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旺
  • 积分:7582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7/10/27 19:10:31
  • 楼主(阅:9319073/回:0)华为为什么不能放弃低端市场【下】





    低端市场是防火墙


    再有,就是不放弃低端市场。我刚才在前面讲了,如何破解高质量、低成本的矛盾和悖论,还是要加大在这个质量提升上的投入,使高质量真正达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世界的领先水平,必须树立这样的目标,否则就走不出这个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死循环,你提升质量就要加大投入,而提升质量又达不到领先水平,这样就使得你的投入成本回收不会很高,最后的选择,与其这样不如少投入,把价格降低,就是老跳不出这个性价比的死循环。怎么样走到高质量?优质优价,同时加大对高质量的成本投入,在高质量上形成这种高新价值,这是走出这个困境的选择。但是在提升整体的质量水平,特别是在挑战领先者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水平的同时,不放弃低端市场,从战略上不放弃低端市场。


    我一直对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有我自己的看法,这个咨询集团矩阵,波士顿的咨询集团矩阵有两个维度:1、行业吸引力,包括行业的增长和行业的盈利率;2、公司的实力,它把整个企业的业务组合分成四个上限,一是增长率低,因为整个行业的增长率低或者是自己的业务增长率低,公司的实力低,竞争力低,像这样的业务应该是当做“瘦狗”,选择剥离和放弃,这样把资源转到“现金牛”,虽然总体增长率不是很高,但是公司不需要再高投入,从而实现“现金牛”非常好。以这样的业务来支撑有高成长率的业务,但是这些业务目前的规模很有限,所以需要加大投入,因此这些业务虽然盈利性很好,但是从投入的现金流和它产出的现金流之间,投入要远远高于产出,现金流从哪儿来?就来自于这个现金牛的业务,还有就是有选择的来投入这些未来不确定性的业务,这是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的一个逻辑。按照这个逻辑,在资本市场上,对于那些剥离了低端市场业务、瘦狗”业务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都会给予它更高的估值,股价就会涨,盈利性就会改善。


    但是我当时对这个矩阵,我提出来的这个疑问是什么?当企业放弃低端业务的时候,他有没有评估过这些低端客户群的战略价值,业务是不赚钱的,或者业务的盈利性是很低的,成长性不好,但是把这些客户群放弃了,这可能会在战略上带来什么结果,是不是评估过?因此,具体来说,你看华为的手机,现在它在往高端走,特别是华为品牌的P系列和Mate系列,那就是在瞄准苹果,在往高端走,虽然品牌力还不如苹果,但实际上在一些技术指标上已经开始和苹果有一拼了,而且华为很明确,就是在高端手机上集中做好几个关键的功能,一个是拍照,一个是芯片的处理速度,芯片的性能,处理速度和游戏、视频有关系,还有散热和续航,就盯住这几个关键的性能上集中自己的力量,形成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同时控制住关键资源,所以你看拍照这个事情上,华为和莱卡形成了战略合作,莱卡的硬件,华为的软件,华为的算法,不仅应用在华为的手机上,还应用在莱卡的相机上,类似这样碰撞出关键资源,其他的你就不会去找莱卡,莱卡也不会找你了,你要找只能找一个德国的品牌。像这样的战略举措都是要领导了这个产业才能这么做的。


    但是这样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手机,中低端客户是买不起的,那怎么来解决中低端客户的需求?因为这个战略意义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放弃了中低端市场,那么初创公司就会从这里切入,在这里站稳脚跟,最后缠死你中高端市场,其实华为一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在九十年代华为突破了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以后,西方公司,西方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当时的策略都是不再继续往固定网络上投入了,把投入的重点都转向了移动网络和移动通讯,像有些企业,比如爱立信干脆把固网剥离出来,卖掉,放弃了,手机也不投入了,阿尔卡特也卖掉了,卖给TCL,爱立信是把手机业务和索尼合资,最后干脆全卖给索尼了,不做了,专注在移动业务上。那么华为实际上在这个时期,它继续在固网上投入,为什么?因为中国拥有13亿人口,当时不要说移动通讯,连固定网络通讯还远远不能满足13亿人口的需要,何况世界上还有几十亿的中低端人口,所以华为坚持在固网上投放,同时在第二代移动通讯上,也是在固网上不放弃,在移动通讯上,第二代移动通讯上,这就是追逐当时的高端市场,争取突破的一个高端市场。所以华为这一路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当现在华为处在这个位置上,同样的问题,当初西方公司遇到的同样问题,华为也开始面临了,那怎么办?不放弃低端市场,怎么看这个问题?我当时跟任总一次聊天的时候,谈这个问题,任总说这就是大企业的宿命,大企业一直追求高端客户,追求高价值客户,它的成本,它的整个运营结构,整个产品结构全上去了,上去以后下不来了,所以这些低端业务全部被当做售后业务剥离了,而初创公司就从这里切入。那本《创新者的窘境》就在这里,如果我们看那本书,它的第四章的题目就是“回不去的大市场”。大公司回不去了,眼看着这些初创公司在那里切入,在那里站稳脚跟。这是战略上的失策,这是预埋了未来大公司垮掉的种子。所以大公司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大公司的长期生存将会面临严峻的局面,会重蹈西方大公司的覆辙。所以第一次和任总聊天的时候,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达到目的,这个讨论没有达到目的,如果这个是宿命,最后华为也会走到这一步,所以一个多月以后,我又跟任总提了一个问题,我换了一个说法,我说西方有一种战略,就是在低端市场到中端市场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叫做防火墙战略,阻止低端新创公司在低端市场上形成规模,最后就让他们成长起来。任总马上拿起手机就给终端业务总裁打电话,强调这个防火墙,低端业务的战略意义就是防火墙。


    所以我们看到华为现在是双品牌的运作,用荣耀这个品牌在覆盖中低端业务,但是荣耀这个品牌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开始往高端上走,往时尚上走,这个没错,因为这个市场它的利润更丰厚,群体也很大,但是荣耀品牌建立这种防火墙的定位就被模糊了,所以你看这几年OPPO、ViVo如火如荼,两个加起来在份额上超过了它,现在它也开始慢慢往中端,往上走,所以面临这种形势,你看华为的动作,现在开始重视低端的防火墙,就是在千元区这个价位附近设置一个非常有竞争力、客户定位很准确的机型,我不知道它最近是不是推出了荣耀7,这个定位就很明确了,这就是不放弃低端市场,这就是大企业的做法。


    那么低端市场怎么做?刚才有一个企业家来问我,怎么破解高质量、低成本的矛盾?低端市场怎么做?华为现在的薪酬是很高的,成本已经上去了,低端市场怎么做?有一次任总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说低端市场怎么做,低端产品要做到标准化、简单化、生命周期内免维修。这是准确定位,删去那些不必要的、多余的功能,集中在基本功能上标准化、简单化、生命周期内免维修,这样实行大批量的生产,同时把价格降下来,通过走量来获得毛利率,不指望在一台手机上赚钱。他当时就说世界上什么产品是最标准化的?生命周期免维修?他从兜里掏出一张一百元钞票,就是钞票,所以低端产品的地位和做法就像做钞票一样,然后再生产线上大规模的生产,当然,这个生产线不是华为的生产线,这就是外包出去的生产线,工艺是由华为这边确定的,器件,这些标准化的设计,这都是由华为设计的,由华为来确定的,然后大量生产、突破,这种突破的零部件或者采购的数量,也可以把这个采购成本压下来。再一个,曾经在上一代应对中端产品的技术也可以应用在低端产品上,但是要把那些多余的功能去掉,集中在准确定位、客户最关注的基本功能上,把它做标准化、简单化,做到生命周期内免维修,坏了就换掉,没有修的概念。当然,真正说是这么说,要做到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看到这个方向上,这个中端公司在引起公司,这就对了,不放弃低端市场,不重蹈西方大公司的覆辙。


    搭大船,傍大腕


    最后,做这个产业的领导者,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怎么做生态,怎么做这个产业的生态圈。首先要开放,只有充分开放,充分吸收外部的优势资源才能把自己聚焦的领域,这个平台做得更扎实,更巩固,更坚实,做得更厚实。还有一个是在对外合作商与供应商,与合作伙伴,与经销商的合作要搭大船、傍大腕,跟着主潮流走,吸收这些公司长期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第三个就是自己要自律,所谓自律就是产业领导者,任总提出来要从四个方面自己要自律:第一,领导者要能够洞察未来,包括产业未来的趋势和变化,只看到不够,还要抓住未来,能够牵引整个企业牵引未来,时时刻刻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是很难的,我们前面讲的战略举措,实际上很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这种战略洞察。


    第二,一个领导者要建立产业链的利益分享机制,让整个产业链挣钱多一点,风险少一点,这样大家才愿意跟着你往前走。为什么大家都愿意跟着苹果走?因为苹果盘子大,跟着它有市场空间和前途,而且苹果利润高,对供应商和加盟商没有这么抠,跟着它挣钱多,风险少。就是说要做产业领导者关键是利益分享,就是要给产业中的这些利益主体,要分享利益,要舍得把利益拿出来和他们分享,这样才有人跟着你走。华为在内部,它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分享机制,任总把98.6%的股票份额分享出去了,由于没有上市,这个并没有损害任总的控制力,对这个企业的控制力,也不会有恶意收购的威胁。那么产业也要这么做,要舍得把利益分出去,分享给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第三,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做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动摇。为什么爱立信不做WiMax,因一做WiMax,别人就不知道领导者到底要干嘛了,领导者不能是个机会主义,不能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大家跟着他就没有信心。


    第四,领导者要构筑有效的竞争环境,尤其是产业整体的盈利,如果领导者到处抢市场,把价格压到底线,别人就没法玩了,整个行业没有生存空间了。这些企业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要成为细分市场上的领导者、领先者,这样大企业在那里做平台,他在平台上选择谁,你应该成为首选的对象,比如说阿里,阿里云就是想一口吃掉全国,甚至全球上的市场,我觉得中国企业家能出来这些有气吞山河的气概,这是非常可喜的,不是赚点小钱,而是要做大事业,做大事业赚大钱。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是要在你的领域里成为领先者,阿里做平台,它选择谁在这个平台上成为合作伙伴,它不会让谁都上去的,所以它一定要挑选那些业界的,在细分市场,在某个领域中的领先者,这是很关键的,这是未来能够长期生存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像华为说的,搭大船,傍大腕,跟着主潮流走,这就是中小公司未来的出路。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