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92417022/回:0)雷军、刘润:读懂Costco的故事后,我很震撼8月27日,Costco在上海开设的内地第一家分店,刚刚开业半天就因为人潮汹涌而宣布“被迫停业”。 Costco是干什么的?它是怎么运转的?为什么连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都惊叹于它的营销模式? 那么,雷军是如何看待Costco的商业模式的。 最近这些年有一家企业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它就是Costco。这种震撼无法用语言表达。 我第一次去Costco时大约在2011年,同行的朋友一下飞机全都去了Costco。晚上朋友们回来给我展示采购成果:当时某品牌的超大号箱子再加一个大号箱子在Costco的售价为150美金,折合人民币约为900块,价格的确非常有优势。 我当时听完简直惊呆了,随后就去Costco逛,研究Costco的商业模式。后来我跟朋友说,我差不多弄懂Costco了。 一.Costco商品的价格有多低? Costco任何一个商品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到14%,如果任何一个商品的毛利率超过了14%都需要CEO特别批准。Costco管理人员坦言,自创办以来,还从没有一种商品的毛利率超过14%,这一点可能跟企业家和投资界朋友想的非常不一样。 Costco是控制毛利率的,它的综合毛利率只有6.5%,美国的一个大型的连锁超市,只需要6.5%的毛利率就能打平成本,这真是了不起!这意味着你走进任何一家Costco商店里面拿起任一种商品,Costco只赚6.5%。这6.5%就是成本。相比之下,购物网站亚马逊要赚23%,而Costco只需要6.5%。 二.这么低的毛利率,Costco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Costco只面向美国的中产阶级。美国人口有3亿,Costco的目标只服务于其中5000万人。为了能让这5000万的目标客户把口袋里一半的钱都花Costco,它只有精准定位并精心服务于目标客户群。 第二,Costco商品琳琅满目,每样商品却只有两三个品牌。 偌大商店里面只有3500种商品,每种商品都是老板亲自挑、亲自试用过的,因此商品都比较精致。Costco的老板提过一个要求,让顾客在Costco看了十件商品的时候,至少会对其中一件商品感到惊喜或者惊讶。 所以当顾客去Costco后,不需要纠结于商品价格,不用琢磨它是否好用,直接结账拿走即可。因为每样商品都很好,价格也便宜。这不能不说是全球零售业的奇迹,6.5%的毛利率就能打平成本。 三.低毛利率下,Costco怎么生存?当然,Costco的管理层也清楚,只有6.5%的毛利率,股东们不会开心。其实在管理中,Costco采用了我们一再谈论的互联网思维,并且在30年前它就用到了。 Costco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是信用卡,发行Costco信用卡的利润占其总利润的1/3。 第二是会员卡,Costco还有接近70%的利润来自会员卡。成为Costco会员需要每年缴纳60会员费。因为Costco的商品非常好、非常便宜,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出这个钱,就像消费一样自然。 我读懂Costco的故事后很震撼,我们整天都在想怎么不断地提高毛利率的时候,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怪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要想东西卖得便宜,又想真材实料,就是必须得下工夫做全渠道、全产业链的整合。只有这个大胆的创新才有机会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畴。 四.【1】会员制,并不是Costco成功的关键原因 Costco最早开始推行会员制的时候,其实遭遇了巨大的失败。 人们当时是不接受,也不理解会员制度的,没有多少人来办会员,Costco差点就死掉了。 那Costco是如何起死回生的呢? 它做了一个关键的改变:给高级会员2%的消费返点,每年的返点额度最高可以达到500美元。 高级会员每年的年费是120美元,一个家庭每个月只要在Costco消费500美元,一年下来,这120美元的会员费就可以返点回来了。 而如果你每个月消费500美元以上,你甚至还可以赚到额外的钱。 对于一个中产大家庭来说,平时需要购买食品、日用品、衣服等生活用品,偶尔还需要购买电子产品或者其它大件,每个月500美元的消费也不算太高。 加上Costco的商品物美价廉,本身就比别的渠道有价格优势,只要每个月消费500美元以上,省了会员费不说,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返点,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Costco迅速获得了第一批会员。这些会员办了卡之后,既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又拿到了额外的返点,同时还享受到了Costco把顾客宠上天的服务。 因此第二年的续费率高达96%,Costco也越做越成功。 【2】25%自营商品+75%品牌商品 Costco的商品中,有25%是自有品牌的商品(比如它著名的自有健康品牌科克兰Kirkland Signature),剩下的75%是其他品牌的商品。 为什么这么分配呢? 因为它要用25%的自营品牌,来倒逼其他75%的品牌降价。 Costco有经营自己品牌的能力,因此它就有底气跟大品牌说:“你要是不降价,那我就用自己的品牌做了。” 这就导致了大品牌愿意降价来给Costco供货,Costco也因此能给用户提供比别的渠道便宜得多的商品。 一开始,很多大品牌是不愿意和Costco合作的,因为它们其他的零售店要保留高利润。 但是当Costco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大品牌愿意来costco了,比如劳力士,比如爱马仕。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