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2593224/回:0)别教孩子打架时直接打回去,学学德国家长的做法随着现在大多数孩子渐渐开始学习读书的生涯,父母所担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父母觉得现在大多数孩子还是以学习为主,心思也比较单纯,再加上学校还有老师一同教育和监督,校园暴力问题应该离自己的孩子很远。 轩轩由于性格内向,在学校沉默寡言,见到陌生人或者亲戚都低着头不太懂敢打招呼 ,在学校也没有什么朋友,有一次回家,妈妈看到轩轩红肿的双眼,连忙问轩轩发生了什么事情,轩轩只是摇摇头,就回到房间把门关上。 但没想到第二天,却收到老师的告状电话,说轩轩跟同学打起来了,把同学推摔倒,希望家长来学校一趟,但是轩轩的妈妈却一直强调轩轩做的是对的,认为被欺负就应该反击,但却遭到老师的反对和教育。 首先孩子如果选择以暴制暴,家长没有及时阻止,甚至是鼓励,孩子只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造成人格的扭曲。 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强势,霸道一点,就可以远离校园暴力。 相反的,如果孩子形成了暴力的思想,甚至所有事情都想用暴力解决,只会诱导别人也同样对待自己。 其次,家长如果认为被欺负就一定要以牙还牙,会造成孩子一有处理不来的事情都想靠打架解决,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首先要想到,打架双方的力量可能存在悬殊,如果孩子是稍弱的一方,很有可能吃亏。另外,如果两个孩子都没有到达需要负责任的法律年龄,即使受到伤害,也没有任何保障,甚至受害者的家庭会因此受到影响。 最后,如果孩子学会一受欺负就要报复和还击,会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之间存在隔阂,让其他孩是因为害怕被欺负而远离。所以,不要认为孩子被欺负就要打回是勇敢的表现。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爱打架爱欺负人的习惯,家长想等到孩子大一点再做纠正,其实是不恰当的,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再改正。 德国的家长在自家孩子受到欺负的后,并不是告诉孩子要打回去,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去沟通。虽然沟通可能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一定是适合孩子的最好办法。其实有的时候不一定真的要打回去。但一定要告诉对方立即停止你的错误行为。不然后果自己承担。 最后,和孩子定期的交流沟通也很重要,特别是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避免孩子受到伤害。那么你们的孩子有没有被欺负过呢,大家又是怎么解决的?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