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9186201/回:0)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挑战文:包政
制造业厂家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到了今天已经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供求关系逆转了,逆转以后,就是生产方式能不能改变(也就是丰田的生产方式)。中国大部分的企业有过量卖不出去的产品,所以销售系统永远不可能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永远不能变成消费者的代言,永远是生产领域的帮凶。站在生产立场上进行强力推销,这是制造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商家在倒逼供应链。因为供求关系逆转,处在靠近消费者端的大型零售商(还有电商迅速崛起),挤压了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谈判地位的改变是制造业遇到的麻烦。供求关系逆转,商家的选择是什么?倒逼供应链。比方说锅碗瓢盆、汤勺、餐具,为什么在我们中国没有好的餐具呢?就是因为中间商在倒逼生产企业降价促销。所以我们有非常好的生产基地却生产不出来很好的产品。像山东有个地方,它既不是绿色农业也不是安全农业,也不是有机农业,有一个准确的表达叫高效农业,高效农业的人并没有赚到钱,北京市市民也没有获得很大的便宜,利润大部分都留在的中间商,所以商家在倒逼供应链。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厂家已经很难通过降价促销获得利润,他们只要获得现金流量就行,他们相信只要现金流量能够大于费用,企业就能够活下来,因此所有的企业都在拼命的扩大自己的产能和销量,哪怕市场已经饱和了,它还是要扩大产能和销量。因此所有的企业都做一个梦:其它企业能够在现金流量上倒下,倒下以后市场份额就归我。所有都这样思考问题,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企业都不挣钱,只要现金流量。这是商家第一个选择。第二个选择厂家带着庞大的现金流量进入股市和房市,后果我不再阐述。 销售商家面临的挑战 商家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第一个是难以重构厂商之间的关系。商家得不到制造业力量的支持,这时候带来更大的麻烦,如何能够持续的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第二个是难以确立商家的品牌,也就是说商家无法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采购,所有这些问题都摆在商家的面前。所以,以消费者主导的市场实质是什么?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家提供诚信(产品与服务的诚信),消费者需要的是生活方式,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采购产品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商家的全部难点首先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商家过度依赖销售,未来的销售全部难点在于如何确立自己的信用。 福特与斯隆模式已终结 过去我们经常谈论大量销售方式和深度分销方式。 所谓大量销售方式讲的是宏观经济的理论,当供求分离之后,如何形成供求一体化,采用的是看不见的手(也就是市场法则),形成关系体系。这个关系体系说到底就是交易的方式。在大量销售牵引之下,将一体化关系简单转换为货币和产品的转换方式。所以在经济理论学中是不讲供应和需求的关系,而是讲产品的供求关系,所以就简化为产品如何转换为货币的关系。所以有了大量生产对应的大量销售方式。大量销售方式是由亨利·福特发明的。 所谓深度分销方式,就是如何在分销商之间构建一体化策略联盟。这是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发明的,斯隆写过一本书叫《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岁月》,其中讲到最重要的一句话:经销商跟我们是一样的。是共同的利益关系,是共同利益的相关者,我们必须善待那些经销商,让他们有利可图。因此,他的折扣在原来17%的基础上持续提高,一直提高到21%(亨利·福特只有百分之十几的折扣)。同时把经销商当成他的策略伙伴,并提出销售四原则:1.分期付款的原则(让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购买汽车);2.(旧车折价的原则)保持汽车的残值;3.(年年换代的原则)让汽车拥有者能够更快的更新;4.还有密封车身原则。我们知道所有的零售商4S店,他们有三个利益的来源:一手车的交易;二手车的交易;维修。因此,斯隆提出的销售原则,像分期付款、保留残值等等,都是围绕如何帮助4S门店在营销上能够挣到钱。这就是所谓的深度分销方式。 但是今天,深度分销方式也已经走到尽头了。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也一定会改变工商企业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
一瓶好酒来自天籁-子萨酒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