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子露
  • 积分:481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6/6 21:04:16
  • 楼主(阅:80646280/回:0)5G牌照今日发放:一个十万亿级别市场开张


    工信部今日宣布,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之前预计在5月17日发布试商用牌照,发布商用牌照的时间为2019年下半年,如今将发布牌照的时间提前,加速中国5G进入商用的进程。



    从全球的形势来看,自2019年年初,全球5G步伐都在提速。目前,韩国、美国、瑞士、英国纷纷开通了5G服务。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将有29个市场开通5G服务,连接数达到1000万个。


    顺应国际形势,中国提前发布5G牌照,以期不失5G发展先机。究竟5G为何,市场有多大,中国5G商用又会对整个产业链带来怎样的“福利”?这篇文章为您解答。


    5G从哪里来?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个国际组织,叫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简称国际电联。我们先看看国际电联的自我介绍:


    『国际电联(国际电信联盟)是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ICT)的联合国机构。我们划分全球的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制定技术标准以确保网络和技术的无缝互联,并努力为世界欠发达社区提供ICT接入。国际电联致力于连通世界各国人民 —— 无论他们身处何方,处境如何。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们保护并支持每个人的基本通信权利。』


    说白了,就是国际电联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凡是和通信有关的事情,都管。国际电联一看,4G已经全球开花,随着苹果乔老爷子对手机的重新定义,上网流量爆炸性增长,多少都不够用了,这可咋办?是时候搞一个面向2020年及以后,能近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的新技术了!


    然而国际电联是一个严谨的组织,把这个要搞的新技术叫做IMT-2020,IMT的英文是Internation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面向2020年及以后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其他的俗人可没这么严谨,4G再往后不就轮到5G了么,那么直接干脆就叫5G得了。


    也就是说,5G要满足三角形顶点所描述的三个场景:



    1、增强型移动宽带——网速要快一些,快一些,再快一些!


    2、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不但人通信,5G时代机器也要相互通信,万物互联!


    3、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要成真了!


    由此可充分见证,吃瓜群众只是想网速更快,国际电联却搞出来了这3点远超越群众想象的5G的核心应用场景,想想也确实有用,有了5G,生活真要再便利好多。这再次证明了苹果乔老爷子说的那句话:『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总之,5G的标准化就交给国际电联来领导组织,放心,省心。


    话说国际电联就管些5G的定义和标准化的组织和成果鉴定,具体的技术活可干不了。专业的组织做专业的事,下面轮到另一个组织出场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3GPP。


    3GPP的全称是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翻译成中文叫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看名字里面有个3G,难道这个3GPP是搞3G技术起家的? 


    还真是。3GPP成立于1998年12月,当初的目标是为了制定3G技术规范,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3G目标。要说3GPP的工作也确实有声有色,制定的3G和4G技术规范现在都成了全球通用的标准,这下干脆连5G技术方案的研究制定也给包揽了。


    那么3GPP是怎么搞定5G技术方案的研究制定这项规模庞大有复杂度极高的工作的呢?这就要从3GPP的组成和架构说起。3GPP是由以下几类成员组成的:


    1、组织成员


    2、市场代表


    3、独立会员


    组织成员就是发起成立3GPP的7个标准制定区域组织,分别是:


    •欧洲的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


    •日本的无线工业及商贸联合会 ARIB)和通信技术委员会 (TTC)


    •中国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韩国通信技术协会 (TTA)


    •美国的电信产业方案联盟(ATIS)


    •印度的电信标准开发协会(TSDSI)


    看这架势,确实这3GPP的7大伙伴在全球分布,确实可以联合起来制定全球通信标准了。看起来澳洲,非洲和南美洲似乎一个都没有?其实澳洲有一个叫通信联盟(ACIF)的组织是3GPP的观察员角色,有资格在未来成为正式组织成员;至于非洲和南美洲,标准制定好了直接用就好了么!


    第二类角色就是市场代表,主要是一些市场研究机构,给3GPP提供5G市场需求,功能建议等,共同推进标准的制定进程。比如在5G的标准制定上,这些机构纷纷发表自己的5G愿景,路标,技术需求等,对3GPP的技术规范制定施加影响。


    第三类角色就是独立会员,包含大量全球的通信公司,运营商,手机厂商,芯片厂商,互联网公司,高校等等,截止目前共有582个全球独立会员,包括我们熟知的中兴、华为、移动、联通、电信、小米,阿里巴巴,36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等。


    为什么这么多公司这么积极参与5G技术规范的制定?除了技术的话语权,说白了就是为了在5G的利益蛋糕中分得一块,怎么分?当然是靠专利。如果拥有自己专利的技术提案得到了3GPP采纳,在后续5G技术的应用中,谁用到了这个专利就得交钱。


    举个例子,美国的高通公司在3G技术上垄断了绝大多数的专利,所有使用高通专利的手机厂商都不得不得给高通交专利费,高通是坐拥专利,躺着数钱到手抽筋,让其他公司既恨地牙痒痒,又眼红不已。


    在5G规范的制定中,不久前刷屏的华为极化码(Polar码)方案已经被3GPP采纳,要说中国企业主导5G标准有些夸大其词,不过也至少说明了,中国企业在5G标准化进程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标准的制定流程其实挺复杂的,上图看着已经比较让人头疼了,其实也隐藏掉了很多的细节。


    首先,遵循国际电联的5G愿景和路标,在政府和其他监管机构的授权下,3GPP的7个合作伙伴,以及市场代表伙伴把5G的需求输入到3GPP的项目协作组。项目协作组是3GPP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技术规范的制定的管理和进程把控,还包括人力协调,财务预算等等。总之,有了项目协作组的出色管理,下面的技术规范制定组的那帮技术狂人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潜心搞技术了。


    技术规范制定组把5G的技术研究工作划分成多个小块,分给底下的各个小的工作组分头去忙活。这时候该那582个独立会员发挥贡献了,这些企业和机构争先恐后,会提出很多很多的技术提案给3GPP技术规范制定组,经过多轮的讨论,博弈,妥协,融合,有竞争力的提案被采纳,多个技术点又近一步组成了一组特定的技术规范。最终一切尘埃落定,技术规范获得内部一致认可之后,就该发布了。按照3GPP的规划,在2018年的6月份,将发布5G的第一版技术规范。


    3GPP的技术规范发布之后,7个合作伙伴,就结合各自的区域的特定需求,再按照各独立会员的技术贡献,加上知识产权相关信息,把3GPP的技术规范转换成区域标准,然后提交国际电联。


    国际电联一看:好!3GPP干得不错,按照这样的标准,确实可以实现最初提出的5G需求。国际电联的权威全球公认,3GPP擅长技术工作,这合作如鱼得水,从3G到5G顺风顺水,大家都满意。国际电联于是乎大笔一挥,批准通过,5G标准正式生成(注意这将是在2018年下半年的事情)!全球各设备商可以据此造基站了,各国运营商也可以建设这样的5G网络了!一片宏大的5G产业链在徐徐展开。


    5G将向哪里去


    5G将向哪里去?让我们以史为鉴,看看这些年从3G到5G的发展历程。


    这是国际电联发布的IMT发展及部署大事年表,之前说过,国际电联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组织,喜欢用IMT这个叫法,IMT的英文是Internation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中文意思是国际移动通信。IMT-2000指的是3G,IMT-Advanced指的是4G,IMT-2020当然就指的是5G。


    我们看到,从国际电联在2000年发布3G建议书以来,已经17年过去了,现在3G也还活地好好的,只是慢慢地停止增长逐步退网,所谓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现在4G正如日中天,在2020年5G商用之后,幼年的5G必然首先作为4G移动宽带的增强存在,和4G将长期共存。待5G除了网速快之外的另外两个应用场景: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和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发展起来之时,才是5G的鼎盛之时,这些场景给了业界无尽的想象和期待。


    然而从国际电联的IMT发展及部署大事年表看来,大约10年移动通信会发展一代。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 5G在完成它的使命之后,也会走向终点,日渐式微。或许是被叫做6G的技术取代,或许还有更多我们今天还无法想象到的惊奇出现。


    5G元年开启,市场究竟有多大


    那么,5G这个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呢?来自央视的背景新闻显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5G产业经济贡献》称,在经济社会直接贡献方面,预计2020-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就业贡献方面,预计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三大运营商5G基础建设7年内总支出达1800亿美元,远高于2013~2020年的4G建设投资金额。大三运营商基础建设的投入,给其他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包括华为、海尔、京东、小米、阿里、美的等龙头企业都争相进入淘金。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在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表示,5G具有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等特性,将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比如高速下载,速率比4G提高数倍。随着5G 商用元年的到来,它的生态圈中的云计算、无人机等都会同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多个行业都会产生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新业态将超乎想象。


    中泰证券表示,工信部颁布5G商用牌照,意味着包括2.6GHz产业链在内外场规模技术方案已经成熟,可以投入规模商用,产业链在国内市场庞大需求驱动下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传输网与IP承载网也将迎来大规模的扩容与升级,主设备商与上游供应商在未来5年将持续受益。


    万物互联时代真的来了?


    5G产业链的下游便是5G的应用场景。国际电信联盟ITU在ITU-R WP5D第20次会议上,确定了5G将会应用在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虽不能在短期内帮助手机行业解决换机走低的趋势,但却可以应用在超高清视频传输上,这或许是这次5G商用牌照会发放给广电总局的原因。早在今年3月,工信部便印发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计划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艾莉表示,超高清视频的应用,可以使得家庭大屏终端相较于移动终端的优势更加突出和明显,从而进一步将用户吸引回客厅。


    无论是5G手机还是超高清视频,归根结底5G依旧是应用在移动通信上。但5G在物联网场景下,将会有更为广阔的舞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预计,到2021年,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1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73%。


    据了解,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物联网领域的投资可以集中在平台层。在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平台层占据了物联网产业中37%的市场份额,以2020年1.5万亿的市场规模测算,平台层的市场规模就高达5550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自今年年初,世界各国便开始积极开展5G部署工作,中国预计将在2020年实现5G正式商用。从整体节奏上看,中国已经慢了一拍。众所周知,5G能带动很多新兴行业的发展,创造上万亿经济效益、千万个就业机会,美国发动贸易战来争取5G战争的胜利,中国自然也不能示弱。


    5G牌照的发放,预示着5G实现了真正的商用。但我们依旧要明白,5G商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市场爆发在不同的位置。5G商用初期,上游5G设备将会迎来新一轮市场增量;5G商用中后期,才是物联网等各个垂直行业爆发的时机。每一个阶段的爆发,都是需要前期的积累,因此要将5G当做一个中长期的投资板块,才会收到5G带来的红利。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