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0257507/回:0)智力越低,越不能容忍别人不一样本周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中国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胡适先生。 胡适先生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血性方刚。 他少年时候读书,翻开历史,他发现历史上的统治者在杀人。当时他大笔一挥:杀杀杀!老百姓在胡言乱语什么呀?如果每个人都乱说,天不就乱了?所以要杀! 他写完文章之后觉得很满意,终于过了几年,他成熟了,开始有了智慧。翻回头看自己写的文章,突然出了一身冷汗。他说,感谢自己当年不杀之恩。幸亏少年时代的他没有权力,否则我就把我自己杀掉了。 因为少年时代的胡适是很不宽容的,他不能容忍生活中或者交际中有一些和他不同的见解,而且他对这些见解的观点是持灭杀的态度。 但是,当他成为一个思想家的时候,他的观念慢慢转化。 后来他跟一位从政的人士通信,他说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永远牢记一件事——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但是对方回了一封信,说:少来!跟别人沟通交流永远要记住,我们是绝对正确的,而且是永远正确的!对别人要一律消灭! 我们来想想,什么叫宽容?什么叫自由? 宽容更多的是人际关系,我们对自己是很宽容的;而自由只是我们认知的实现。 那么由此,我们通过胡适先生的书,分五步,从宽容走向自由。 第一步,宽容就是一个人的智力商数。 智力越高的人越宽容,智力越低的人越不能容忍奇异见解。很简单,智力高的人是俯瞰智力低的人,他能够容忍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但是,智力低的人,只认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只要听见不同的声音,就会陷入愤怒。 第二步,宽容有助于我们增扩见识。 大家常听一句话:见多识广。还有另一句话:看见骆驼,就说马背肿。前一句话是:当我们走过足够远,看得足够多的时候,我们能够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后一个情况呢,是当我们的认知闭塞的时候,我们见到一些陌生的事物,会强行用熟悉的事物给它赋予本身的属性。 第三步,宽容能够扩大我们的认知格局和心胸。 我们常说,格局大的人不屑于与人争,有心胸的人才是高姿态。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说,大鹏鸟展翅千里飞过,是不屑于跟地面的猫头鹰争夺一只死老鼠的。但是,格局和心胸的形成,首先你得有一颗宽容的心。 第四步,唯有宽容能赋予我们人性的洞察与智慧。 我们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观察社会,我们观察人性本身,会看到跟我们存在完全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很多东西。当我们接受它,当我们容纳它,那时候我们的心、见识和智力就全然不同了。 第五步,跳出宽容,拥抱真正的宽容。 跳出宽容是说,我们讲宽容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正处在极度不宽容的状态中。我们不接受,却强迫自己认可。因为无法容纳,所以强迫自己不去看它,这称之为宽容。 只有你获得了真正的智慧,如老子所说:大德不德,是为有德。 当你的认知如太阳划过天空,普照大地,带来万物的生机,但是你的存在跟这个大地,跟这个生机毫无关系,你允许一切跟自己不同的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你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体验到了知识与智慧的实用价值。而这时候,你才能够通过宽容,一步步获得自由。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