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67327561/回:0)习主席到访的非洲小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7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开始对卢旺达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一时间,这个地处非洲腹地的年轻小国成为了大众的焦点。 很多中国读者会在第一时间将卢旺达与那部著名的电影《卢旺达饭店》,以及1994年那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联系起来。多难并不是兴邦的充要条件,但对于卢旺达而言,那场人间惨剧的确在深刻地影响着她的今天,也激励着这个蕞尔小国朝着更好的未来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卢旺达饭店》中表达的一些内容并不为如今的卢旺达政府接受。如果游客想去摄制地点看一看,最好提酒店的正式名称“ Hotel Des Mille Collines”,意为“千山酒店” 大屠杀 任何的惨剧都有无数的前戏做铺垫。卢旺达大屠杀前的基本格局就是,占全国人口14%的图西族,将占全国人口85%的胡图族压在了身下。在经历德国、比利时、法国等西方列强的交替殖民后,整个国家处在旧秩序崩坏的前夜。 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图西族和胡图族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内战交期间,非洲法语国家和法国支持胡图族,乌干达支持图西族,加剧了卢旺达国内种族之间的紧张气氛。彼时,卢旺达国内有两大政治势力,流亡的图西贵族组成的爱国阵线(RDF)以及胡图族主导的卢旺达政府。同时,卢旺达政府的媒体机器不遗余力地渲染着“胡图族权力”的意识形态,为惨剧的发生做了长时间的舆论铺垫。 1993年,由胡图族人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领导的卢旺达政府迫于国际压力签订了停火协议,这个协议也叫作《阿鲁沙协议》,国内及国际社会都对和谈后的前景表示乐观。 1994年4月,风云突变。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及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两位胡图族政要所乘坐的飞机被击落,随即在卢旺达国内引发大规模暴力冲突。 从首都基加利开始,胡图族人开始大规模屠杀图西族人。从4月6日到7月初的百余天,共约有100万人被屠杀,其中大部分是图西人。另外还有200万人流离失所。 屠杀使用的大砍刀 遗憾的是,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此反应迟缓,而法国为其支持的胡图族政权提供军火及军事培训,屠杀发生后选择视而不见,成为了最大的帮凶。 1994年7月19日,图西族主导爱国阵线势力取得军事胜利,夺取政权。他们建立了新政府后,主张“大和解”,接待并安置回国难民,审判1994年大屠杀罪犯,确保战后的种族团结。2000年4月,爱阵领导人保罗·卡加梅在议会和内阁联席会议上被推举为总统,由于其出色的治理手段及颇高的人望连任至今。 卡加梅总统在卢旺达颇有声望 当许多国家的投资者需要数周或数月才能获得许可投资时,在卢旺达却是另一番景象。在1998年,卢旺达政府制定了新的投资法律,实行"一站式"投资服务,投资者可以在一个地方完成所有程序。如今,在卢旺达,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在一天或几个小时内成立。主管投资事务的卢旺达发展局(Rwanda Development Board,RDB)竟能成为基加利无人不知的地标,也可以看出吸纳投资,促进发展在卢旺达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RDB大楼 卡加梅还成立了一个投资与发展咨询委员会,由卢旺达精英和部分外国成员组成,包括经济、医学、管理和媒体专家,他们负责制定战略计划,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并致力改变世界对卢旺达的负面印象。 2000年至2015年期间,卢旺达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年增长率达9%。卢旺达贫困率从60%下降到45%,文盲率从50%下降到25%,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48岁增加到64岁。在此前的全球清廉指数中,卢旺达在全球的排名为44位,排在意大利、巴西、印度和世界大部分地区前。 卢旺达人均GDP 尽管近年来卢旺达的经济增长势头受国际局势影响有所起伏,但在非洲国家中,凭借其安全的社会环境和廉洁高效的政府治理,仍然成为了新兴的投资热点之一。 安全,安全,安全 卢旺达与众不同的气质,从踏上“千丘之国”的第一分钟就可以体会到。没有凶神恶煞的海关人员,只有高效廉洁的通关手续。没有混乱不堪的道路交通,只有彬彬有礼、西装革履的出租司机。点餐时,服务员会站在一段距离外垂手而立,并不时鞠躬致意,这种服务态度在中国也很难见到。 俯瞰基加利 入夜,经常可以看见一家人在轻松地路灯下散步,甚至有熙熙攘攘的街边夜市。身着黑衣的卢旺达警察24小时在街边巡逻。作为游人,尽可以大大方方地拿出相机手机四处拍照,而不用担心会从某个角落里窜出来的歹人。这种情形在国内可能司空见惯,但每一个熟悉非洲的朋友都会知道,在这片大陆的很多国家,晚上逛街完全就是一种“奢侈”。 卢旺达“大排档” 根据美国咨询公司盖洛普日前发布的2018年《全球法律与秩序》报告,卢旺达的法律与秩序指数排名位居非洲第二,全球第40名,83%的卢旺达居民对当地警察有信心,且在夜晚独行时感到安全。 而最让人安心的,是卢旺达人民眼中流露出来的善意。走在街边,经常会有普通市民和孩子用中文和你打招呼,那种澄澈的眼神,让人很难相信20多年前这个国家一度成为人间地狱。 但卢旺达人没有忘记那场惨剧。 在精心设计的基加利大屠杀纪念馆中,每一寸展区都在提醒着人们种族屠杀的恐怖与对人性的灭绝。大屠杀来龙去脉的详尽介绍,展厅内一排排的腿骨和头骨,以及沾满血污的死难者衣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纪念馆中还辟有一个展区,罗列了人类近代史上其他不堪回首的屠杀事例,体现了卢旺达人从自身出发的国际关怀。 大屠杀纪念馆 一位图西族大叔告诉记者,他和他的部分家人在屠杀开始前逃往了乌干达,但很多亲戚死在了那场灾难之中。原本和睦的邻居向一夜之间举刀相向,人性在那三个月里完全泯灭,时至今日,他都难以理解当时环境下人们的疯狂举动。 而一位在中餐馆工作的卢旺达年轻人则认为,他们不想再纠缠于过去的是非,而应该作为新一代卢旺达人,团结一致向前看,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当地人还介绍,现任总统卡加梅每个月都会在全国进行巡视,深入到百姓中去解决具体问题,惩治腐败,这让老百姓有了可以陈情申诉的途径。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