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琳达
  • 积分:1406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7/23 17:36:26
  • 楼主(阅:62508082/回:0)马云快破产的121天是如何度过的?


    如果无法预知未来,一家现金流告急濒临倒闭的创业公司,超低薪酬请你放弃百万年薪加入,你会有何反应?


    是人就会觉得,有病。


    但救阿里于危难的关明生不是普通人。


    17年前,关明生放弃了GE17年的巅峰荣耀和天价薪酬,加入了当时现金流马上就要断裂的阿里巴巴。他选择马云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是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还是压根就是一个骗子的弥天大谎。


    事实上,当时的阿里巴巴危机重重。股东们威胁不盈利就拆了网站,公司内部谣言四起,军心动摇,媒体斥阿里巴巴假大空买媒体宣传。


    当时最盛行的的消极判断——“如果阿里巴巴能够成功,无异于把一艘万吨巨轮放到珠穆朗玛峰上”,就像陈欧3亿投资充电宝,王思聪怒称“街电能成,他就去吃屎”一样愤然。


    天才和骗子,最初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两样。改变两者天壤之别的是“实现”。


    前些日子在裸心谷,我们见到了将阿里从巨额亏损冰河期拯救出来的,天降贵人关明生。


    69岁的关老,向我们重溯了他出任阿里COO最危难的时刻。阿里差点活不下去的121天,马云是如何熬过来的?


    17年前


    纳斯达克崩盘


    互联网泡沫破灭


    阿里死亡倒计时


    2001年,当马云把关明生请到阿里巴巴救场时,是阿里起步最糟糕的一年。


    那时,创业刚刚一年多。原本在融资圈风生水起的马云,突然遭遇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暴跌,从5133点直降到1108点。投资人反悔了,原本说好的2500万美金,拖拖拉拉最后只到了1000万美金。


    关明生从香港飞到杭州第一天,马云就向他两手一摊,兜了老底:


    公司没钱了,最多再活5个月。 公司账上现在还有700万美金,每个月公司的运营成本是180万美金。并且到现在为止,公司也没找到靠谱的模式,不知道该怎么挣钱。


    2001年1月8日,在GE做了15年的关明生,久居香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凶险的局面。


    下了飞机,拉着行李,住进文三路华星科技大厦旁边臭水沟边的一个旅馆,叫做招商宾馆,120块1天。


    这个四面透风的小房间隔音差到大客车碾过马路,小贩叫卖,隔壁房间吵架都听得一清二楚。就在这个120块的旅馆,天价年薪的香港顶级职业经理人关明生一住就住了两年。说起17年前,120块的日子,语气里都是骄傲。


    01年的冬天,阿里最危急的时刻,每一项重要的战略都是马云、关明生、蔡崇信,吴咏铭,金建杭,彭蕾集体站在一个没有暖气的破办公室里,穿着羽绒服脖子上围着严实的围巾,原地跺脚哈气取暖,完成关乎公司命运的头脑风暴。


    一站就站了7、8个小时。这群钢铁意志的人,冻得指节通红,一手造就了阿里巴巴的千亿身家。


    在台下听关明生讲这段故事时,我们合伙人坐在旁边冲我笑笑,我想起他加入的第一天财务给他定了600块的酒店。他跟财务说明天就找找公司周围有没有300的酒店。


    出来创业的人,就算账上躺着几亿,也不敢挥霍。


    跨界转行,不是荣耀通天塔,创业高开低走破灭成泡影的也不在少数。


    严肃创业,是真的光脚跳火海,没经历过九死一生,妄谈赢得从容。


    杀人如麻


    穿着防弹背心去美国裁员


    没有裁过人的CEO


    不是好CEO


    2001年,马云告诉关明生阿里账上还有700万美金,月烧钱180万。关明生以为180万是人民币。马云说,No,是美金。


    关明生的头皮立刻麻了起来, 要知道5个月现金流是行业内公认的警戒线。如果一家公司,账上的现金,只能支撑日常运营5个月,那么必须立刻马上开始融资。


    然而彼时互联网泡沫破灭,阿里巴巴刚刚经历了上一轮投资人的反悔,估值缩水,根本不可能融到钱。


    关明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幅裁员,为阿里止血。


    关明生杀人放火第一站,杭州大本营。一位年轻帅气的比利时高管朝气蓬勃地从他身边走过,他查看了这位高管的履历,非常漂亮,年薪20+万美金。他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我给你一个你无法拒绝的Offer。


    年轻的高管非常兴奋,误以为会升职加薪。关明生说:年薪减半,期权三倍,如果不接受,就只能请你离开。


    最后这位黄金履历的高管破口大骂离开了阿里。不知道17年后,他对于当年放弃了三倍阿里期权的决定有否遗憾。


    随即关明生飞到香港,来不及进酒店,快速召集了所有的阿里香港员工吃团圆饭。吃完饭,和CFO Joe一起迅速把所有人解雇,手起刀落,完全没有时间顾及员工的感受。


    当时关明生和Joe想的是,如何活下来。


    于是,阿里欧洲、阿里韩国也在几天后快速被集体裁员。想都不用想,阿里大幅裁员面对的是滔天舆论。


    不用想象当时阿里承受了多么大的舆论压力和行业群嘲,没有人会知道最后的结局。


    关回到香港收拾行李,准备飞赴阿里美国裁员,关太太在他的行李箱里放了一件防弹背心,她说:加州刚刚发生了一起被裁员工,用轻机枪把老板和Hr都射杀了。你要注意安全。


    关明生到了美国,直接进公司,腥风血雨。除了3名员工,美国办公室40多人迅速被裁员,次日晨关明生就飞回国。


    关明生加入阿里的时候,是52岁,坐惯了越洋头等舱、住惯了五星级酒店的GE大管家。空降阿里强势启动全面裁员,3个星期后,他花了100万美金遣散费,把阿里月烧钱180万美金,降到了50万美金,为阿里赢得了18个月续命期。


    就在这18个月的续命期里,阿里扛过了现金流最紧张,商业模式不明朗的冰河期。大刀阔斧砍掉了庞杂的业务体系,重新确立了「B2C、B2C、B2C」战略——「Back to China重回中国、Back to coast重回沿海、Back to central重回中心」。


    从此阿里只做一件事,只有一个中心,只有一颗子弹,中国才是阿里成长成为伟大公司的唯一机会。


    阿里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价值观,一旦选择,不再选择。


    很多人不知道马云在成为神之前,其实创业过好几次,并且失败了。


    马云在做阿里巴巴之前,创业做中国黄页。一家创业公司,是如何在几千万种成功的可能性中,选择几率最大的那一条路?


    很多人不知道,阿里早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并不是按照成功几率来选的,而是首先明确了价值观:


    你是谁?


    你为什么而来?


    你的使命和价值是什么?


    你不能做什么?


    当年的阿里,商业模式尚未明确,马云想做的事有很多,阿里有很多条种可能变成后来的阿里。


    关明生清晰的记得,当时几个联合创始人坐在一起做选择题:


    E-solution?


    Internet Advertising?


    Web hosting?


    China Supplion for expert?


    阿里到底该选哪条路?哪条路才有可能成为阿里的杀手锏?


    这道事关阿里生杀大局的选择题,竟然是用价值观做选择的。


    马云问关明生和蔡崇信,我们应该行贿么?


    这个问题,十八罗汉在一起讨论了整整8个小时。因为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阿里的重要战略。


    这个战略将会决定阿里的1是什么,所有的战略执行和效率,都是1背后的0。如果这个1选错了,往后的所有0都只会让错误更加严重。


    关于“阿里是否要行贿”这个天问,8个小时的激战之后的答案是,No。


    蔡崇信是耶鲁的法学博士,关明生在GE做了17年,马云问,“行贿出了问题的话,谁坐牢?”


    一桌子人都指着马云说,你。


    马云又问:“那我坐牢的话,你们会不会来看我?”


    大家齐声回答“我们大家都会在牢里和你开会”。


    于是,阿里的第一条事关生死的判断标准是:不行贿。


    回过头来看,这几条战略选择,E-solution,Internet Advertising,Web hosting,China Supplion for expert。


    只有最后一个选择,可能在不行贿的前提下,破冰开展。


    而前几项,一个没名没钱,要啥没啥的小公司根本不可能和整个行业潜规则掰手腕,获得撬动全局的先机。


    当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撑起了头条70%以上的营收来源,多少公司能有勇气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不作恶”?


    没有人能想象得到,1999年还如同200人一身臭汗乱踢足球的阿里,会在短短20年内,成长为5000亿美金的巨无霸。


    在中国这片神奇的热土上,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在黑天鹅起飞前,所有人都认为天鹅就应该是白的。


    选择了创业,你就跳进了火海。永远无法知道,到底选哪条路。


    活下去,成功的可能更大一些。任何一扇门,推开都有可能有巨大的惊喜和惊吓。


    即便如马云,当年也和迷茫时刻的你,并无两样。


    没有人生来就是神,唯一的差别在于,他们没有功利地计较,到底怎么做才赢面最大。


    对于创业来说,最初是没有“做对选择的”。尊崇内心真实价值观的选择,一旦选择,不再选择。


    而后的所有浴血奋战,都是为了把你的选择,变成正确的选择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