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琳达
  • 积分:1406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12/23 17:28:10
  • 楼主(阅:79530592/回:0)朝令夕改,斯大林为何恢复死刑?


    死刑作为一种刑罚,普遍存在于各国刑法体系中。因为生命的宝贵性和不可再生性,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在近代西方启蒙运动后,欧洲对“是否废除死刑”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现代西方很多国家的法律也受此影响颇深。历史上的俄罗斯也在死刑问题上进行过慎重抉择,多次废除又多次恢复,其中最为人所不解的,便是斯大林在1947年选择废除死刑,却又在1950年迅速恢复。



    俄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取消了死刑,那便是十八世纪的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伊丽莎白一世与上一位女皇安娜一世的性格截然不同,安娜一世残忍暴虐,而伊丽莎白一世则深受启蒙运动影响,更加开朗与善良,在这位不嗜杀的君主执政时期几乎没有人被处死,而那些本应被判处死刑的人多数都被流放边疆。在动荡的1917年后,死刑回到了俄罗斯,尤其是在1918年到1921年的苏俄内战时期,甚至常常未经审判便判处死刑。


    1947年5月,苏联下达了废除死刑的政治决议。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犯已经被处决,在即将到来的和平时期中,死刑并不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必需品,正如法令中所写的“死刑的使用不再是和平时期的必要”。在废除死刑后,苏联的最高刑罚是有期徒刑25年。但在短短三年后,斯大林又下令恢复了死刑,直至1996年俄罗斯加入欧洲委员会,俄罗斯才再次废除死刑。


    直到今天,人们仍未得知斯大林在1947年选择废除死刑的真正原因,政令的内容也不能合理地解释,为何在1941年之前和1950年之后在苏联会有大规模清洗处决的运动。学界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做出了多角度的解读,也产生了许多猜想。在众多观点中,有两种最为世人所认可


    第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严重,经济低迷不振,国家与社会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劳动力开展重建工作。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损失数千万人,国家人口资源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处死死刑犯,不如将他们关入西伯利亚、远东和北极圈的劳改营中,让他们为苏联产生更多的价值。而这些劳改营,正是隶属于著名的古拉格——即劳改营管理总局。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斯大林想利用废除死刑一事,向欧洲人民展示苏联对人文主义重视,以进一步实现政治上对欧洲的拉拢。在1936年斯大林重新修订宪法时,也曾有同样的考虑。但不幸的是,斯大林当初所表述的很多原则只停留在纸面上。事实是,正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范围进行镇压的大清洗运动,使得苏联在西方国家中的形象一落千丈,甚至被称为“反人类国家”,为了应对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大变革、增加苏联在全世界的支持者,必须重塑苏联的外界形象。在击败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之后,苏联的支持者数量在全球大大增加,废除死刑正是是为了强化这种成果。同样地,将罪犯送往劳改营,让他们成为廉价劳动力,这对经济的贡献远大于简单地处决罪犯。


    上述的一切对斯大林而言都十分重要,直到斯大林感受到“列宁格勒派”的威胁。1949年春天,沃兹涅先斯基、库兹涅佐夫、罗季奥诺夫、以及列宁格勒市委书记波普科夫被捕,他们被认为欺骗了苏共党中央和斯大林本人。不久在列宁格勒又逮捕了二百人左右。1950年9月底列宁格勒案的主要案犯被交付非公开审判,有约六百名当地党员出席了审判。被告们被视为“祖国的叛徒、间谍和破坏分子”,最终被处以枪决。这次事件也被称为“日丹诺夫事件”或“列宁格勒事件”。在“列宁格勒派”中,只有柯西金逃过一劫,没有被处死。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最终宣布此次事件为贝利亚等人策划的冤案,并为被处死的受害者恢复名誉。


    废除死刑也使一些本应处决的人免于死刑,比如日本高级战犯。日本人曾进行生化武器实验,他们利用人体测试鼠疫,霍乱,炭疽等人类细菌武器,数千人被他们残忍杀害,其中也包括苏联人。1949年在哈巴洛夫斯克进行了对日方高级将领的审判,但正是由于这项法令,这些罪大恶极之人只被判处25年有期徒刑。在劳改营服刑结束后,他们又回到了日本。


    二战结束后,一些帝俄分子被俘,其中一部分也由于1947年法令得以逃脱被处决的命运,例如瓦西里。维塔利耶维奇。舒尔金。舒尔金是俄罗斯帝国和内战时期的杰出政治人物,极端组织创始人,君主制鼓吹者和民族主义者。在白军失败后,他长期流亡国外,并于1944年在南斯拉夫被苏联军队逮捕。舒尔金受到了苏联的审判,1947年他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如果不是因为该法令,毫无疑问舒尔金会被判处死刑)。舒尔金很幸运存活了下来。他在劳改营中服刑,直到1956年大赦获释。晚年的他住在弗拉基米尔,享受苏联退休人员的待遇,成为苏联文化届的名流。1976,舒尔金去世,享年98岁。他的房子成为不同政见者的朝圣地。


    对于斯大林而言,1947年废除死刑并没有向他预想一样使国家展现出人文主义精神,反而为苏联和政府平添了许多风险与威胁。应被判处死刑的人却无法处决,这既是社会的隐患,也会引起国内民众的不满。结合苏联当时的国内形势和政策影响,也就能够解释斯大林为何如此迅速地恢复了死刑。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