一个好看。 回顾公众号的发展,很多人确实利用这样的入口,获得很多粉丝。最早的公开课分享过数据,阅读量70、80%来自朋友圈。我觉得非常好,因为20%的人在挑选信息,有80%的人在看。 现在分享数据下降,可能是内容来源多元,质量下降等等。 我们内部也分析过,并不是改版,改版是为了提高效率问题。这里面很大的原因是,这些内容对用户有没有吸引力。我们认为,在内容的吸引力方面,需要去改变,而不是不停的改版。 博客时代,好的博主写的文章,阅读量更大一些。现在的公众号,好像还没有当年的博主多。所以,我们应该鼓励让更多的人生产优质内容。 最近,我们打击洗稿的行为,也是为了保护优质内容。 所以,关于鼓励生产优质内容,这是微信面向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视频化内容的生产。 去年,我们发布了App。之所以延迟,当时就是希望,很多人可以加入进来,去生产内容。但是没有做好。 另一个是社交传播。微信的早期,通过分享的是大多数。这是很好的比例分配。下面,我会说社交传播和社交阅读。 侬好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