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山
  • 积分:30596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3/21 20:39:39
  • 楼主(阅:83702062/回:0)穿越回千年前,去非洲这个小国家看看。


    穿越茫茫的撒哈拉沙漠,一直向着大西洋前进,你便可以来到毛里塔尼亚。一路上,你会遭遇遮天蔽日的沙暴,潜伏在沙中的蛇蝎毒物,绵延数百公里的地雷带。终于,你来到了目的地。


    北回归线下灼眼的阳光下,绵延舒缓的沙滩延伸进湛蓝的大西洋。岸边,锈蚀的巨轮瘫痪着,连成残骸的丛林。眼前的场景,如果电影中世界的尽头



    世界上最大的轮船墓地


    火车,沙漠,无边星空


    在毛里塔尼亚,路是有的,可是不常见。在这个三分之二国土都被沙漠覆盖的国家,越野车或是骆驼才是正确地出行方式。或者,你可以选择火车。整个毛里塔尼亚只有一条铁路,可以说是万亩良田一根独苗,当地人宝贵的不得了,连钞票上都有它的身影。


    火车从毛里塔尼亚第二大城市努瓦迪布出发,开往沙漠中的采矿小镇祖埃拉特。车是老爷车,跑的不快,700多公里的路程,要跑上12-14个小时。车以拉矿石为主,也载人。因为本职不是用来载人的,所以也没有供乘客上下车的站台,乘客们一般都是自行爬上车的。车上基本上没有载人的车厢,所以大家平时都是坐在铁矿石上,虽然硬了点,但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 ,有火车坐总比骑骆驼强。


    站在火车的车厢上,轻易不能看到头尾。作为世界上日常运营火车中最长的一个,毛里塔尼亚的运矿火车一共有两百多节,全长3000多米,平时跑起来要8个火车头一起带。平时大家看到的客运火车一般也就十几节,忽地一下子就从大家面前刷了过去。换成这辆车,要跑上三四分钟才能看见它的车尾。


    坐上火车去拜访撒哈拉沙漠是种奇妙的体验。撒哈拉的风沙很大,风一起,往往就成了大沙暴,铺天盖地的扑过来。乘客们必须要用毛巾、眼罩之类的捂好眼耳口鼻。除此之外,沙漠的夜格外寒冷,如果不想将自己埋进矿砂中取暖,随身带个毯子、睡袋之类的是很必要的。


    撒哈拉沙漠雨水少,污染也少,一眼望不到边,除了沙子就是蓝天。入了夜,撒哈拉的星空露了出来,银河悬在头顶,耳边是风声与火车声。也许,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呢?


    抢婚,人妻,胖新娘


    毛里塔尼亚是穆斯林国家,但是在它的街头走一圈,你看的会和在大多数穆斯林国家看到的都不同。在毛里塔尼亚,裹得严严实实的是男人们,女人们反倒随意的很。不过,街头大婶们的体型可能会深深震撼你,你会发现,在毛里塔尼亚,似乎就没有长得比较苗条的女孩子。
    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苗条为标准的审美观不同,毛里塔尼亚人的审美观显得比较油腻,她们心中的美人须得“腰身粗,脖子短,臀部突出,乳房丰满”才行。在他们看来,娶回来的女孩子越有分量,越能显示家族的财富,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才越有光彩。


    国内妹子们在努力减肥的时候,毛里塔尼亚的姑娘们正在奋力的增肥。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为了能够让自家的闺女成为光宗耀祖的胖姑娘,母亲们真是操碎了心,纷纷研究增肥之道。女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要主动或被动的大量食用羊奶、骆驼奶、黄油等高热量的食物。这样,长大之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娘。
    但是,众所周知,过胖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巨大的负担,像以体型肥胖出名的日本相扑手,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多岁。毛里塔尼亚的姑娘们也不例外。在毛里塔尼亚,2/5的女孩子体重超重,导致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有的女孩子胖到无法走动,出嫁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在旁边帮忙,根本爬不上骆驼。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毛里塔尼亚妇人们


    到了新婚之夜,场面热闹非凡,新郎官也自然是满面红光。但是小伙子想要娶美娇娘回家,还得经过抢婚这一关才行。跟中国有些地方结婚的习俗相似,女方的家人朋友会把女孩子藏起来,新郎这时候要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找出新娘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新郎对新娘爱得深。


    到了婚后,女人们会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地位。男人想娶二房?门都没有。不仅姑娘们不愿做填二房的,家里的大老婆也是不允许的。要是丈夫敢娶二房,那就离婚。在毛里塔尼亚,离婚真的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差不多一百对夫妻中会有四十对最后离了婚。


    在很多地方,女性离婚是很难再嫁出去的,尤其是较为传统的国家。毛里塔尼亚的情况正相反。毛里塔尼亚的男人们更喜欢的是离异后的女子,差不多有70%左右的离婚女性会再婚。对于青年男性来说,娶到一个离了婚又没子女的女性,简直是一生的福分,因为离过婚的女性阅历丰富又有生活经验,可以立马成为家庭的贤内助,为男人们省下许多精力,对穷苦的人家来说这点尤为重要。这倒是和咱中国的“女大三,抱金砖”有异曲同工之妙。


    黑人,奴隶,千年不变


    很难想象,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存在着“奴隶”这一群体。而毛里塔尼亚,就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个,依然存有奴隶的国家。


    毛里塔尼亚的人种主要为摩尔人,而摩尔人内部又分为白摩尔人和黑摩尔人两种。在很久以前,北方来的柏柏尔人、阿拉伯人来到了毛里塔尼亚,并战胜了当地的黑人,将他们化为了自己的奴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摩尔人。而其中,白摩尔人主要为奴隶主,黑摩尔人主要为奴隶。


    其实毛里塔尼亚政府也注意到了本国的奴隶问题。1961年以来,毛里塔尼亚的法律条文上四次正式废除奴隶制,但是并没有卵用,黑摩尔人奴隶依然广泛的存在于这个国家。至今,整个毛里塔尼亚依然有将近20%的人是奴隶。


    对很多黑摩尔人来说,自己从一生下来就是个奴隶。监狱待久了,就忘了自由世界的味道了,《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个在监狱关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被放了出来,结果却因为不适应外面的世界而选择了自杀。对于没有任何土地、积蓄的奴隶们来说,一旦成为自由民,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生计问题。作为奴隶,至少还能吃饱穿暖。


    同时,虽然毛里塔尼亚表面上支持废除奴隶制,但实际上,反奴隶组织会被政府抨击,参与的志愿者同媒体讲话会被逮捕。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反奴隶组织为解放奴隶们而努力,如SOSEsclave和El Hor。


    当然,现在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解放奴隶,而是让奴隶们在被解放后,能够正常的活下去。否则,解救出再多的奴隶,最后还是会回到奴隶主那里去的。


    震惊也好,不敢相信也好,奴隶的确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在我们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于他们而言也不过只是凡俗的日常生活罢了。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跳出自己生活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今天按照这样的方式生活,不过是因为昨天也这样罢了。如果我们像他们那样,生来便是奴隶,从小被灌输的就是自己是奴隶的观念,恐怕也很难萌生反抗的念头吧。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