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雨飞
  • 积分:5463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9/20 13:44:38
  • 楼主(阅:83063005/回:0)美媒:哈梅内伊亲自批准 袭击沙特石油设施




    (华盛顿综合电)伊朗被指袭击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的事件持续延烧。美国媒体周三披露,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亲自批准上周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行动。



    沙特国防部18日召开记者会,展示周六用于袭击沙特两个重要石油设施的导弹残骸。(路透社)


    此外,美国已经对伊朗加大施压,总统特朗普指出,美国除了军事打击,还有很多选项可以对付伊朗。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引述美国匿名官员的话报道,哈梅内伊批准了袭击行动,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该电视台并没有交待如何获取此消息。


    该官员称,最确凿的证据是未曾公布的一组卫星图片,这些照片显示伊朗的革命卫队人员在阿瓦士(Ahvaz)空军基地展开攻击前的准备。对于伊朗袭击沙特设施,官员说:“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会这样。”


    另有美方官员向法新社透露,特朗普政府已经确定伊朗发射巡航导弹攻击沙特设施,并说美国会在下周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这些证据。


    伊朗官方媒体报道,德黑兰周一通过瑞士大使馆传信给华盛顿,否认参与攻击行动,伊朗警告只要美国采取行动就会做出反击。


    伊朗外长扎里夫周四警告,美国或沙特针对伊朗的任何军事打击,都将引发“全面战争”。


    扎里夫当天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访问时说:“我非常严肃地声明,我们不希望打战,我们不希望有军事冲突……但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捍卫领土。”


    沙特国防部已经召开记者会出示物证和伊朗武器,指伊朗涉及上周六对沙特油设施的袭击。美方消息则指当天的袭击源自伊朗西南部。


    蓬佩奥晤沙特王储商对策


    周三在沙特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指责伊朗的袭击是“战争行为”,并形容袭击规模前所未见。


    蓬佩奥抵达沙特西部城市吉达市之前,在飞机上对随行记者说:“这是一次伊朗发动的攻击……就攻击的规模而言,是我们未曾见过的。”


    蓬佩奥会在吉达市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会晤,讨论应对措施。


    特朗普也在周三表明,在回应伊朗问题上,除了军事打击,美国还有很多选项,战争将会是“终极选项”。他向媒体透露,美国将在48小时内公布对伊朗的制裁。


    共和党成员已经要求特朗普对伊朗采取更强硬回应,但特朗普至今似乎有所抗拒。特朗普早前表示,他不想让美国卷入中东的军事冲突。


    另一方面,联合国专家已前往沙特调查石油设施遇袭事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袭击。他警告:“这次攻击使波斯湾局势升级,我认为我们必须制止这情况继续……如果波斯湾出现重大对抗,对区域与全球而言,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外一篇】学者:奥布赖恩虽不被视为鹰派 美对华政策将“换汤不换药”


    作者:游润恬


    中国学者指出,从奥布赖恩已有的著作看,他对中国的兴趣和注意力比较明显。“他的嗓门虽然比博尔顿温和,但对待中国将保持一贯的强硬风格,换汤不换药。”


    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赖恩(Robert O’Brien)已经接替上周被免职的博尔顿履新。与前任相比,奥布赖恩虽然不被视为鹰派,但受访中国学者认为,他的对华态度未必相对温和,美国对华政策将“换汤不换药”。



    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赖恩已接替被免职的博尔顿履新。图为奥布赖恩(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18日登上空军一号。(美联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9月18日)在推特宣布,委任奥布赖恩为新的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赖恩由此取代博尔顿成为特朗普的第四任国家安全顾问。


    奥布赖恩是律师出身,但多年来主要从事外交相关工作,之前是国务院人质事务特使,过去曾任国务院阿富汗司法改革项目主任,也曾为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两次竞选总统时充当外交和国家安全顾问,外交立场与传统保守共和派接近。


    《纽约时报》引述认识奥布赖恩10年的国际政策太平洋理事会主席格林说,奥布赖恩人缘极佳,颇受加州人民尊敬和爱戴。曾在4月专访过他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卡拉姆在推特发表快评说,奥布赖恩务实、说话不大声,与前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不同,不是鹰派。


    奥布赖恩的形象,与他的前任——经常上电视抨击中国的博尔顿,看似截然不同。有舆论认为,美国换了国家安全顾问后,在安全领域对华施加的压力可能减轻。


    不过,受访中国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向《联合早报》指出,从奥布赖恩已有的著作看,他对中国的兴趣和注意力比较明显。“他的嗓门虽然比博尔顿温和,但对待中国将保持一贯的强硬风格,换汤不换药。”


    奥布赖恩在2016年出版的《当美国睡着时——在陷入危机的世界里恢复美国领导力》著作中,以“红色风暴来临”形容中国崛起。他在关于中国的五篇文章里,列举了中国在南中国海、东海、台湾海峡等海域被视为具侵略性的行为,并分析中美在非洲好望角如何争夺影响力,以及中国在南美洲设海军基地的可能性。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国防研究主任卡齐亚尼斯(Harry Kazianis)曾与奥布赖恩共事近10年。他在发给媒体的电邮中写道,美国国家安全圈子的人都知道,奥布赖恩认为中国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发展海军的目标,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挑战。


    卡齐亚尼斯写道:“他比其他人更早呼吁大家提防北京对美国利益构成的重大威胁,许多人当年还批评他不应该这么说。中国近年的好斗行为,印证了奥布赖恩当年的观点。”


    北京观察人士指出,如果奥布赖恩上任后继续主张在安全领域对华强硬,那他将和国务卿蓬佩奥、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形成在安全、外交、贸易三个领域主张对华强硬的强强组合,中美关系缓解紧张的可能性不容乐观。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