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旺
  • 积分:7582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5/4 18:50:01
  • 楼主(阅:78942931/回:0)在水上生活三百年的非洲部落


    三百多年前,位于阿波美王国附近的两个部落经常打仗,其中一个部落较为弱小,总是受到另外一个部落的欺负,领土也一点点被吞食。于是,为了躲避战争的打击,这个弱小的部落便搬到了离陆地数公里的水上生活,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返回到陆地,这片水域便成了他们的家园。


    这片水域就是现在位于贝宁共和国的岗维埃水上村庄。说是村庄,但其实它的规模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城镇那么大,因为这里目前居住着三万人,三万人把这片水域当成陆地一样看待。



    靠水吃水,岗维埃的人生活在水上,自然也是靠着这片水生存,他们主要的生活就是养鱼。就如所说的,水就是他们的土地,这里的水域同样和陆地上的划分一样,一片水域属于一个家庭,他们用棕榈叶将自己的水域围起来以示所有权,围起来的水域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渔场。他们将幼鱼引进渔场,就在这里把鱼养大,拿到陆地上去出售,换取其他的生活物资。


    以养鱼为生,在进入岗维埃之前就能得知。在陆地前往村庄的码头,停靠着的小船,很多是村里妇人的炸鱼摊,他们就在船上支起一个锅,将自己家的鱼炸好,卖给过往的人们。而小船,就是他们整个的操作空间,上面堆放着各种厨房用品和工具,还有一些生活用品,以便他们在船上生活起来方便。


    从码头到村里的水路也是十分繁忙,码头上始终有船只过来停靠,水路上也是船只川流不息。有一家人开着小船过路的,有专门载人的“公共船”载着一二十人往返的,也有渔船走走停停在沿途捕捞鱼的。船在这里当然就是必须的交通工具,开船更是这里每人必会的,上至老人,下至十多岁的孩子,男人,女人,都是开船的好手,他们开起船来熟练而放松,可以看得出生活的这里的人们真的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环境。就如当地导游所说“水对他们而言,就是如陆地对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一样”。



    进入水村,如果不是看到脚下的船和水,也并不感觉到自己是行驶在水中,房子是建在水中的,因为这里的一切场景和陆地上没有区别。房子建在水上,一排排的紧密而整齐,一条条分散开的水路,形成了一个个的街道,同样是整整齐齐,街道沿线也遍布着住户和小商店,甚至还有饭店和工艺品市场。在村子的中心,也形成了一个市场,每周都会有固定的时间是大集市,这个时间就是很多商贩开着船来售卖东西。但即便是没有大集市,也同样有商贩在这里出摊,他们将船停靠在房子旁,商品稳稳的摆放在船上。在这里,蔬菜水果,日用品,还有木柴等,都是交易的商品,和陆地上的货物没有区别。这些商品也如此般供应着水上村的每一个人。


    如果说生活在水上生活会比较枯燥,那也不是,岗维埃的人已经在水上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还有信仰。在岗维埃,每个人都有信仰,这里的信仰也是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村里建有清真寺,还有大大小小的教堂。每到周末,水上的教堂总是挤满了人,唱诗声也此起彼伏,基督徒们在进行着他们最为重要的礼拜。当礼拜结束时,更是能看到载着礼拜村民的船来来往往。他们在这片独立的水域中也持续着自己的信仰。



    到了岗维埃感觉像是到了一个独立的王国,他们在我们看似条件不便的地方过着自己的生活,熟悉而宁静。现在的一切情形证明着他们当初来这里是对的,因为避免了太多的纷乱。这里的生活已经是《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形成了一个规律的生活环境,也同样的宁静而不受外界打扰;这里的村民在现代化的时代里也同样守着自己内心的一份信仰和宁静,过着只属于这里的恬适生活。人们把这里称为“非洲威尼斯”,但我觉得这里更应该是一片乐园,即使它无法达到“世外桃源”的程度,但它还能与外界的陆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保有着只属于他们的一份安然。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