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丝路行者
  • 积分:2425
  • 等级:专家教授
  • 2020/1/3 18:25:33
  • 楼主(阅:87428368/回:0)奇耻大辱:中东小国“奇袭”东京


    2019年12月31日,黎巴嫩外交部公布了一条轰动世界的新闻:


    在日本被取保候审、禁止离境的前日产雷诺公司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已经于当地时间30日“合法”从贝鲁特机场入境。

    为什么说这条消息轰动世界呢?


    这与戈恩事件背后所浮现的多国产业博弈以及情报活动相关。



    戈恩


    日法汽车界超级联盟


    现年66岁的卡洛斯.戈恩,在车企界可谓是泰斗级的人物。


    1954年,戈恩在南美洲的巴西出生,父亲是黎巴嫩人,母亲则是黎巴嫩籍法国人。16岁时,从黎巴嫩前往巴黎读书,并于1996年出任雷诺公司副总裁


    传奇一生就此拉开帷幕!


    这里先介绍一下雷诺公司。


    雷诺公司成立于189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军生产枪支弹药、飞机及轻型坦克,是当时法国最大的工业企业。


    随着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沦陷,雷诺公司开始服务于伪政府和德国法西斯政权。战争结束后,雷诺创始人路易.雷诺被惩处,其公司所有权也被法国政府收归国有,由政府委派董事长并组成管理机构。


    虽然雷诺公司在1970年时开放内部股权,但法国政府仍然是最大股东,领导机构为法国国有股份管理委员会。


    1987年,在经过一系列企业改革之后,雷诺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界效益好的公司之一。然而,企业高层通过推算意识到,欧美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雷诺若想更上一层楼就需要挖掘新的市场。很显然,在20世纪末发展动力最为强劲的亚洲是最好的选择!


    为强化在亚洲市场的话语权,1996年雷诺公司找上了当时亏损不止但在亚洲拥有一定市场的日产汽车: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产连续七年亏损,总金额累计高达220亿美元。同期,公司全球市场从6.6%暴跌至4.9%,一度濒临破产。


    1999年3月27日,雷诺公司与日产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双发交叉持股。前者斥资54亿美元获得分别获得日产公司36.8%和日产柴油汽车22.5%的股份,并得到5年后持有日产44.4%股份的保证。


    至此,雷诺-日产联盟成型。在这一大背景下,雷诺公司副总裁卡洛斯.戈恩奉命出任日产汽车CEO。2000年,兼任日产株式会社社长,次年胜任CEO。


    戈恩的到来让日产汽车得以浴火重生!


    面对不含销售贷款就已经高达2.1兆日元的日产公司,1999年,戈恩提出日产复兴计划三步曲:



    ①.在2000财年实现公司扭亏为盈


    ②.在2002财年实现公司营业利润达到或超过销售额的4.5%。


    ③.在2002财年实现将汽车净负债降至7000亿日元以下。


    2002年三月,日产复兴计划三步曲全部实现,雷诺因此提前将在日产的持股比例提高到44.4%,而交叉持股的日产仅持有雷诺公司15%的股权。


    换言之,雷诺-日产联盟实际上是被法国人控制的。


    得益于在日产汽车的出色表现,2005年5月,戈恩又出任雷诺公司第九任CEO,这标志着戈恩成为同时执掌横跨8个时区、相隔近万公里的两大国际汽车巨头的双CEO。


    2016年,相似的一幕再度上演:


    戈恩领导下的日产汽车宣布收购三菱汽车34%的股份(当年三菱汽车亏损1985亿日元,也是濒临破产的局面),以此成为三菱最大的股东,并拿到管理层重大决定一票否决权,而戈恩本人也兼任三菱汽车董事长一职!


    日产-雷诺-三菱,这三大顶级汽车商以戈恩为核心结成联盟,并在销量上超过大众、丰田等品牌,成为世界第一。


    这个时候,日本产业界和汽车界就发现情况不对劲了。


    虽然雷诺公司是世界知名品牌,但在体量上跟日产、三菱相去甚远。如果联盟维持或者继续深入,那么,按照交叉持股比例来算,就相当于法国控制了日本汽车界的半壁江山。


    法国不愿意让出好不容易才到手的食物;


    日本不愿意被他国企业掌握汽车产业的命脉;


    于是,围绕日产-雷诺-三菱联盟的明争暗斗,就此在日法各自的小算盘间拉开帷幕,而作为联盟核心人物的戈恩自然沦为斗争的焦点!


    企业政变



    2017年2月23日,日产汽车公司突然宣布:


    卡洛斯.戈恩将自2017年4月1日起不再担任本公司总裁和CEO职务,现任副董事长西川广人将接替他。

    虽然戈恩被罢免了日产汽车CEO的职务,但对于整个联盟而言,日产汽车只是一个次级机构,作为联盟董事长的戈恩仍然实际控制着日产。2018年4月,戈恩宣布将全面整合雷诺和日产的业务,也就是实质上的合并。


    外界媒体将其解读为戈恩对日产内部政变的反击,但真实的情况却与法国政府息息相关。



    戈恩邀请马克龙参观雷诺莫伯日工厂


    按照计划,戈恩在雷诺的CEO任期将在2018年底结束。但在当年二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包括法国政府在内的股东都提出让戈恩连任的建议。


    内幕情况是这样的:



    法国政府支持戈恩连任,但作为条件,戈恩需要促成雷诺和日产的合并,以此扩大法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工业界的话语权。


    也正是因为这条消息的外泄,才导致后面一系列大事的发生...


    2018年11月19日16点30分,戈恩乘坐私人飞机抵达东京羽田国际机场。当飞机刚刚停稳后,一群日本人便登上飞机拘捕了他。在拘捕过程中,执法人员向其出示了东京地方检察院特别搜查本部的证件:


    民间俗称美国中央情报局东京镇抚司。


    当天晚上,CIA东京镇抚司联合日产汽车公司社长西川广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拘捕戈恩的罪名:



    ①.隐瞒巨额收入


    2010年~2014年的五年间,戈恩实际收入为99亿9800万日元,对外宣称只有49亿8700万日元,戈恩收入中有超过50亿日元未公开,涉嫌偷税漏税。


    ②.动用公款用于私人投资。


    戈恩从2002年开始每年为自己姐姐的公司支付10万美元的咨询费,其炒股损失的40亿日元也由公司代为填补。


    ③.在公司搞个人独裁主义


    戈恩一定没有想到,曾经被自己亲手提拔,在日产内部被喻为“戈恩之子”的西川广人竟然会当着全世界的面大肆抨击戈恩时代下的黑暗。


    随着戈恩的被捕,日法两国的暗战也愈发激烈:


    11月27日阿根廷G20峰会召开期间,马克龙当面向安倍晋三提出此事,希望日本妥善处理戈恩一案,但安倍以司法独立为由婉拒马克龙。作为反击,法国举报东京奥运会申办有贿赂情况,日本奥委会主席竹田恒和被迫辞职。


    由于戈恩拯救日产汽车的功绩,他在日本国内的地位也很高,包括明仁天皇都曾为其颁发过蓝绶勋章。


    在这种情况下,戈恩的被捕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12月20日,也就是拘留戈恩一个月后,东京地裁法院宣布驳回东京镇抚司对戈恩的延长拘留期请求。


    但CIA东京镇抚司是什么人?先斩后奏,皇(美国)权特许!


    次日,东京镇抚司宣布以“特别背任罪”的再次逮捕戈恩,并将拘留期限延长至2019年1月1日。19年3月,戈恩被允许保释,但仅在一个月后的4月4日,东京检察厅再度逮捕他。


    25日,戈恩在又一次缴纳5亿日元后,获得保释,但这一次添加了许多条件:



    戈恩必须在东京都内居住;


    外出时间超过三天需要向检察院申请;


    禁止去国外旅游;


    护照交由律师保管;


    不得和本案有关人员见面,和妻子见面需要向法院申请;


    在居住处大门安装监控镜头;


    向法院提交通话记录;


    只能使用律师事务所电脑,上网需要向法院提交通信地址;


    外出将允许日本检察人员跟踪监视...


    事实上,日本反反复复的态度与国内的意见不合有关。东京地检特搜部是美国情报机构分支,属于亲美派一支,他们自然希望用戈恩为筹码破坏日法关系;而偏向独立的一派则希望在保全日本产业命脉的前提下,尽量不为难戈恩,这就出现了一抓一放的矛盾画面。


    但在戈恩看来,把希望放在日本身上与坐以待毙没有任何区别。历史上,凡是被东京镇抚司盯上的人,基本上就没有活着从日本走出的先例...


    于是,一场足以载入情报史的大逃亡开始了...


    日本情报界与司法界的奇耻大辱



    2019年12月29日,一支海外乐队受邀前往戈恩的住处表演。乐队的说辞是戈恩的妻子卡萝尔·戈恩下单,要为被软禁的丈夫献上新年祝福。


    但事实上,乐队的成员要么是退役特种兵,要么就是黎巴嫩情报人员。


    黎巴嫩为什么会牵扯其中呢?


    真相并不复杂:戈恩拥有巴西、黎巴嫩、法国三重国籍,虽然长期生活在日本和法国两地,但理论上仍然是黎巴嫩的公民。而且戈恩在黎巴嫩声望很高,一度被民众要求参加总统竞选,而黎巴嫩现任总统也与他交情匪浅。


    根据黎巴嫩电视台MVT的报道,此次营救戈恩的行动,获得了黎巴嫩当局的鼎力支持。


    我们来做一个详细的复盘:


    29日晚间,黎巴嫩情报人员与前特战队员化妆为乐队进入戈恩被软禁的地方,随行的还有一只装乐器的大箱子:


    一只足以装下戈恩的大箱子!


    出城后,营救戈恩的小队立即驱车前往600km外的关西机场。在那里,由黎巴嫩情报机构安排的私人飞机,以及一本假护照早已等候多时。化过妆的戈恩用假护照骗过日本海关,顺利登机。飞机由关西机场飞抵伊斯坎布尔,在进行加油后到达贝鲁特。


    注:考虑到黎巴嫩和日本之间没有引渡协议,而这次营救行动又是黎巴嫩总统亲自拍板的,所以日本大概率拿戈恩没辙。


    情报行动干起来简单,但策划却是需要满满的细节。


    首先是身份的选择和工具的选择:一大批外国成年男子突然入境,必然会引起当地安全部门的警惕。如果不选择一个合理的身份掩饰,那么,被监视是必不可免的。


    至于用乐器箱子藏匿戈恩,其实在情报界早有先例。当年恐怖分子袭击特拉维夫机场时,就是把武器藏在乐器箱子里的。


    其次是逃亡路线以及方式距离戈恩住处最近的机场是东京机场,但是,随着新年的临近,东京机场的安保相当严密,所以只有前往600km的关西国际机场。而且交通方式是自己开车,因为不论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都很难避开安检系统的审查。这也说明黎巴嫩情报人员在营救戈恩之前,就在日本进行过大范围、长时间的踩点。


    若非如此,从东京到关西机场这600km,他们怎么敢以最高速度狂奔不止,而且不用担心出现任何意外?


    最后是护照护照是逃出日本的关键,戈恩的假护照能够瞒过日本的安检系统,说明做得非常专业,通常而言只有情报机构和一些情报掮客才能有这些门道。



    有网友公布FlightRadar上从伊斯坦布尔飞往贝鲁特的私人客机航线


    如果以上流程全部属实,日本的问题就很大了。


    一支黎巴嫩的情报分队在日本境内高强度活动长达近一年(知情人士透露营救活动从2018年10月就开始策划),并且还在各部门眼皮子底下把人救走。要么是日本情报本部、警视厅、法务省、外务省、海关全是废物,要么是日本政府故意为之,戎评更倾向于后者。


    毕竟戈恩只要不在东京,日本就能避免因审判戈恩引起的法日外交冲突,而法日汽车联盟也会随之土崩瓦解。

    但日本情报部门和司法部门就很惨了。


    不论真相如何,在这场足以载入情报史的国际大营救中,日本情报机构注定会沦为反面教材,日本司法系统也会颜面扫地。


    司法独立?


    不存在的,只要千代田区的老爷们需要,司法部门随时可以成为背锅侠嘛!


    2019年12月31日,戈恩在黎巴嫩发表声明称:


    我现在在黎巴嫩,我已经不再被不公正的日本司法制度所束缚。日本的司法制度明显无视了国际法及国际条约下自己国家应该履行的法律上的国际义务,以有罪为前提,存在大量的差别对待,否定基本人权。我并非逃离正义,而是从不公正及政治迫害中逃了出来。我终于可以和媒体自由沟通了,下周我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东京地检搜查部一日不死,日本就没有一日的司法公正。


    正所谓日本政府不敢管的事我敢管、日本政府不敢抓的人我敢抓、日本政府不敢杀的人我敢杀!先斩后奏,美爹特许!


    这,就是中央情报局东京镇抚司...作者:戎评






    看丝路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