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巴山夜雨
  • 积分:1682
  • 等级:硕士研究生
  • 2017/12/18 22:02:36
  • 楼主(阅:9379875/回:0)沈南鹏:给创业者的建议


    去年夏天,我在纽约看了近来炙手可热的一部音乐剧《汉密尔顿》,讲述的是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故事。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段历史,我提前看了和这相关的书。


    其实,那些现在仍受到普遍认可的规则,其背后也是充满了偶然与争议。如果放在今天的显微镜下去看,恐怕仍会有很多的问号。所以大家不要对某些规则过于迷信,任何一个成功商业体系背后都有很多偶然性。这也提醒我们,要培养思辩的精神,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


    作为领导者,你要比竞争对手有更深层的思考。在同样的市场变化中,你能否做出比对手更有效的应对,能否有长远的谋略?思辩能力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企业要想培养思辨能力,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架构去支持,尽量扁平化可能就是一种适合的架构。创业公司在一二十个人的时候,决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出。但发展到三四百人时,怎样能够把基层员工的意见反映到最高管理层上来?这就需要倡导一种扁平文化,才能让思辨性思维发挥作用,才有可能去挑战一些固化的思维或者是仅仅「看起来正确」的想法。


    从方法论来讲,如何建立思辨性思维?正好最近我读了郝景芳的新书《人之彼岸》,书中一篇文章谈到她对人工智能的一些理解,我是非常有共鸣的,人类和人工智能最重大的差别,也正是思辨里面最重要的两项能力:


    一是常识及其之上的世界观。商业确实有一些独特的常识,如果上升到宏观层面就是世界观和格局,要根据对产业常识的理解去做出很多相应的判断。


    二是创造力我认为今天的商业比50年、100年以前的商业更加需要创造力。所以,每个人不仅要成为有精细化管理能力的CEO,同时还要有那么一点艺术家般的创造力。


    作为领导者,还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成为团队的表率。表率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空,但真正做到,效果是切实可见的。我们在企业中有很多规矩,当你设立这些规矩的时候,应该设身处地的去想——假如你不是领导,你觉得这个规矩合理吗?


    作为领导,如果你能率先垂范的话,整个公司文化就会发生改变。这往往是考验能否凝聚团队、领导团队、影响团队的重要因素。真正的影响力不是靠说教,而是靠以身作则赢得团队的信任。


    此外,要学会反思,不管公司生意有多「顺」,还是要仔细想想犯过的错,即使你不能完全纠正它们,但这个反思的过程是要有的,必须不断重复这件事情。





    谈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已没有太多投资机会了,我的看法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红利期。


    当然红利期的机会,是由两部分来分享的:


    一部分是未来的一批成长期企业,包括今天还没有成立的公司;


    另一部分的红利,其实会被今天已经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的公司所分享


    也就是说,强者愈强。今天的BAT、滴滴、美团这些公司也会在移动互联网当中继续分享它的红利,这一点大家千万不要忘了。


    今年我们看移动互联网领域最领先的两家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它们的股价都有很大的上涨。原因是什么?因为它们继续在享受今天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所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20年了,1998年前后新浪、搜狐、网易成立,那时互联网每一个领域都有机会,黄金遍地都是。


    如今在很多领域确实已经有大公司了,所以不可能一年当中产生几家或者几十家所谓巨无霸的企业,这个确实难。


    我认为现在提「垄断」这个词还太早了,应该说这些公司还在不断地高速成长,这是让人特别惊讶的,为什么?腾讯这样一个近5000亿美金的公司,还在高速成长,这说明了中国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另外一方面,年轻的企业也照样在成长。移动互联网红利并没有接近尾声,依旧有新产品不断颠覆我们的想象。


    以Mobike和ofo的例子来看,一年以前的今天,任何人都没想到这两家公司会各有三千万的日单,我相信共享单车的发展让很多投资人都很惊讶。


    然后我们也看到了在垂直领域里,比如教育、医疗领域,小企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变成了行业中的大企业。所以我感觉整个市场的红利还远远没有被释放。


    在很多领域里,大体量的、成功的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公司依旧能涌现出来,只不过我们有时候对产生经济效应的耐心稍微短了一点。拿共享经济来说,很多领域的经济效应达不到很大规模,所以没办法成功。


    但我们看全世界最成功的一个例子——Airbnb,它成功地证明了在酒店住宿领域,共享模式是有生命力的。


    另外,资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因为这些商业模式在技术层面上差异不大,靠执行,靠市场层面上达到一定的商业规模,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这是需要耐心的。


    在BATJ和TMD之外,有一批公司已经在自己的领域里脱颖而出,并且在各自的垂直领域里形成了平台效应。今天BATJ都是经过了18-19年的发展,TMD也经过了6-7年的发展。新的一批公司仅仅有3-4年的历史,需要给它们一些时间。


    美国的移动互联网走到今天,它的成长有很多地方确实是碰到天花板了。美国市场里有很多特征是弱于中国的,比如线下比较发达,所以电子商务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再比如本地服务,因为美国地域和人口的特征,所以不可能有像中国的滴滴、美团这样的公司,这类公司在美国是没有气候产生的。


    所以如果说今天在全世界还有一个互联网成长的亮点的话,那中国肯定是在其中的。








    我有我的精彩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