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巴山夜雨
  • 积分:1682
  • 等级:硕士研究生
  • 2018/7/5 21:53:20
  • 楼主(阅:71316702/回:0)印度的核爆之路【解密】


    从1996年6月到1998年2月共计19个月的联合阵线,两届政府在经历了国大党皮皮虾凯斯里两次的出尔反尔之后,总算是身心俱疲,辞职解散,各自回家研究马克思主义去了。


    于是1998年印度第12届人民院选举又一次隆重拉开序幕。


    印度人民党甩一个跟头长一个包,打一下屁股记一次疼,也算是机智地学会了建立选前联盟,竭力争取同盟。


    在又一个悬浮议会冉冉升起之际,印人党款款接受总统邀请授权,拉着众多小党盟友和外部支持,于1998年3月19日成立了全国民主联盟政府,由瓦杰帕伊担任总理。


    东山再起的瓦杰帕伊依然坚定奉行印度人民党一贯的大国战略,心心念念要让印度成为有核国家,谋求世界承认印度的大国地位。


    印度人民党不像国大党一般自知印度缺乏实力而不急于谋求世界大国地位和急于跨进世界核俱乐部,但它依旧秉持了尼赫鲁的“使印度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的宏大理想。


    他认为印度经过80-90年代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业大国地位确立之后,经济实力已得到增强,成为了亚洲军事和科技大国,核技术研究已达到试爆临界点,自信是到了积极谋求世界承认印度世界大国地位的时候了。


    于是抱着对外威慑巴基斯坦,平衡与中国军事实力差距,对内提高印度人民党在国内的威望,增加政治资本的多重目的,印度人民党在新政府建立不到两个月,就于1998年5月11日和13日期间在拉贾斯坦邦的波兰卡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


    早在二战进入尾声的1944年,印度就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核计划。


    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核研究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的物理学家霍米巴巴,于二战爆发后回到印度,在当时塔塔集团董事长J.R.D.塔塔的资助下在孟买建立了塔塔基础研究学院。



    印度核工程之父


    从摆脱英殖民独立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对霍米巴巴牵头的核发展计划项目进行了授权。


    1954年,霍米巴巴将核发展项目引入到武器设计和生产方向,完成了两个极为重要的项目,一是建造了位于孟买的特朗贝原子能机构,二是创立了作为政府秘书处的原子能部,霍米巴巴任第一任书记。


    从1954年到1964年十年间,印度核计划快速发展,并积极与美国、加拿大展开合作,陆续建成了核反应堆,核电站。


    然而,由于印度始终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再支持印度核计划,另一方面印度内部财政困难,政局频迭,开始于1965年的核武器试验项目频频搁置,进展缓慢,直到1967年英迪拉.甘地成为总理,核计划才重新焕发活力。
    1967年1月24日,霍米巴巴乘坐的印度航空101号班机在勃朗峰附近坠毁,霍米巴巴死亡。


    关于这场突如其来又无比巧合的意外事件,社会各界众说纷纭,也有阴谋论说法认为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了瘫痪印度核计划而设计的“意外事故”。


    霍米巴巴去世后,印度另一位物理学家拉贾拉曼纳立即被提升为核武器设计项目指挥官,从此开启了他与核武器,与波卡兰纠缠不断的一生。



    1974核爆之父


    印度的第一个核武器计划由于其极强的敏感性和保密性,只招募了不到75位科学家,而拉贾拉曼纳就是该计划的秘密人物之一。


    1954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获得核物理博士学位的他回到印度便加入了巴巴原子研究中心,跟随霍米巴巴致力于分类核武器项目。


    在那时,他便指导完成了核武器的初步设计。


    1967年拉贾拉曼纳升任项目首席开发官,指导设计和制造了整个核装置,并在1970年完成了核武器爆炸必要的材料准备。


    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国家总理的办公室,向英迪拉甘地报告了这个喜人的进步。


    1972年9月7日,英迪拉甘地正式授权巴巴原子研究中心制造核武器装置并准备进行测试,拉贾拉曼纳选择了在印度陆军基地的波卡兰试验场(PTR)进行核试验场的地下建造。


    波卡兰是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杰伊瑟尔梅尔的一座小县城,坐落在塔尔沙漠地区的一个偏远地区,那里平均海拔233米,被沙、岩与盐所包


    1974年,拉曼纳和原子研究中心的其他成员口头通知了英迪拉甘地其准备对小微型核装置进行测试。


    英迪拉甘地也口头允许拉贾拉曼纳进行测试,拉曼纳立即前往波卡兰视察了在他指导下建成的核试验场址。


    这一核试验的整个准备工作都是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完成的,完整的核装置是在特朗贝进行组装,跟随拉贾拉曼纳空运到波卡兰核试验场的。


    英迪拉甘地对各个方面都保持着严格的控制,除了其本人之外,只有顾问ParmeshwarHaksar和Durga Dhar对该计划有所了解。


    就连印度国防部长Jagjivan Ram在试验成功前也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项测试的消息,外交部长斯瓦兰辛格也只是试验前48小时才收到通知。




    印度陆军司令G.G.Bewoor将军和印度西部司令部司令是唯一获悉该情报的军事指挥官。


    虽然印度军队并没有官方参与其中,但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对试验的进展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说这是一场民间科学家在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注视下协助印度军队进行的秘密试验。


    拉曼纳和他的团队在核试验场将反应装置安装完毕,在英迪拉甘地访问基地之前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1974年5月18日晨,第一次小型核装置试爆成功。这一天是印度佛诞日,伴随着那一阵阵摧枯拉朽的气浪和升腾而起的蘑菇云,“微笑佛”代号的核弹爆炸图和英迪拉甘地视察现场的照片一齐登上了世界各地的报纸头条。



    首次核爆


    从这时起,印度就没有停止过秘密研制核武器,并在80年代陆续进行了代号为“火”和“土”的两枚导弹试爆,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印度核试验的强烈指责。


    惮于国际压力,印度政府决定暂停核武器试验,但以拉贾拉曼纳为代表的众多科学家心中却愤恚不平,一直向政府施压想重启核计划项目。


    终于在1995年拉奥政府时期获得总理许可,开始进行进一步试验。


    不幸的是,试验刚开始就被美国间谍卫星监测到了,当即激起美国政府的严重警告。


    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印度政府施压,强迫其停止了相关试验。


    到了1996年联合阵线政府上台时,一腔科研热血无处泼洒的科学家们又一次对高达政府进行逼宫,奈何高达一句“当前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而不是展示军事力量”就给回绝了。


    让我们再跟随历史车轮转到电影中体现的全国民主联盟政府执政时期。


    1998年3月印人党领导的联盟政府宣誓就职。


    次月,巴基斯坦成功试爆了一枚中程导弹,并挑衅式地冠以代号“Gauri”,该称号为中世纪时期一穆斯林武士的名讳,传说其征服并摧毁了整个北印度。


    为了对此作出回应,彰显印人党对国家安全绝不是“仅仅持有虚伪的历史韧性”,作为1974核爆之父的拉贾拉曼纳毅然决然会见了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得到了进行新一轮核武器试验的许可。


    新的核武器代号为“萨克蒂”,在梵语中是“力量”的意思。


    与巴基斯坦拥有高海拔的花岗岩石山做屏障的核测试基地不同,印度拉贾斯坦沙漠地区草木稀疏,灌木丛低矮,可以用来掩盖其活动而不被探测卫星发现的自然条件少之又少。


    印度政府对波卡兰实验基地进行了高密保护——任命印度陆军工程兵团第58团进行试验场地筹备,由第58兵团工程师指挥官Gopal Kaushik上校亲自监督。


    所有参与实验的科学家都要求着军装以保证测试的保密性,整个准备工作绝不向任何项目外人员透露信息,就连印度政府的高级成员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本次试验由国防研究发展机构(DRDO)首席科学顾问兼主任Dr.AbdulKalam和原子能部主任R.Chidambaram博士担任主要协调人,由原子研究中心,原子矿勘探研究局和国防研究发展机构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核武器装配,布局,爆炸和试验数据获取工作。


    为了保护核试验项目不被美国中情局探测卫星拍摄或被巴基斯坦间谍查探到,所有科学家们乘假名前往波卡兰外的目的地,然后再由军队秘密运送至试验场。


    同时,第58军团对美国探测卫星进行了监控,总结出卫星运行时间规律,所有试验活动只在夜间卫星未进行探测时进行。



    地下核爆


    他们在核装置上覆盖了浓厚的迷彩网,并用人造沙丘堆砌掩埋,将传感器电缆埋在散沙下,用天然植被压住隐藏,夜间探测卫星未运转到波卡兰地区时便紧密锣鼓地进行试验筹备,白天探测卫星飞过时又将所有设备、车辆、人员运回原来的地方,给中情局造成了从未有移动的假象。



    二次核爆


    就这样,这群着军装的科学家们硬是凭借有限的地理资源骗过了美国中情局和巴基斯坦间谍的勘察,悄无声息地将核弹引爆所需的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1998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印度共5枚3种不同的核弹引爆在拉贾斯坦沙漠——常规裂变装置,高热原子核反应弹和亚十吨装置,标志着印度成为了世界上第六个加入核俱乐部的国家。


    试验结束后不久,瓦杰帕伊总理就在新德里住所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试验受到印度社会各界大规模的赞扬,孟买证券交易所市值强劲增长。


    报纸和电视频道对政府的大胆决定给予高度赞扬,社论充满了对印度领导人的称颂,并主张为印度的武装力量开发一种可用的核武库。


    印度的核爆炸引起巴基斯坦采取了对应的做法,双方在常规的军备竞赛之外又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核竞赛。


    美国发面发表强烈声明谴责印度,并承诺接下来会实施制裁。


    美国情报界感到极度尴尬,“十年来最惨重的情报失败”居然发生在探测试验准备工作期。


    此后,根据1994年的反扩散法,美国对印度实施了经济制裁,包括切断对印度的一切人道主义之外的援助,禁止具体的国防材料和技术对印度的出口,结束美国对印度的信贷和信用担保,并要求反对国际金融机构向印度借贷等,借以表达对印度在核问题上不受其控制的不满。










    我有我的精彩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