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旺
  • 积分:7582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8/12/1 14:19:28
  • 楼主(阅:48626870/回:0)暗透了才有星光-云南泰国橡胶调研情况


    橡胶一路跌跌不休,从四万到一万,多头很受伤,感觉不会再爱了。橡胶何时能走出泥淖?


      2018年11月11日—18号,由鳄鱼投资主办,七禾网协办的“泰国云南天然橡胶调研”走访了西双版纳、泰国等橡胶主要产地,对橡胶加工企业、胶园主、收购点等多个环节进行走访,深入了解橡胶生产加工情况,供应消费变化,胶农割胶情况,以及各方对后期橡胶走势的看法。


      调研目的橡胶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维持低位,在橡胶兜兜转转的低迷走势中,埋葬了不少的多头。橡胶虽然目前处于价格洼地,但是依然没有上涨的趋势和信心,长期震荡下跌的趋势并没有被改变。那么这个长周期究竟有多长?供应端又是处在长周期的什么阶段呢?此行调研在于泰国旺产期,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橡胶上游产能以及加工生产情况,了解国内外胶农割胶的积极性以及各环节生产成本等情况。调研对象橡胶园,胶水收购点,国营及民营橡胶加工企业,胶农,贸易商。调研方式实地走访和业内专业人士访谈为主,对国内及泰国天胶产业链各个流程节点都有所涉及,重点包括云南版纳地区和泰国南部天胶种植区天然橡胶种植开割情况、天气状况、胶农和胶厂的生产状态、东南亚主产国的天胶生产概况、天胶销售与贸易、天胶原料及产成品的进出口状况和壁垒、非标套利、20号胶的状况等相关内容。产区概况


      国内橡胶产量占到全球橡胶总产量的7%左右。


    云南产区:


      云南自1904年开始引种天然橡胶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引种橡胶树的地区。当前,云南成为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基地,橡胶种植面积有900余万亩,分布在全省6个州市27个县,从事橡胶生产的农户人数达55万人,涉及农民200万人。年产近50万吨,产量已占全国的50%以上。云南省的主要产区在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的产量占整个云南产区的90%。


      云南产区天胶总体产量水平比较稳定,单产非常高,处于开割期的胶林亩产超过200公斤/亩,所有胶林平均亩产在100~110公斤/亩。管理好了胶树一般可以割35-40年。改制前,云南农垦重视橡胶树的田间管理,每年施肥2-3次,主要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而灌溉主要依靠雨水。2001年开始,云南农垦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橡胶树,而民营胶园也在2005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橡胶树。此外,云南农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便开展了“走出去”的步伐。


      国内天然橡胶种植园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农垦等集团系统胶园,如海南橡胶(601118,股吧)、云南农垦、广东农垦、中化国际(600500,股吧)等;二是民营中等规模胶园,规模一般在几百亩至数千亩;三是小微胶园,以家庭种植为主。其中,农垦集团和民营中等规模胶园需要雇佣工人割胶,并采取割胶分成的雇佣模式。


      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国产全乳胶可交割品牌有海南农垦的“宝岛”、“美联”、“五指山”,云南农垦的“云象”、“金凤”、西双版纳的“中化橡胶”、”曼列“、广东广垦的”广垦”橡胶,共计 8个注册品牌。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云南和海南地区割胶较去年提前近一个月,不过由于胶价低迷,整体割胶强度并不高。具体而言,云南地区由于种植条件较好,且主要原料为胶块,原料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开割情况仍较好,尽管当前胶农因低胶价而面临生活拮据的压力,也出现了弃割改种等情况,但数量零星。由于 2009~2011年胶价高涨时期的扩种,预计未来新进入割胶的数量仍在增加,并超过被砍伐的数量,这也为云南地区原料来源提供了保障。除了本地种植,云南地区在缅甸、老挝等国还有25万吨左右的替代种植,在云南原料市场同样充斥着数量不小的缅甸、老挝等国的胶块,且这些国家的胶块成本低,干胶成本在六七千元,因此原料进口和走私一直存在,保证了云南地区胶厂的原料供应。


      11月中旬,云南产区全乳胶收购价格约在8.8-9.2元/公斤(低于六月份调研的9.5-11元/公斤),标二胶原料收购价格在8.4-9.0元/公斤(低于六月份调研的9.2-9.4元/公斤)。西双版纳地区近期几乎每天下雨,个别区域有大暴雨,使得今年版纳地区橡胶总体上减产15%-20%,不少民营工厂收购原料显不足。原料价格偏低同时也打击胶农割胶积极性,存在部分少割、弃割现象。据悉,因榴莲、香蕉、槟榔等水果价格涨势较好,部分民营胶林的工人转向其他工种。


    海南产区:


      相比而言,海南地区由于台风等原因,天胶种植条件较差,成本也较高,当前多数胶厂都面临割一吨亏一吨的局面,因此很多民营胶厂并未开工。海南地区全省橡胶的种植面积约为800万亩,其中开割面积约为588万亩。一年的干胶总产量在42万吨左右。海南橡胶单产约为80公斤/亩(平均数据)。海南胶林具有台风、寒害、土壤贫瘠等环境特点,这些特点阻碍了海南橡胶的单产提高。台风是造成海南单产低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海南多年经受台风,单位面积内橡胶树的保存率低。海南平均开割树平均保存率是22-23株,而云南是33株,海南的单位面积株数比云南要少10%。海南橡胶树在反复经受台风侵害之后,没有云南的粗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胶量。云南夜间温度低,更加有利胶乳合成,干胶含量较高。海南的土壤肥力不如云南,橡胶的产胶能力也比云南更差。


      泰国产区:


      19 世纪初新加坡发明新的割胶技术后东南亚橡胶产量开始大量增加,橡胶得以开始在马来、印尼、泰国等地种植,80 年代泰国超越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第一大橡胶主产国,90年代初泰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橡胶产量及出口国,目前泰国橡胶总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 30%以上。泰国目前出口占总产量约 80%,其余为国内消费。


      截至 2017 年,泰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泰国目前橡胶种植面积 2286 万莱(1 莱=2.4 亩)。实际上泰国方面交流者认为泰国橡胶实际种植面积接近 3000万莱,其中仍然有近千万莱左右是未注册的农业用地。其中开割面积1922万莱,年产橡胶443 万吨,平均单产水平达到 230kg/莱(96kg/亩),其中主产区泰南单产达到 248kg/莱(103.3kg/亩)。近年来南部橡胶面积及供应基本锁定,东北部及中部欠发达地区种植面积增长较明显。


     11月14日-17日,我们在泰国先后走访了橡胶合作社、胶园、橡胶工业园等,了解了泰国烟片胶、全乳胶及标胶等各胶种具有代表性企业的原料及加工等方面的情况,对泰国橡胶产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后期对主产区泰国产量方面需要关注降雨天数及雨量,此外需要看降雨是否在夜间或凌晨割胶期间发生(影响到割胶,一般橡胶在凌晨 3-4 点钟泌胶量最大)。


      泰国周边国家产区:


    泰国周边重要的橡胶生产国主要为印尼、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东南亚 9国天然橡胶占全球天然橡胶产量的 80%,泰国橡胶产量达到 430 万吨水平,印尼超过 300 万吨,越南 100 万吨,近年来越南缅甸胶树有大量开割,总体上对产量增长贡献最大的仍然是泰国以及越南。缅甸方面虽在2008年后有较大量种植橡胶林目前逐步开割,但其国内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产量释放较难维持偏高的增速。随着泰国开割率不断提高后,未来新增供应需要基建设施的不断投建,供需过剩幅度未来几年可能收窄,因胶林大面积开割而消费较稳定,未来2-3 年供应增速仍然高过消费。


    核心逻辑过去几年扩张胶林集中开割,产能投放惯性大。按照橡胶树生长周期,2009-2012 年东南亚地区大量种植胶树,近 1-2 年逐步进入开割期,产量逐步进入高速增长期。一般产量最高峰出现在开割3年后,因此供应在 2022-2025 年达到峰值。根据ANPRC数据,2017年9大天胶主产国产量约在1178 万吨左右,中国近年来橡胶年产稳定在约 80万吨(今年或减产20%左右)。近年来东南亚地区产量增速明显,橡胶全球供应年增速 5%-7%,而全球需求基本维持3%左右增幅,尽管需求依旧强劲,但供应增长始终大于需求,天胶长期供应过剩格局未变,目前仍不具备牛市基础,价格或长期维持弱势运行。基于下游需求的稳定,后期关注的焦点在供应端。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