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牡丹
  • 积分:12609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7/12/28 21:22:17
  • 楼主(阅:9483834/回:0)没有死磕的事不可能做成功。


    新零售也要回归商业本质


    4、5年前小米号称开辟了一个新的销售方式,只是在线上卖不走线下,然后完全靠“开放购买”,当时一度有很多人认为未来的销售渠道就是要像小米这样,后来发现国内手机市场排名第一第二的是OPPO和vivo,他们用的是三四线城市,大量地建非常漂亮的专卖店,和经销商深度捆绑,大量的销售这样一种方式。


    你说OPPO和vivo用的方式是新零售还是旧零售?其实用的是最传统的方式。


    曾经一度我们认为这些方式落伍了,我们推崇小米的这些方式,最后会发现小米反过来去学OPPO和vivo,当然现在小米又起来了,这是老雷同志高明之处,他发现了人家做的好的地方就去借鉴学习,现在小米在开线下的米家,而且开得非常棒。


    我想用这个例子说什么道理?其实无所谓新经济、旧经济,新零售、旧零售,它的本质没有变,从来就没有变。企业的本质从来没变过,创业的本质从来没变过,产品的本质没变过,营销的本质也没有变过。这个世界最根本的东西是逻辑和常识,超越常识就是骗局,不合逻辑必有问题。


    这个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思潮,我认为那是工具,可以为你所用,你就用一下,还是要服务于你的本质,如果你把本质抛开,就是为概念谈概念,我认为你最后一定会跌下来,所以我们要讲时刻要盯着你的终极目的,如果你现在的方法能够达成终极目的你就用这个方法,如果达不成,你就改方法和增加方法,但是核心不是为了方法本身而是为了终极目的。


    关注新概念之前


    先当心创业路上三个坑


    创业的确是一个成功率很低的事情,但是对于获得了融资甚至多轮融资的创业公司,只要创始人不犯战略性错误还是有非常大机会的。初创公司创业路上有三个“大坑”——战略性错误,分别是:


    第一个坑:产品不过关


    产品不过关相当于没有产品,确切地说是创业者自认为公司有产品,其实相当于没有产品。


    公司的核心是产品,没有产品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再多的融资都是坐吃山空,公司迟早会走到现金断流、揭不开锅的境地,若融不到新的资金,公司就失败了,而实际上,公司越缺资金越不容易融到资。


    我一直认为,能不能做出一个有人愿意花钱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一种把产品源源不断卖出去的方法,是公司的核心,也是创业能不能创起来的根本即创业从0到1的问题。


    很多创始人不重视这一点,导致公司长时间处于没有产品的状态,坐吃山空导致公司死亡。有产品的真正意义是有人愿意买。


    产品的核心是两点:抓住刚需以及用户体验。若没有抓住刚需那不叫有产品,若用户体验不好也不叫有产品。衡量是否抓住刚需以及用户体验好不好,关键指标


    是用户付不付钱,以及能不能批量发展用户。简言之,如果我们没有形成不断增长的销售收入,就是我们的产品不好,也可以说我们没有产品,我们就应该立刻马上针对产品去下功夫。


    针对产品下功夫,首先要审视有没有抓住刚需,好产品是立竿见影的特效药而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这是衡量是不是刚需的核心指标,哪怕抓住了用户针尖儿一样细的一个痛点并解决好了,就是好产品。


    其次是审视用户体验所谓用户体验就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得爽不爽?包括产品是否简单?流程是否舒服等等,不好的用户体验是拿着棍子把上门用户往外赶,好的产品是香飘十里拉着用户的手不让走,其差别不亚于有没有产品。


    公司的领导者应该时刻盯着公司的收入,若收入没有几何级数增长,就是产品有问题,首先检查是否抓准了刚需,其次检查用户体验。


    第二个坑,多线作战


    很多初创公司同时在进行两个甚至更多的项目,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要么是因为不知道哪个项目会做成,所以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要么是因为哪个都不舍得放弃,认为哪个都不错、哪个都有机会,希望可以捎带手都兼顾一下。


    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只有专注才有可能成功,创业公司缺人、缺钱、缺资源,集中全部资源专注于一件事都不一定成功,更何况分散资源?请记住这世界没有捎带手可以做成的事,凡是没有下决心死磕的事不可能做成功


    第三个坑,扩张式大跃进


    很多初创公司在人员扩张上、分支机构扩张上采取跳跃式发展,这非常危险。公司的成长如同造宝塔,要一层一层地造,不可能造完第一层直接造第五层,公司人员的扩充、组织机构的扩充也是一个道理,需要的是管理能力的相配套,如果不匹配,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


    我见过太多的公司,融到资之后,迅速从五十人的规模扩充到两百人甚至更多,导致人效降低、管理失控……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支出目标都超额完成了,但是收入目标没有预期达成,公司陷入每个月巨大亏损状态,要么裁员调整恢复到原位,要么公司快速流血,直至死亡。


    招人是容易的,裁员是困难的,一夜之间招两百人,所有公司都会干,但是要裁掉两百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一进一出的折腾往往就让公司元气大伤,处理不好直接有生死之忧。


    这三个问题都是初创公司特别容易犯的错误,也是导致创业公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创业不易,就如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要长到可以结婚生子,要经历非常多的挑战,关键是不能犯下致命错误。对创业公司而言,产品不过关、多线作战、扩张时大跃进是三个致命的错误,如若避免不了,几乎必然创业失败,创始人应该时刻自省。








    热爱生活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