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牡丹
  • 积分:12609
  • 等级:专家教授
  • 2020/2/12 16:49:43
  • 楼主(阅:76392245/回:0)全员营销如何做?


    1、老板主动带头,让员工有决心


    作为一家企业的领头羊,如果想实现全员营销落地,首先,老板必须以身作则,必须是这家企业的顶级销售员,这样你的员工才有决心跟着你一起实现这项计划。


    比如,一次采访中,格力的董事长董明珠,为了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格力内部正在推行“全员营销”政策……为每位员工开个微店,消费者可通过微信直接购买格力相关商品,而且消费者可通过格力员工的店铺享受内部价格。


    董明珠更是亲自带头,不到一个月销售额突破200万。


    2、组织营销培训,让员工有成长


    对员工来说,最常用的推广渠道是朋友圈、微信群、转介绍等渠道。因此要做好全员营销,必须提升员工的四大营销能力:


    朋友圈营销能力:企业需要教会员工“几点发朋友圈比较合适”“如何发圈不会被屏蔽”,“如何策划朋友圈活动”等。


    微信群营销能力:企业需要教会员工“如何在别人的群里种草,能引发购买”,“怎样运营好微信群,提升复购率”等。


    文案策划能力:企业需要教会与昂工“如何写好朋友圈内容”等。


    策划人设能力:企业需要教会员工“如何塑造在微信中的形象,从头像,昵称,朋友圈剧本策划塑造权威感,高势能且美好生活的人等。


    3、设计合理的分销制度,让员工多赚钱。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说过:“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企业能让员工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实实在在获得收入,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到营销中来。


    那么怎样设计分成比例呢?


    我们曾经做过个小调查,发现超过90%的员工希望分成比例在25%以上。


    换言之,你们公司产品价格如果是100元,那么卖出一单给员工返现25元以上,员工的推广积极性较高;反之,员工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利润较高,可以给出更高的分成比例,做足激励。


    4、选择合适的工具,让员工执行起来更有效率


    市面上的营销工具参差不齐,各种五花八门的。所以挑选一款符合企业需求的全员营销工具非常重要。既需要可以实现营销任务的建立,分配,分析。同时,每个员工又愿意装配。另外,营销的任务应该多样化,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从执行的角度去看,执行应该足够傻瓜化,员工不需要做太多思考,只要在指尖转发就能完成相关任务。同时,还要支持任务相关的数据反馈和分析,及时告知管理员,哪些员工已经执行了,哪些还没有执行,执行的效果如何等等。以方便总部后续制定相关奖惩方案,让全员营销这件事可以真正落地执行。


    5、制定落地制度,让员工更有执行力


    以上所说的制定完成后,还差最后一步。如何提高执行力?执行力的本质就是检查。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奖惩制度,对于做得好的员工要有所奖励,做得不好的要惩罚。可以按照获客数量(周、月冠军排名);成交数量等维度来制定。


    销售增收建议2:积极开展线上销售,特别是私域流量营销


    这点其实是接着上面的话题展开的。因为现在接触类和见面类的活动几乎都停止了,在线销售和服务几乎是未来几个月交易的主要模式。因此,我建议企业尽快加速开始线上销售的转型。线上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域流量营销,一种是私域流量营销。


    公域流量营销大家都比较熟悉,主要是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抖音,百度,小红书等平台。我的建议是:首先,根据你的产品属性,尽快把你的生意搬到适合你的公域流量平台上去;其次,聚焦转化率最高的那个平台,积极开展各类疫情相关主题的活动营销。


    下面我想重点说说私域流量。私域流量为什么今年火了?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域流量成本的迅速攀升,大家都玩不动了。公域流量特点是老用户也得花钱买,这对于电商、品牌而言都难以承受。易观数据显示,从2014年Q1到2017年Q2,天猫平台获客成本涨了62.5%,从2015年Q1到2017年Q2,京东平台的获客成本大涨164%,换句话说,流量原来越贵,获客成本原来越高,2018年以来,阿里京东的获客成本超过300元/人。此外,创意竞争越来越激烈。比如抖音上任何一个内容火了之后,立马有几十上百个同样题材的创作出现,抢夺流量。独特的获取流量的方式越来越难以发现。


    本身平台的增速也在放缓,微博很难复制像2015年平台流量快速增长时带来的流量红利。抖音这两年增速也很快,但是大家可能会觉得爆发期已经接近尾声。


    而平台为了收入而采取的限流措施越来越多,商家必须花钱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流量,所以将流量沉淀到自己的私域中是更为迫切的事情。打造私域流量池的核心目的,从降本增效的角度来看,可以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获客成本,增加每个人的推广人效,最终的结果是带来企业利润的增长。


    每个员工都是私域流量的入口,如果把每个员工的流量都充分利用起来。全员营销,是最低成本构建企业私域流量池的方式。因为对于企业而言,每个员工都是私域流量的入口,每个员工都是潜在的KOC,如果把每个员工的流量都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全员营销,那就是最低成本构建企业私域流量池的方式。


    如果平均每个人,有2000个微信好友,那么一个10人的小微企业,可以影响2万个好友;一个100人的中型公司,可以影响20万个好友;一个1000人的大型企业,可以影响200万个好友。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通过传统广告,不论从线上还是线下,如果对200万人进行曝光,需要付出多少成本?以线上为例,国内目前主流的移动CPM(每千次曝光)价格,已经超过了60元,对200万人次曝光,企业所需支付的成本至少高达12万元!而且,每个曝光的用户,也缺乏信任的基础,平均的转化率也会很低。


    因此,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私域营销机制和建立自己的私域营销系统。


    销售增收建议3:积极尝试社群营销,直播,短视频+私域流量组合拳


    第三个建议是私域流量的高阶玩法,比较适合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去尝试。比如社区团购就很好地结合了社群营销的玩法,以社区的微信群为单位,通过发展社区里的活跃分子成为团队长的方式进行销售。这样的做法非常轻,既节省了大量的获客成本,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尤其适合餐饮,超市,水果,蛋糕等围绕社区开始业务的企业主参考。另外,请大家重视短视频和直播。其实,短视频和直播本质是差不多的,就是与消费者交互的方式通过视频的方式去表达,让消费者觉得距离更近了。短视频和直播本质上是一种线上面对面卖货的方式,如果结合精准的私域流量,如全员的流量,社群的流量,公众号的流量等,将会是2020年性价比最高的营销组合拳。


    销售增收建议4:精准开发支付能力更强的高净值客户或中大型客户


    最后一个关于增收的意见,是关于销售方向的建议。在销售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应该聚焦开发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高净值客户或中大型客户。某种情况下,往往一个客户的订单就能救活一家公司。我在做第二家和第三家企业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大客户的开拓。


    大客户的订单有几个好处,首先,补充现金流;其次,也给了公司信心,特别在危机的时候,信心比黄金都要珍贵;第三,大客户订单有利于进行融资;第四,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当然,也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通常这类型的客户由于客单价比较高,跟进和决策的周期相对也很长。如果在危机前没有相关的销售线索,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要聚焦回能快速回流的客群上。


    关于寻找新资金的5条建议


    和销售增收同样重要的,就是寻找新资金。现在市面上关于呼吁企业找钱的呼声很多。我看完以后,大多数出发点是好的,但偏投资人观点为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落地性不一定很强。找钱这块,我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所参与的3家公司,基本找钱的事情我都主导或参与。


    找钱的方式很多,我多次脱离险境后,发现了一个找钱的基本原则:不是越多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所谓多,有两个理解,不是越多渠道越好,也不是越多钱越好。而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之前发现,其实每个人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做好多件事情。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里如果展开说可以说很多,但我只是提大点,相信大家就能理解。


    首先,找合适自己的融资渠道


    创始人的个人经验,专业属性,行业背景,人脉圈子基本就决定了适合他的融资渠道。


    举个例子:互联网创始人,更适合找VC;而传统行业创始人,更适合找个人或银行或金融机构。经常有传统行业的老板找我,让我介绍互联网的投资公司,希望拿到融资,我经常哭笑不得。类似这样的想法,是很不专业的,及早避免可以免走很多弯路。再举个例子,互联网类的公司,很难拿到传统银行的钱。因为互联网属于轻资产模式,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没有相应的投贷机制,因此,如果花太多时间和传统金融机构融资也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再比如说,中国有很多民营企业老板,也许朋友间或民间借贷就是最适合他的方式。


    第二,找适量的钱,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企业家喜欢贪多,总是想尽可能融(借)更多的钱。其实,并不是融(借)的钱越多越好,也不是你想融(借)就能融(借)到。有几个原因,借超量的钱可能会陷入被动的条款里,如更高的利息,更短的周期,以及更多的限制性条款;借超量的钱以后,很容易主动或被动进行冲动性扩张,而不是稳健发展,后续由于企业自身或者行业原因导致的萧条,资金链一旦断裂,基本没有翻盘的余地。比如大家都熟悉的OFO,乐视,当年就是因为扩张太快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很可惜。但也有的企业家,特别是传统企业家,视融(借)为洪水猛兽。这也是错误的。借钱生钱,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现金流的利用率会更高。所以融(借)钱的多少,应该视企业真实的需求而定,既不贪多,也不要拒绝。合理就好。


    至于方式,我总结了在危机时刻,几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原则,快速决策最合适你的找钱方式并尽快完成。


    1、贷款


    2、老股东增资


    3、引入新股东


    4、员工集资


    5、出售业务


    前面4点,我就不展开讲了。相信企业家看完都能秒懂。但大家往往会忽略第五个选项,就是出售。许多企业家对自己的生意会有执念,这是人之常情,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当你判断你已经无力回天的时候,与其苦苦支撑,不如早点割肉离场。因为越早出售,残留价值越大。残留价值体现品牌价值,固定资产,存货,客户资产,供应链资产等。从人性的角度,大家都有追涨杀跌的惯性思维。换位思考,要卖的时候,一定选择自己卖相好的时候才能卖出高价,反之,当你颓势必现的时候,就算低价抛售,估计也没人敢接盘了。记住一点,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现金流!回笼现金流是最重要的。如果出售可以回笼现金流,那就果断出售。有了现金流,等行情好的时候,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写到了这里,总结一下,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请你收下以下锦囊:


    尽快节流:砍掉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及时止损,越快越好;加快开源:线上销售+全员营销+私域流量+聚焦大客户+多渠道融资。


    同时,我也建议你运用逆向思维,危中有机,逆势中寻找顺势,敏锐把握机会点。


    如果你是企业的一员,危难时刻,请你多些共情,换位思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大家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必将共克时艰。


    正如此次战役的宣言一样:


    没有战胜不了的病毒,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疫情终会散去,春天很快到来。


    我们坚信,只要万众一心,


    这场战“疫”,一定能赢!


    作者/刘翌






    热爱生活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