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南海波涛
  • 积分:228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1/25 21:46:27
  • 楼主(阅:9279134/回:0)追溯“iPhone”之“i”:从笛卡尔名言里挖掘的命名灵感


    “现代”就是上帝教会的权威不断下降,人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昨天吃饭我还和朋友讲,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是最后会死的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可能都不会死了,这完全可能,这是人的成就。我们如果真的不死,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都不死了,我没有必要那么着急去做事,做所有的东西意义可能都不一样,这跟我们理解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意义,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这是我的问题意识,也是整个哲学家们,哲学思考的一个中心的、根本的问题意识,我们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我们关于我们的事业、家庭、国家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跟这个问题息息相关。


    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谈现代哲学,现代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这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要理解现代,首先要理解前现代。


    前现代,我们讲中世纪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神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上帝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这是基督教世界最根本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是科学的时代,这就是我讲的“现代性”,“现代性”的根本在于这个三角被颠倒了,从神权、神本、神意、变成了人本、人道、人意,就是“人”成了世界的中心。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它是“现代性”的。我们今天讲的科学、民主、理性、道德,我们讲的平等、尊严,所有这些,我们叫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是沿着这个而来的。所以我们要理解我们今天“人”的位置,要从这个角度的世界观去理解它。所以你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科学发明、政治革命、经济,所有这些都跟“人”的观点有关系,我们“人”的幸福,人类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变成了最重要的思考,这是我们的时代。


    我列了四个哲学家,分别来说明我们这个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它的核心价值的改变。第一个是笛卡尔,我们讲整个“现代性”的建立,主要是科学、理性。第二个例子是洛克,包括我们讲的民主、人权,是讲现代社会、现代政治怎么以人为中心建立起来。第三个例子是康德,康德的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自由和尊严。最后一个是马克思,马克思贡献了给这个现代一个核心概念,解放和进步。把这四个哲学家的思想串起来,就构成了我们今天这个现代,“人”的形象或者“人”的意义。




    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笛卡尔


    02.笛卡尔:怀疑是智慧的源泉。时间关系我就讲两个人,第一个是笛卡尔,我们讲现在的知识。第二个我们讲康德,讲现代的道德。


    谈及笛卡尔,大家会想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听起来很抽象,这实际上奠定了整个西方现代性的基础。我思故我在,关键是“我”。那么以神为核心怎么转到以“人”为核心?笛卡尔是第一人。笛卡尔的考察是从我们人类的知识开始考察,我们人类知识是什么?笛卡尔之前不是说我们人类没有知识,那些教会的牧师都是非常有知识的,我们知道今天讲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名大学当时都是教会办的大学,有知识的人都在教会里面。笛卡尔当年在法国,实际上他的知识储备在当时是非常的厉害,他不仅是哲学家,他更是数学家。


    笛卡尔毕业后要去周游世界,去认识自然这个大书。但他觉得他学校里学到的这些知识似乎都没有一个可靠的立足点,用我们的话讲没有“基石”。本来这个基石是上帝,但笛卡尔是被教会撵出来的,是异端,他开始就不太信奉传统大家都认为的基石,他说我怎么思考?这就是有名的“笛卡尔的怀疑”,他说我们所有这些知识,让我们从一个不可能怀疑的点出发,他把这个点叫做“阿基米德点”,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他说知识无非有两种:一、我们靠感性得来的知识,即感性知识;二、我们靠推理、逻辑、数学、理性得来的知识,这就是理性知识。


    他说这个感性知识是否可靠?他提出了四个论断:感官可能是错的,比如你看太阳,太阳就像一个盘子那么大,但是太阳真的那么大吗?比如我在这儿站着跟大家讲笛卡尔,你真的知道你在讲笛卡尔吗?你不是睡在你的卧室里,梦到我站在这儿跟大家讲笛卡尔?如果我们不能区别梦境与现实,所有感官来的知识都不可靠。好,感官的原则给你排除掉。


    理性的东西是不可以怀疑的?笛卡尔说不对。他说我们的理性是怎么回事?理性是上帝给我们的,上帝给我们的理性,上帝可能是错的。笛卡尔的第三个论断叫做“上帝论断”。上帝的定义是什么?他不可能骗人,如果上帝不骗人,那么理性就可以成立。笛卡尔说不对,这是他第四个论断,非常著名的“天才邪魔论断”,假设有这么一个恶魔,这个恶魔所有的能力都跟上帝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会骗人,所以他给人磨难。如果有这样一个可能性,我们所有的知识,天文、地理、数学,所有这些知识都不可靠。看上去我是满腹经纶,我受到最好的教育,但实际上我这些知识像什么?像在水里面,上面透不着气,下面打不着底,这叫做“笛卡尔的恐惧”。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从这里开始。怎么办?我们所有这些知识,按照现在的哲学论断都可以怀疑,那我们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没有立足点吗?笛卡尔说不,有一个东西,你怀疑是不是?如果每个人都怀疑,你怀疑说明什么,说明你在思考。你怀疑上帝是不是?你如果怀疑这个就说明你在思考,至于思考得对不对,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在思考,这是不可以怀疑的,如果你思考,你的存在就是这个“阿基米德点”——这就是笛卡尔最著名的,我们叫做“我思故我在”。


    如果我们所有关于世界和人类的知识现在不需要上帝来证明了,我就可以通过我,我的怀疑、我的思考、我的理性去证明,那么关于上帝、神、自然的知识都要通过“我的”知识来说明,这就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意义。这好像讲起来,哲学家们净是弄一些摸不找边的抽象的诡辩,不是,人类的思想是具有卓越的意义


    大家都用iPhone,是不是?iPhone的“i”是什么意思?大家有没有想过?最核心的“i”是我。大家是否熟悉iMac的一句有名的广告词:我思,故“我Mac”?乔布斯非常喜欢哲学,他说我愿意用我全部的科技换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这个“i”在我们整个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位置很重要,就在于你,在于这个“i”——我们“人”。所以“现代性”就凸显出来,什么叫做“现代”?“现代”就是“人”和自然的重新发现,或者说上帝教会的权威不断下降,人的权威、人的价值重新被发现。


    笛卡尔是现代思想的第一人,也是现代思想的奠基人。黑格尔他说哲学真正的出现,在于在思维中自由地把握自己和自然,从而思维和理解那合理的现实,即本质,亦即普遍规律本身,因为这是我们的东西,是主观性自由独立地思维是不承认任何权威的。从笛卡尔起,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的,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哲学在它自己的土地上与理性神学分了家,按照它自己的原则,把神学撇到完全另外的一边。


    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到了自己的家园,可以在像一个在惊涛骇浪中长期漂泊之后的船夫一样,高呼“陆地”,笛卡尔是那些将一切从头做起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近代的文学和哲学的思维是从他开始的。所以当我们讲“人”的生命价值,“人”的生命位置,或者现代意义都要从笛卡尔开始讲,这是“现代性”,我们理解“现代性”的知识。【未完待续】








    涛声依旧响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