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剪梅
  • 积分:7934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7/8 16:46:18
  • 楼主(阅:85318994/回:0)为什么没有被殖民者掠夺,埃塞还那么穷?


    在第六十届联合国首脑峰会期间,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长达190页的报告,分别公布了世界上最穷和最富的10个国家。在公布的10个最贫穷的国家中,埃塞俄比亚位居首位。在这项报告中,除了排名,我们还可看出一个令人十分震惊的现象:世界上最穷的10个国家,除尼泊尔外,几乎全在非洲,而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几乎全在欧洲。


    我们都知道,在国际社会中,根据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习惯上把多在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称为“南方”,而把多在北半球的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越来越大的差距,人们对“南北差距”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两极分化,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趋势。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南北差距”的不断加大,发达国家不断利用垄断的地位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如同一把张开的剪刀,在压低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发达国家用这种交易手段赢得了高额利润。在不断的打压和剪刀差的作用下,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日渐落后,“两极分化”由此形成。


    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以输出原料、劳务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工业制成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于是,国际价格的剪刀差便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每年在剪刀差的扩大中所受的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为了扭转经济中这一不平等的交易,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取得平等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南北关系中经济合作逐渐成为南北对话的重要内容。


    1974年,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第一次正式将南北关系问题提到国际议事日程,并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对话的范围深入到原料、贸易、发展、技术转让、国际货币金融等各个领域。一路风风雨雨走过,1981年10月22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重新肯定了联合国主持下全球谈判的可能性和迫切性。但由于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南北 双方观点相距甚远,南北对话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1993年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就南北关系提出了四项原则。尽管在追求平等的国际经济地位中,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实际的问题要面对,但相信,在发展中国家的携手努力下,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将打破“两极分化”的不良局面。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


    而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的合作也是“南南合作”的一个典范,也正是埃塞俄比亚所需要的。


    埃塞俄比亚的确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三千年的历史。公元前八世纪就有努比亚王国,16世纪时分别被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入侵,后被英国入侵。1890年被意大利入侵“保护”,1896年,在著名的阿杜瓦战争中意大利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承认,阿杜瓦战役也是自马哈赞河以来非洲对欧洲取得的最大胜利。埃塞俄比亚未曾被任何一个国家殖民!可谓是近代殖民史上的一个奇迹!塞拉西是埃塞俄比亚帝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他是阿杜瓦战役中的英雄孟利尼克二世的侄子,妥妥的红二代。在塞拉西之前,埃塞俄比亚有一段混乱的时期,1930年,塞拉西发动军事政变,废黜佐迪图女王,正式加冕。


    塞拉西依据《大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颁布了埃塞俄比亚第一部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度,但也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专制君主的权力。塞拉西还颁布严禁奴隶贩卖和奴隶制度的法令,设立教育机构,创办新闻报刊事物。后来塞拉西在二战中被迫流亡,1941年归国复位,而埃塞俄比亚军队还在1950年参与了朝鲜战争,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联合国军派一个韩军团和一个埃塞俄比亚营发起的。50年代以后,塞拉西更多注重对西方国家谄媚,换取西方支持,颁布新宪法巩固至高无上的皇权。塞拉西的政策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在1960年发生了一场政变,但很快被美国和埃塞俄比亚陆军部队平息。70年代,埃塞俄比亚遭受特大旱灾,因为缺水、饥饿和瘟疫死了30万人,400多万人严重饥饿。后来西方记者拍下了包括塞拉西本人在内的达官贵族们用金银盘子盛肉喂自己的宠物狮子的照片,成为埃塞俄比亚内战的导火索。1974年,地方驻军起义、知识分子和工人上街游行、全国工人大罢工,最终由少壮派军方成立的“协调委员会”废黜塞拉西,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军政府宣布埃塞俄比亚为“社会主义国家”,1977年门格斯图发动政变成为国家首脑,实行一党制,1988年厄立特里亚爆发内战,1991年门格斯图下台。


    埃革阵执政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恢复较快,1992-1997年经济年均增长7%。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经济发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为契机,埃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2002年,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计划》,先后采取修改投资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银行利率、加强能力建设、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获国际金融机构肯定。但2002年因旱灾严重,经济增长率放缓,翌年有所恢复。2005年以来,政府实施“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实际经济增长保持了9%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很不幸,2016年10月,埃塞俄比亚因为地方民众示威,又进入了紧急状态,直到2017年8月才解除。


    次年,前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辞职,阿比.艾哈迈德.阿里于2018年4月2日开始担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总理,他以42岁之龄接下总理大位,是目前非洲国家最年轻的领导人。


    他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出改革。这种意外的转变使他在该国迅速受到欢迎,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某种“阿比狂热”似乎席卷整个大陆。


    艾哈迈德迅速采取行动。他释放了数万名政治犯,解除了紧急状态,承认政权过去曾对政治反对派施加酷刑,并采取措施与其国家的“大敌”厄立特里亚实现和平。他还开放了国家控制机构,即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和电信部门,并采取重要措施使该国摆脱国家控制的经济等等。


    但是至今为止,由于内部冲突和干旱等因素,截至2019年4月,埃塞俄比亚流离失所人口约320万,与此同时,埃塞收留了来自南苏丹、索马里、厄立特里亚的难民共计90万。改革道路任重而道远。


    埃塞俄比亚贫穷与其基本经济特点也是分不开的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85%以上,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1%左右,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5%。生产以小农耕种为主,耕作方式十分落后,基本靠天收种,灌溉面积只占可耕地面积的0.77%,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主要农产品为苔麸、玉米、小麦、高粱、大麦、粟、燕麦等, 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Chat)、鲜花、蔬菜、油料作物等。埃塞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七、非洲第一,但是咖啡加工技术落后,出口多为未加工和粗加工咖啡。近年来,埃塞鲜花种植和出口大幅增长,出口额跃居非洲第二,埃塞鲜花以花朵大、花期长、花茎长而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2.埃塞目前共有活畜约4400万头,数量居非洲首位,其中包括牛、绵羊和山羊。畜牧业占了农业总产值的20.6%。但埃塞传统的畜牧放养方式使得该产业单位产量非常低,以小规模家庭放牧为主,居住分散,主要分布在埃塞东部和南部低洼地区。畜牧业为雨水施给型放牧,缺乏管理,易受干旱和瘟疫的影响,发展比较缓慢。


    3.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工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左右,主要为纺织、皮革加工、食品饮料、金属加工、家具制造、轮胎制造和建筑材料等。埃塞制造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乏原料和熟练劳动力,工业生产所需零部件、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工业生产中缺乏适用技术、研究及管理人才等。


    4.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及湖泊众多,素有“东非水塔”之称,系青尼罗河的主要发源地。埃塞政府着力建设水电站,目前全国4.5万兆瓦水电潜力中,只开发了不到2%。政府计划将开发的水电资源除为本国经济建设提供电力外,还拟向苏丹、肯尼亚、吉布提等周边国家出口。渔业资源迄今未得到有效商业开发。


    5.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勘探和开采落后,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铂、铌钽、镍、铁、铜、铅锌、煤、纯碱、钾盐、大理石和天然气等。


    6.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全国境内古迹众多,但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收入较低。全国有45家星级旅馆,6000多间客房。除国营旅游公司外,私营旅行社380余个。政府已采取扩建机场、简化签证手续等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计划使埃到2020年成为非洲10大旅游国之一。



    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落后与其经济特点还有和以上说的社会动荡绝对是分不开的,门格斯图独裁时期内战不断,政策失当,天灾频繁,还有塞拉西执政晚期的天灾民乱,都拖累了几近崩溃的埃塞俄比亚。还有埃塞俄比亚自身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农牧业为主,但埃塞俄比亚自身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势都不适合发展农业,工业部门不齐全,且集中于大城市,还是要依靠出口商品。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国资本,政府还是要依靠外国援助和小部分旅游业。


    总之,埃塞俄比亚在二战后没能赶上亚非拉世界的“春风”,还被自身条件拖累,才造成了埃塞俄比亚如今的局面。







    侬好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