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20645561/回:0)典藏:梅花落1942年冬天,松井一郎带着二千余名鬼子兵,奉命由南京向苏北重镇盱眙进犯。 话说这天傍晚,松井带部队来到一个村口,他不敢贸然进村,便派一个汉奸先去打探。过了一会儿,那汉奸回来报告说:“这个村子叫梅花庄,村里只有三十来户人家,村主是个画画的,以画梅花闻名当地。可能是村里人得知我们要来,都跑光了,家家关门上锁,只有村主家的门开着。” 松井一听,忙喊来手下三个武官,说:“走,会会这个村主去。” 这三个武官都知道松井喜欢中国绘画,尤其喜欢画梅,便跟着他去了。 一行人进村一看,就见房前屋后、田野沟旁,到处都是三三两两的梅树,点点梅花绽放枝头。那村主家的院门果然大开着,一行人探头朝院里一看,发现里面长着四棵梅花树,两边各两棵,但紫黑色的枝干间却透出一股凉气。不知怎么,松井感觉这院里的气氛有点诡异,心里不觉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那三个武官也好像觉出了什么,都站在院子门口不敢进去,瞅着松井。 就在这伙人犹豫之际,一个苍老的声音破空而来:“松井一郎阁下,进屋吧!” 三个武官吓得连连后退几步,立刻一齐把枪举起来。 松井也一惊,感到一股寒气直逼脑后,可他又不死心:就这么退回去,显得自己太无能了吧?他握紧了手里的枪,朝三个武官使了个眼色,一行人于是就踏进了院子。 没想一走到屋里,松井傻眼了:满屋子的墙上,竟挂着一幅幅梅花图。 来中国之前,松井虽是个军事教官,但对中国文化十分喜欢,尤其是“岁寒三友”松竹梅绘画作品,更是临摹过不少,但今天一看,比起眼前这满屋子的梅花图,他的临摹不知要逊色多少。他觉得,这里画上的每一枝梅花,立体感都特别强,好像伸手就可以将它们一朵朵摘下来,一缕缕芬芳的梅花味儿,也仿佛从画上飘了下来。 松井不由闭上眼睛,陶醉其间。 过了很长时间,松井才将眼睛睁开,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如今身在何处,是干什么来了。他眼睛四下一扫,这时才看清楚,有位老者,气宇轩昂,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正坐在屋里一张雕满了梅花图案的桃木椅上。 松井猜准这老者就是村主,而且绝对是位高人,便开口道:“村里的人都逃了,你为什么不还安坐在这里?” 老者看着松井,不慌不忙道:“我是一村之主,怎么能跑呢?” 松井追问一句:“就因为这个?” 老者说:“当然啰,我还舍不下这满屋满院满村的梅花。” 松井扫一眼屋里:“这些……都是你一个人画的?” “你说呢?”老者不卑不亢地反问他。 松井不答话,过了会,又问道:“请问先生贵姓?” 老者回答:“免贵姓陶。” 松井接口:“那先生一定知道陶渊明了?” 老者微微一笑:“正是在下的祖先。” 松井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面前这位老者竟会是陶渊明的后裔。对中国文化十分喜欢的松井一想到陶渊明,不禁对老者平添了几分景仰之情,于是上前两步,客气地向老者抱拳道:“老先生,在下一直非常钦佩陶渊明先生,今日得以见到他的后裔,实在是三生有幸。请先生为我画幅梅花图,如何?” 老者好像没听见松井说话似的,坐在那里身子一动不动,也不吭声,停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摇头,吐出两个字:“不可。” “老东西,当心毙了你!”站在旁边的一个武官忍不住端起枪来,朝老者吼道。 松井却伸手朝那武官扇了一耳光:“混蛋!”然后笑着靠近老者,问:“先生如何才能答应?” 老者咧嘴一笑:“我说了,你做得到吗?” 松井心里一喜:“讲来听听。” “你们鬼子兵立刻从我们的土地上撤回去!” “我不是天皇,否则……” “那就免开尊口。” “可是我……我实在太喜欢梅花了,老先生真不愿赐一幅?” “不可,绝对不可。” “那你就不怕我把这屋里所有挂在墙上的梅花图全拿走,然后把你毙了?”松井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露出一道凶光。 但老者却没被松井吓倒:“你可以毙了我,但这墙上的梅花你一朵也拿不走。再说,你也不见得就能毙得了我,不信可以试试!” 不料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武官也不知什么时候出的屋,突然就押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 小女孩一进屋,就朝老者哭起来:“爷爷!爷爷!” 老者惊呆了,起身过来,抓住小女孩的手问:“乖孙孩子,怎么没跟你娘走?” “我想爷爷,就跑回来了。”小女孩说着,一头扑进老者的怀里。 老者爱怜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对松井说:“你把我孙女放了,放她走!” 松井却冷笑着:“这梅花图,你画还是不画?” “不画。”老者坚决地回答。 松井立刻鼻子一哼,恶狠狠地命令道:“来呀,把这孩子的衣服给我扒了,全扒了!” 三个武官立刻上来,伸手就要扯小女孩的衣服。 “住手!”老者愤然断喝一声,沉吟片刻,坐回到桌子边,取出纸墨笔砚,对女孩说:“乖孩子,过来,替爷爷磨墨。” 小女孩乖巧地走过来,一边磨墨,一边说:“爷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回来,可我就是想你啊,爷爷!” 老者慈祥地看了他孙女一眼,没有说话。等孙女磨好墨,他铺开宣纸,手悬狼毫,凝神屏气,然后“刷刷刷”只那么几笔,梅花的枝条便在纸上出现了,再“刷刷刷”几笔,一棵梅花树就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松井在一旁看呆了,嘴里禁不住发出一声又一声赞叹。 画好之后,老者在画上题词,口中吟道:“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落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老者吟的是鲍照的《梅花落》,声音厚重而洪亮。 松井再一次被陶醉了,半晌,脱口问道:“这画上怎么光有梅干梅枝,怎么没有梅花呢?” 老者没说话,抬头看了一眼松井,拉过小女孩的手,问她:“乖孩子,怕疼吗?” 小女孩摇摇头,说:“爷爷,我不怕。” 老者伸手从身后柜子里拿过一个雕有梅花图案的小碟儿,放到桌上,又将一小片白布条放在一边,然后抓过小女孩的手,放进自己嘴里,只稍稍一用力,只见小女孩的手指头上便冒出了热乎乎的鲜血。那血鲜红鲜红的,一滴一滴往碟子里滴,几乎滴成了一条线。 老者看着小女孩,嘴里不住地说:“我的孙女儿真勇敢,我孙女儿的血真红艳。” 老者的举动,让松井大吃一惊,他不明白老者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疯了吗?但从老者的表情和神态上看,又一点不像疯的样子。 慢慢的,碟子里盛满了从小女孩手指上滴下的血。老者放下小女孩的手,用那块白布条将她的手指包扎好,随后端起碟子,对着已经画好了的那幅梅花图泼撒下去。 刹那间,只听见一阵急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声音,再看那一碟儿血,此时变戏法似的全化作了图上那一朵朵鲜艳的梅花,而且每一朵花都准确无误地飞落在那一根根梅枝上。 松井简直看傻了眼,那三个武官也看得瞠目结舌,等老者把这幅完了工的梅花图从桌子上提起时,这伙人才回过神来。 只见老者把画提起来,左右摇摆了几下,又用嘴在画面上吹了吹,让墨迹和血迹干得快一些。差不多一支烟工夫,他才将画小心地卷起,用一根红丝线系好,交到小女孩手中,使了个眼色,说:“知道那门后面的暗道吧?进去后不要出来,等这些鬼子兵走了再出来!记住爷爷的话,好好保存这幅画。”说完,他两手一用力,将他的孙女推进了那扇门里。 松井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这画根本就不是画给他的,于是立即伸手拔枪。可他的动作哪有老者快,只见老者一闪身,“刷”地将身上的衣袍一展,屋里凭空突然刮起一阵旋风,挂在墙上的那一幅幅梅花图顿时被风旋得“哗哗”直响。 此时,老者的身子已经离开地面,悬在半空,踏着墙上那一幅幅梅花图如履平地。突然,老者手朝梅花图上一指,刹那间,那些图上的梅花连着梅枝像箭一样飞落下来,直向松井和他的武官们脸上、身上刺去,松井拔枪的手还没来得及抽出来,便倒地殒命,那三个武官也先后哭爹叫娘地应声倒下…… 许多年之后,当年的那个小女孩长大了。她说,那天爷爷把她推向门里时,她并没有走进暗道,而是站在门后看着爷爷在屋里飞来飞去。 而当她向人们讲述爷爷借助画里的梅花杀死日本鬼子的时候,许多人怎么也想象不出来:那画上的一朵朵梅花,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文/邵志鸿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