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子露
  • 积分:481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8/31 17:32:56
  • 楼主(阅:92663502/回:0)任正非为什么要「治中求乱」?


    只享受良好秩序带来的“治”


    必然不会有发展


    从社会动机的角度分析,在相当的程度上,良好的组织管控体系,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是成就追求的天然克星,也是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企业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完善的管控体系,但是完善的管控体系又会挤压企业持续发展的空间,任正非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企业要发展,就要突破现有的秩序现有的界限,进入新的领域。一位著名的改革人物就说过,“改革就是要越界,就是要违规。什么都不变,怎么能叫改革?”


    成就追求向往提高向往改进,必然要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发起挑战。所以成就追求强烈的个人,对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有强烈的抵触。


    电视剧《绝密543》,描写了解放军地空导弹二营多次击落进犯的国民党U-2飞机的英雄事迹。各种实例说明,从最高指挥员到基层干部,敢于突破常规不迷信权威,是二营取得辉煌战绩的重要原因。


    例如面对装备了雷达预警装置的敌机,二营长肖战武以消灭敌人为目标,发动全营的智慧,顶住各方面的质疑,对苏联专家制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同时刻苦训练,把开启雷达到发射导弹的间隔时间从8分钟压缩到8秒以内,最终成功击落敌机。


    这是一个破除迷信,将现有秩序优化到极限并取得出色结果的典型实例。


    如果以静态的思维对待管控体系,只愿意享受良好秩序所带来的“治”,不敢突破限制主观能动性的规定,就不会有连续击落U-2飞机的战果。对于组织来说,这样做必然导致发展受到束缚和限制,对于坚持发展优先的任正非是无法接受的。


    完善的管控体系


    是权力追求的天然盟友


    另一方面,完善的管控体系是权力追求的天然盟友,是维持现状保持稳定的得力工具。


    机构重叠,流程繁杂,人浮于事,这些典型的公司病症状,就是权力追求在完善制度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地膨胀无关业务需求,只服务于个人或部门控制需要的结果。但是权力追求的扩张,必然以压制成就追求和企业发展的为代价。


    改革开放早期,很多民营企业很羡慕国企外企完善的管理体系。可是从组织活力的角度看,丑小鸭式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冲劲更足。对于充满进取热情的人们来说,置身于一切井井有条的环境,常常会感到窒息和绝望。


    因此任正非的“治中求乱”,就是要不断地破除压制成就追求的作用,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使组织始终处于活力旺盛的状态。


    受这样的思想指导,任正非对许多管理措施的作用有独特的认识。例如建立管理人才的后备队伍,一般认为是专注于储备人才,任正非却更看重的激活队伍,激活组织的作用。


    任正非曾说:


    “华为人力资源的政策要朝着熵减的方向发展,而培育战略预备队就是一个主要措施。战略预备队的主要目标是激活整个公司的组织结构与干部、专家。各部门的循环赋能、干部的循环流动千万不能停,停下来就沉淀了,就不可能适应未来新的作战方式。战略预备队方式的旋涡越旋越大,把该卷进来的都激活一下。这种流动有利于熵减,使公司不出现超稳定惰性。


    华为不能像部分西方公司一样,在温柔乡中葬送了几十年的奋斗。我们要看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要看到我们未来的艰难,基于此构建未来胜利的基础。循环不能终止,训战也不能终止,超稳定状态一定是毁灭华为的重要隐患,不是别人打垮了我们,是我们自己打垮了自己。”



    学习华为


    以成就追求为王


    华为管理以成就追求为王和任正非以成就追求为主要行动推力的特点,决定了华为的“治中求乱”一定是成就追求主导。若是权力追求主导,“治中求乱”的表现就是任人唯亲,长官意志,学术霸权,特权泛滥等等,只看亲疏尊卑,不考虑真实能力,实际贡献。现实中更常见的是这类由权力追求主导的“治中求乱”。


    看一部美国电影时,有一句台词引起我的注意:A good leader sets rules, a great leader knows how to break the rules(好的领导建立秩序,而伟大的领导知道如何打破秩序)。虽然这句台词的表述很吸引人,如果伟大领导始终以权力追求打破秩序,最终将带领跟随者走向地狱。


    由于华为的出色表现,人们对华为管理的兴趣一直很高。但是在学习华为的具体做法时,需要把握成就追求为王的导向。只学具体做法却不注意坚持成就追求主导,往往适得其反。


    作为“治中求乱”的具体表现,为了激活管理团队,华为曾经采用管理人员全体下岗再重新上岗的做法,淘汰一部分缺乏斗志的干部。


    在其它企业也了解到类似的“全体起立再坐下”的措施。如果不坚持成就追求主导,这样的措施往往会流于形式走过场。要是被权力追求主导,情况会更糟,很容易成为清除异己的合法手段。由于成就追求主导的个人容易得罪掌握话语权支配权的人物,被清洗的往往是专注做事努力上进的人们。


    “治中求乱”对咨询业


    以及个人的指导意义


    分析“治中求乱”的要求,也有助于反思在服务企业时的一些认识。咨询界有一种常见说法,抱怨企业家自我约束能力太差,随心所欲,随意打破规则。导致咨询公司提供的服务成果,常常被放在架子上吃灰。


    当初在劝导乡镇企业家时,也常说马背上打天下,不能马背上治天下。要做百年老店,游击队必须转变为正规军。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却很片面,甚至有些幼稚天真。只强调建立秩序,却没有照顾到企业保持活力和发展成长的需求,自然无法被积极进取的企业认可。不积极进取的正规军,同样无法长久。


    任正非著名的“三化(僵化、优化、固化)”要求,曾经让很多咨询公司很羡慕。但是这样的要求只适用于由乱到治,不适合由治到乱,现在华为也不再提倡。


    虽然本文关注企业管理,任正非“治中求乱”的要求,对热心进取希望成功的个人同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敢于突破教条,突破习俗,不迷信所谓的人生导师心灵鸡汤,跳出舒适区,进入乱流争取机会,坚持行动,坚持尝试,坚持按照行动结果调整行动方向,往往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只有打破心中的不可能,才会创造可能的机会。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