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80318430/回:0)奥巴马:两次大战前紧张关系再现作者:蓝云舟、黄慧敏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角力而终必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会否在中美之间应验,取决于大国本身。小国能发挥的作用,是加深大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强调化解分歧、寻求合作的重要。 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政治趋势和社会紧张关系过去10年里再次涌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警告,如果不及时应对政治分化等一系列新趋势,它们可能衍生为更棘手的问题。 奥巴马昨天(12月16日)在商业活动策划商The Growth Faculty举办的“与奥巴马一席谈”(In Conversation with President Barack Obama)上,被主持人、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安全与全球事务总监方国威问及让他“夜不能寐”的三件事时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政治分化现象令人担忧。 这场座谈会吸引约4500人参加,一睹这位就任时仅47岁、带领美国走出经济衰退时期的前总统的风采。 金融危机后深层断层线浮现 奥巴马在长约一小时的对话中指出,他这一代和较年轻的一代人生长在世界局势相对平和的年代,见证柏林围墙倒塌、曼德拉获释、欧洲国家创建共同体、中国改革开放并实现数亿人脱贫等标志性事件。 他说,即便在九一一事件后,这样的乐观情绪并未消退,世人普遍认为世界趋向整合与包容、教育水平更高、大国纠纷已结束。 不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潜伏于台面下的深层断层线浮现,蓝领员工因全球化而失去饭碗,一些传统文化也受到挑战。不平等现象加剧和“赢家通吃”的经济也致使一些社会走向民粹道路。 奥巴马说:“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左右两翼的民粹主义反对声浪,一些社会倒退回部落主义、种族主义、歧视女性,及族群和教派冲突的程度,而这些时候一些强人会利用这些分歧,趁虚而入。” 除了政治分化,气候变化造成人们流离失所,进而大举引发移民和国家安全问题,将给各国带来巨大挑战。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散播的假信息和仇恨言论也让人各自主张自己认定的“事实”,无法正常展开辩论,最终导致政治瘫痪。 方国威也问奥巴马,现任美国政府看似不热衷参与本区域事务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应如何继续保持与大国的联系,以策区域安全稳定。 奥巴马说,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角力而终必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会否在中美之间应验,取决于大国本身。小国能发挥的作用,是加深大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强调化解分歧、寻求合作的重要。 不过此举说易行难。“美国和中国的国内政治都使这项工作更艰难。这两个大国常常担心国内政治,甚至不惜引发更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也要打出国民主义的牌,这令人担忧。” 只字未提“印度太平洋”概念 奥巴马阐述自己任内对本区域的政策时,始终使用“亚太地区”的字眼,对美国及其盟友在现任政府下多次使用、但被视为排挤中国的“印度太平洋”概念只字未提。 他说,相比上世纪中期本区域国家落后的境地,本区域的经济现已实现快速增长,多个国家和城市人才辈出,他们的创新精神也留下佳话。美国如果不关注本区域,将错失这趟列车。 奥巴马说,美国在战后为亚太地区创建了稳定的区域框架,为后续的快速增长、贸易开放创造条件。 “但由于我就任前伊拉克战争的关系,我们在这一区域的事务上失焦……因此要重新聚焦,加强与亚细安国家和本区域盟友的关系,并在对华关系上采取竞争但同时缓解紧张的处理方式,在需要合作的领域合作。它虽不是完美的做法,但着实是巨大的进步。”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