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86033929/回:0)《银河补习班》最戳心的6句台词
电影里的一个细节是: 马皓文的前妻,拉着儿子去做种种不情愿的事情。 面对马皓文的质疑,她的回答一律是,我是为了孩子好。 马皓文反问她:“你对自己好,怎么不每天对着镜子骂自己两个小时。”她一下子沉默了。 “为了你好”,大概是世界上最自欺欺人的一句话。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并不知道结果会不会好。而借着为孩子好的名义,本质是一种绑架。 还记得网络上,那个沸沸扬扬的家庭暴力新闻吗? 妻子频频对孩子施暴,丈夫无动于衷。 赶来的记者问,知道这么做违法吗?他们答,我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成才啊。 然而,你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考虑过所作所为的客观效果。 《情感勒索》一书里说: 一段糟糕的关系,就是情感勒索者,侵害了对方的自我完整性。 如果你是真正对孩子好,不要单向度的强制,而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影片中的父亲马皓文,是一个悲剧人物。 因为大桥的突然倒塌,他从明星设计师,成为了罪犯。 服刑期间,妻子和自己离婚。出狱后,他成了过街老鼠,被所有人不待见。 但他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负担起儿子的生活。凭借百折不屈的精神,最终替自己平反。 儿子不理解,他回答,“把自己的桥修好,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大的事儿。” 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你有多努力,就会有多与众不同。 你修好自己的桥,强大自己,就有对抗外界的力量和勇气。 前几天,一个清华大学女生的毕业感言,刷爆了网络。 她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甚至见都没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 当她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实验时间已经到了。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仍然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 为人父母,你最需要做的,不是给孩子优渥的环境,而是输送给他对抗世界的力量,和信念。
马皓文儿子马飞的变化,堪称电影里最大的亮点。 在电影的前半段里,马飞是不折不扣的“学渣”。 他的成绩,班级垫底。 学校的教导主任,讽刺他,“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 就连马飞自己,也觉得自己笨死了,濒临放弃。 但是马皓文一直鼓励他,“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最后的结果是,马飞实现了成绩的大逆转,也实现了人生的顺风顺水。 我们很难说,“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这句话,左右了马飞的人生走向。 但这句话,一定在绝望中给了马飞信心,在迷茫时,让他珍惜了自己的珍贵。 然后,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作家明珠絮语说: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请你千万记得,从来没有天生失败的孩子,有的只是失败的家长,和教育方式。
如果你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足以佐证这句台词的,是电影里发生在教导主任身上的故事。 一方面,他是学校里严格到极致的老师,忍受不了任何成绩糟糕的学生; 另一方面,他的养子曾是省高考状元,但后来因为一次普通的受挫,却精神失常。 你没有听错,不过寻常的挫折,成了压垮状元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似的事情,其实并不少。 还在媒体的时候,我就报道过一个考入名校的县高考状元。 毕业后,他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就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 你永远也想不到,他们是怎样打烂了一手好牌。 但现实就是如此,绊倒他们的,不是一双尺码偏大的鞋子,是鞋子里的沙子。 清华北大,甚至状元,从来不是目的。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而是要努力适应社会。 你不要总逼着孩子赶路,也要抬头看天,告诉他们梦想真正的箭靶是什么。
在整部电影里,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这句台词。 是的,不要以为你的所作所为是独立的,孩子其实都可以感受得到。 你怎么样,孩子可能就会是什么样。 你的三观,会彼此传染,会对孩子言传身教。 几个月前,和妻子吵架,我在家里摔了一次书。 没想到,上个月,才2岁多的儿子,因为我们没答应他的要求,突然就摔了家里的东西。 他们暂时还不会学习,却会模仿。 知乎上,有个问答曾经被无数次引用。 问题是: 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到底起到多大影响? 底下一个高赞的答案是: 20多岁时,我突然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 电影里,因为马皓文从不轻易认输,努力上进,儿子马飞慢慢成了和他一样的人。 好的家庭教育,从来都是家长的言传身教,用你正确的三观,去影响孩子。
马皓文说出这句台词的时候,我看到邻座的中年男子流泪了。 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马皓文包含歉意的话语,是对自己不称职的自责。 入狱,收入低微,有太多的东西,让他不能为儿子马飞付出更多。 然而,这个世界上哪有天生完美的父母。 为人子女时,你总是觉得父母太普通。 你有太多的期待,他们无法满足。你有太多的要求,他们总是搪塞而过。 而当你终于为人父母,就会发现,平衡事业和家庭是件太难的事情。 既要努力赚钱,又要事无巨细的照顾孩子。 既要抓住手中的每一分钱,又不能委屈了儿女。 你心里曾经有过无数次海啸,但你从来不想让家人知道。 你总是责备自己做得不够,不善表达,不能给孩子最好的,但你已经做到了极致。 对不起,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但我们愿意和你们一起成长,彼此成就。 孩子,请你多担待。
侬好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