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报哥
  • 积分:3784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7/8/27 21:32:40
  • 楼主(阅:9287804/回:0)印度为何不参与”一带一路“


    一、中巴经济走廊引出印巴边境问题


    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印度方面是坚决反对的。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因克什米尔地区边境问题,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而克什米尔问题也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由此可见,印度缺席“一带一路”峰会的背后,是在捍卫领土的主权,表达了对中巴经济走廊边界不清问题的不满。


    二、“季风计划”制衡“一带一路”


    印度的季风计划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遭到中国“阻挠”而没有通过。“季风计划”可以说是印度版的“一带一路”。它的雄心落在广义的印度洋世界,从东非、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一直到东南亚群岛。印度试图运用与印度洋海域国家的“老关系”来抗衡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带来了经济贸易上的互惠互利,而古印度的“香料之路”和丝绸之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香料之路”是古代沟通亚、非、欧三洲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海上通道。公元九世纪,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购买东南亚诸岛所产丁香、肉桂、豆蔻、胡椒等香料,转销欧洲,获得了厚利。十五世纪欧洲人发现海上新航路后,葡萄牙人、荷兰人先后入侵香料产地,而印度也在其中之一,通过不等价交换和直接掠夺,将大批香料运入欧洲市场,获取惊人的利润。这条将香料从东南亚诸岛运往欧洲市场的海上航路被称为“香料之路”。



    季风计划的目的是恢复“香料之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发生冲突。印度有战略上的野心,季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中国的“一带一路”。


    三、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主要包括东段、锡金段、中段和西段。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历史的长河里,因边界问题,中印更是爆发了战争。



    另一方面,印度今年4月邀请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访问阿鲁那恰尔邦,也招致中国强烈不满。这些争议都扩大了印中两国的嫌隙。这也许也是印度对“一带一路”未积极响应的原因之一。


    四、印美关系的升温


    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在近年来大幅提升,两国领导人都认为,在应对中国不断上升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方面,印美双方拥有共同需要。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印度想要保护自己的全球利益,但是能力尚有欠缺,因此寄希望于美国助其一臂之力,而美国也乐于帮助印度,朝野上下都希望利用印度崛起的态势,以实现美国在亚太、印太地区制衡中国的战略构想。


    对印美两国来说,双方都正在成为自己的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伙伴。当然,印美关系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彼此之间还存在不少结构性的矛盾,各自国内的民众情绪也还有一些抵触之处。未来印美关系的发展还需进行密切观察。


    印美关系的升温,或许也是印度缺席“一带一路”的原因之一。


    五、印度自身对“一带一路”的担忧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解析到:印度现在确实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有一定的戒心。这个戒心是来自于几方面:


    一方面来看,印度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将会覆盖整个印度洋。印度一直从上世纪建国以来就视印度洋为印度人的印度洋,中国的“一带一路”如果延伸到印度洋的话,无论是去地中海到欧洲,还是到其他的某一个国家,甚至到中非北非的话,都应该在整个印度洋加强存在感,无论是经济存在还是政治存在,也可以认为要加强军事存在。所以这就让印度很难接受。


    第二方面,印度以前有一个专家就举过一个例子,说中国的“一带一路”似乎就是想打造一个围绕南海,包括阿拉伯海,以及到印度洋的一个“珍珠链”的战略。中国现在在与周边的一些国家(包括一些南海国家,尤其是马来西亚及黄金港)合作建港口。甚至包括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以及斯里兰卡也成为了目标港口,在吉布提也建立了一个常规补给的基地。这些都会让印度认为中国是不是真的要打造所谓的“珍珠链”战略,而是要把这些国家一个一个牵制起来对印度进行围堵。


    其三,中国跟印度还是有一些领土方面的争端,所以印度一直把中国视为自己的最大假想敌和潜在对手,所以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便会使印度感到不悦,它认为这个战略似乎形成了一定的竞争。


    这些顾虑,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印度缺席“一带一路”峰会。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