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79045855/回:0)历史会记住布什父子:他们联手按下美国衰退的按钮1991年和2001年,世界的两个重要节点,历史的机遇与风险在此形成剧烈的风暴,非一等的政治家不能辨识正确的方向。 美国人的不幸在于,在此生死攸关的时刻,白宫的主人都叫布什。 作为美国总统,两个弯弓射猎的猎手,竟然为了驱赶苍蝇,眼睁睁看着雏虎长成大虫,带着锋利的爪牙,骤然走到面前。 1991年,世界的一个分水岭。 巨无霸苏联轰然坍塌,美国赢得海湾战争完胜,抵达历史的最高顶点。 那个时代的人们,以为西方已经彻底战胜东方,美国的辉煌不可阻挡,必将持续覆盖整个21世纪。 谁也不曾想到,仅仅27年后,美国的霸主地位遭到红色中国的凌厉挑战,以至于美国总统不得不把中国当作全球最危险的对手。 回顾1991年,我们要问一问,站在美利坚辉煌顶峰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总统,他的战略和方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说,擅长战争忽视经济是布什的致命缺陷,那么,他的第二个缺点,就是生了一个盛名之下行止失措的儿子。 不幸的是,这个儿子在强大家族势力的荫庇之下,入主白宫,执掌和主导历史关键节点上的美国,作出一系列愚蠢的决策,让浩浩荡荡向前的美利坚巨舰偏移了一贯伟大的航向,终于撞上来自东方的冰川。 01 中国的体制内,固然充斥着大量平庸无能之辈,但绝对不可能,让小布什、奥巴马这样的人成为国家元首。 美利坚取代日不落帝国,统治这个星球,并不仅仅依靠写在纸上冠冕堂皇的民主、自由和博爱,更有一步一个脚印、目标明确、恰到好处的战争。 1775的独立战争,缔造了合众国(政治制度);1861的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扫清道路(经济制度);18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武力急速成长(军事优势);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变身超级大国(全球领袖)。 一场战争,一个台阶,1945年以前,美国没有滥战、浪战,每一次使用武力,都突破前行的障碍,使得国家登上更高的平台。 即使是饱受批评和质疑的,1950年的朝鲜战争、1955年的越南战争,美国也有着极其清晰的战略考量:阻止共产主义蔓延。 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对战争时机的选择,极其明智和理性。 1914年7月,一战爆发,1917年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1939年9月,二战爆发,1941年12月,美国正式参战。 当交战国打得筋疲力尽之时,美国作为民主社会、西方价值体系的战略预备队,适时投入士兵和金钱,一举打破僵局。 威尔逊与罗斯福,堪称精明的战略大师,把人类悲剧化作国家前进的动力。 但是,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触发的,乔治·沃克·布什继承的,历届美国政府当断不断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在此思维下泛滥的阿富汗战争,到底有什么意义?它是美国既定的战略吗?它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吗?它到底所为何事? 反恐?寻找和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击碎一个个世俗国家的蜂巢,坐视民族主义、极端宗教的马蜂满世界乱飞;大量一贫如洗且文化各异的难民涌入欧洲盟国;让弱小的朝鲜在眼皮底下拥有了真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样愚蠢荒唐的行为,布什之前,即使最冒失的美国总统,也不敢尝试。 战争,一头怪兽,二十世纪以前的山姆大叔,堪称优等的驯兽师;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山姆大叔,不过是随着观众口哨与鼓噪纵情表演的马戏团小丑。 相比美国人行政的摇摆和随意,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战略目标就是专一和稳固的:发展国内经济、实现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 换一种说法,这条复兴的主线可以这样表述:国家富裕、与美日竞争海上权益、形成全球性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递进的、明晰的、可操作的进程。 四十多年来,我们从未改变过。 02 美国人敬仰的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表现英勇,获得飞行十字勋章;他在里根政府同样受到信赖和器重,号称"最好的副总统"。 军政两条道路的成功证明,这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 他主导的1991年海湾战争,以牛盗切黄油的凌厉攻势,一举摧毁萨达姆的强大武力,震惊了世界。 当时,中国正在努力发展军队,这场战争令将军们目瞪口呆。 我们还没有在一场机械化战争中检验自己,信息化时代骤然来临。 布什凭借这场畅快淋漓的完胜,声望达到顶点,他此为契机,提出"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促使苏联和东欧演变,脱离社会主义制度,德国统一,冷战结束。 一切看起来很好。 谁也不曾想到,一年之后,1992年,布什谋求连任,以惨败告终。 这个失败,带给世界的震撼,不亚于对伊拉克作战的胜利。 此时的美国人,还是清醒的,他们毅然抛弃热爱打仗漠视经济的布什,选择46岁的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拯救陷入低谷的美国经济,以及美国的未来和梦想。 克林顿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美国重新伟大的宏图大业,差点在他手中成为现实。 可惜,2001年,布什的儿子凭借政治世家的天然优势,坐到白宫主人的位子上。 这样一个纨绔子弟,离政治家何止千万里远。如果这是一个平常的时期,依靠翩翩风度和夸夸其谈,他照样能够顺畅地完成任期同时留下一世英名。 直到2001年9月11日。 当时,我坐在教室中,读一本晦涩的历史书籍,老师夹着讲义跑到讲台,带来美国受到袭击的惊人消息。 这是美国本土第二次遭到武装力量攻击。 那时,我们都在关注恐怖本身,没有谁意识到,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突如其来。 9·11事件,本身是一场悲剧,因为有了小布什这样的领导者,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白宫的主人名叫小布什,这真是美国人的不幸。 这次袭击,对于美国而言,好比1813年的莱比锡会战,1899年的布尔战争,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些节点之后,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纳粹德国走向衰落,它们的势力为新兴的力量填充,它们的荣耀逐渐化作记忆。 如果2001年,美国总统不是小布什,那一切或许会好些。 如果他是威尔逊和罗斯福这样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受外界干扰,忠诚执行既定战略意图的元首,那么,朝鲜问题早已解决,中国不可能如此神速地崛起,亚洲的星条旗依然猎猎作响。 目前,全球的热点地区,主要有这样几个: 中东地区,全球焦点,加沙,叙利亚,阿富汗,巴基斯坦,波斯湾冲突激烈。 非洲地区,刚果,苏丹,利比亚,埃及,突尼斯极其混乱,乌干达和马里海盗猖獗。 高加索地区,一直闹独立,普京屡次出兵镇压。 拉丁美洲地区,哥伦比亚内战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至今没有结束。 巴尔干半岛,传统的火药桶,自一战以来,尤其是南斯拉夫解体后,战乱不止,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矛盾愈演愈烈。 我们看到,这些传统的热点地区,中国都没有实质性卷入,没有使用一兵一卒参与战争。在非洲,我们仅仅搞建设、做生意,没有传染上动乱的病毒。中国明智地规避了各种各样的麻烦。 但是,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国,却在其中深陷泥潭,疲惫不堪。 中国不蹭热点,那么,中国在哪里? 中国在东亚,这里虽然气氛凝重,但没有热战,朝鲜半岛的核问题还可以坐下来谈,没有兵戎相见。在这里打牌,是成本最低的、最安全的。 03 作为2001年以前进入财经类大学的人,我一直有一种欢喜,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介绍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资讯,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知道世界潮流奔向何方;我一直有一种疑惑,几乎每个老师每堂课上都会提到美国,且不乏溢美之词。我在作业上写过:我尊重让我了解美国的老师,我尊重不是每节课都颂扬美国的老师。 9·11之后的第二年,一位美国学者前来讲学。抢到一个间隙,我问这位学者,您认为中国的经济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赶上美国吗? 学者说,中国,仅仅需要十年,就会接近或超过美国。 这个回答让我深感震惊。 老师和同学同样无法理解。 这位美国学者为什么得出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 是因为美国人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吗? 如今,美利坚在东方大海上的防线依然坚固,但中国已经从西方水陆并济开辟了新的出口(一带一路);如今,美洲依然是美国的美洲,大西洋依然是美国的大西洋,但在美国人祖先获取劳动力的非洲,已经建起中国人的工棚和营地;如今,阿富汗和伊拉克依然在美军兵锋所及之处,但中国的商队与工程队,正在重建美国武力摧毁的乡村和城镇。 早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对手就变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坐视中国的崛起。 十年后的2001年,美国人突然看到危急,准备遏制即将奔跑的中国。 本拉登激起了他们的仇恨,转移了他们的视线,中国获得了宝贵的黄金十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10年,又一个十年后,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一个弯弓射猎的猎手,竟然为了驱赶苍蝇,眼睁睁看着雏虎长成大虫,带着锋利的爪牙,骤然走到面前。 04 朝鲜战争,一个强大的工业国,与刚刚从列强爪牙下挣脱性命、满身伤痕、疲惫不堪的农业国握手言和,可以说名誉扫地。即使这样,美国人依然有能力帮助南韩建立稳固的政府。 越南战争,美国赢得了每一场战斗的胜利,输掉了整场战争,此时,它已无法在战地维持最基本的体面,它培植的南越政府迅速被北方扫荡干净。 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持续十数年,美国之鹰羽翼下的“民主”政府,软弱而无能,不但没有达成宗主国的战略意图,还生生造出了令世界震撼的各种恐怖组织,让坚定忠诚的盟友淹没在难民之中。 从战争的脉络来看,从海外经营的水准来看,美国总统的整体素质,或者说整个精英团队的综合素质,与时俱退,逐渐滑落。 小布什和奥巴马,不过是这种衰落的一个具体表象。 命运对美国的眷顾,已经不如当初。 他们除了价值观上的骄傲、科学技术上的先进,在政治上、战略上,越来越短视浅薄。 他们从商业中获取财富的技能越来越纯熟,他们追逐金钱的本领越来越精湛,精英群体孕育着一个个成功的商人,却产生不了配得上这个伟大国家的英雄领袖。 他们太成功了、太强大了、太自信了,以至于连未来都敢于漠视,连战略都敢于模糊,连蓝图都不带,就敢于骄傲地行走在这个浪潮汹涌的时代。 1945年以前,二流的政治家缔造了伟大的美利坚;1945年以后,一流的商人努力把美利坚打回原形。 小布什、奥巴马,一代不如一代的执政者,是历史对那些躺在“优势价值观”上呼呼大睡、不能洞察大势、顺应时变的国家最严厉的警告;是命运对那些无法有效驾驭实力、定位极其混乱、偏移根本战略目标的民族最直接的报应。 05 2016年11月9日,这个日子和9·11十分相似,唐纳德·特朗普获得276张选举人票,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 上帝总算睁开了眼睛,给美利坚一个机会,派遣这位政治素人阻止美国的坠落。 无论特朗普的施政水准怎样,至少,他洞察国际大势,找准了真正的战略方向和竞争对手—— 中国。 他从海外收缩兵力,不让热点引火烧身。他及时清除变异的助手,形成统一的意志。他绕开财团控制的主流媒体,使用社交账号发布政令。 他看似莽撞,却深谙政治的精髓,频繁发动针对中国的挑衅,从而赢得国内的人心,形成并巩固自己的政治基本盘。 他的外交离经叛道,极具破坏性和攻击力,他与台湾地区的领导人直接对话,以“总统”相称;他不惜发动两败俱伤的贸易战,使得全球经济风雨飘摇。在这之前,没有一个美国总统敢于这么干,甚至没有一个正常的国家会这么干。这些疯狂的举动,竟然出自世界第一大国的中枢和首脑,实在匪夷所思。 但是,当我们把时间拨到上世纪30年代,回顾下士希特勒发迹的历史,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特朗普身上枭雄的影子。 通过疯狂、惊险、激进、莫测的行动,希特勒高歌猛进,彻底压制住德国内部的反对派,缔造了一个恢宏的帝国,几乎实现统治世界的宏图。 八十多年后,民主国家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美利坚内部分崩离析,奥巴马这样软弱的领导者,任期内受到各方掣肘,可以说一事无成,医改法案、TTP这些施政理想,皆成泡影,归于梦呓。 要与上下同心、举国同志、如身使臂的中国对决争锋,除了特朗普这样的人,谁还有资格呢? 特朗普,一个聪明强悍的对手,配得上我们的敬意。 他的智慧和苦心,不但敌人理解不了,战友也应者寥寥。 相信目空一切的美国人并不会珍惜他,他复兴美利坚的理想必将阻力重重,最终化作幻象,当他离任后,中国的崛起将不可阻挡。文:黄虫子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