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37288719/回:0)对华贸易受阻,澳洲政府出招从大麦开始,澳中贸易争端已经持续长达近一年之久。此后又涉及到牛肉、龙虾、葡萄酒和原木等产品,越来越多的行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企业也同样受到了打击。 当澳大利亚的商品被中国海关“拒之门外”时,中国的资金也同样无法进入澳大利亚。根据澳大利亚政府临时引入的外商投资限制,中国企业购买澳大利亚资产的努力不是被限制,就是遭到拒绝。 今年3月,莫里森政府将外商投资审查门槛降至零。换言之,所有外商哪怕投资一分钱,均要接受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审查。有业内消息人士称,这一临时措施就是用于针对中国买家。 尽管FIRB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了许多买家的投标书,可自从引入新规以来,来自中国的投标书几乎都被冻结。 这就是澳大利亚的博弈手段吗? 中国对澳投资遭冻结,澳政府立场“激进” 今年,联邦财长Frydenberg否决了中国蒙牛收购Lion Dairy& Drinks(该公司由日本麒麟所有);并且,中国对澳交所上市小型企业(拥有非洲锂矿项目)的投资也屡屡遭遇阻碍。 这些案例很难不让人们怀疑,澳大利亚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另眼相待”。这也导致中国对澳投资急剧下滑。 根据今年6月,毕马威(KPMG)澳大利亚与悉尼大学联合发布的《揭秘中国企业2019年在澳大利亚投资报告》,2019年中国对澳直接投资已经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悉尼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所长詹姆斯·劳伦斯森(James Laurenceson)指出,政府打击外商投资具备“正当”的理由,保护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领域资产(例如发电和医疗保健)无可厚非。 但是,Laurenceson表示,澳大利亚有可能因过度反应和冻结来自中国的所有投资而发出了“过于激进”的信号。“以Lion Dairy& Drinks公司收购案遭否决为例,这样的收购案既不涉及国家安全,也不存在恶意收购,因此遭致的非议自然也多。” “如果您是驻澳大利亚的中国外交官,并且正在向北京递交报告,除了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投资采取更激进的立场以外,我看不出还有什么任何其他方式来解释这些举动。” 虽然联邦财长乔什.弗莱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已宣布外国投资审查的临时变更将于12月31日到期,但是,到期后将由一套新的规则所取代。 根据新的规定,外国买家在竞标敏感资产时将面临更多审查,而财长将有权强行撤消批准购买的资产。而对于被视为涉及国家安全的任何敏感资产,零澳元的审查门槛将依旧适用。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对澳投资下降的趋势将进一步延续。 农业和食品投资领域律所Clayton Utz合伙人安德鲁·海伊(Andrew Hay)表示,对于大麦和葡萄酒等某些出口产品遭受中国高额关税的打击,澳大利亚有正当理由感到不满,但利用外商投资作为贸易争端的筹码却是大错特错。 “外国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是另一码事,因为它涉及到在澳大利亚境内建立实体,实际上涉及的是澳大利亚资产的收购,并不必然涉及进/出口。” 而澳大利亚,需要外商投资。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庞大,在全球资本市场越来越重要。 在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的背景下,想以拒绝中国投资的“七伤拳”式博弈手段,显然并不明智,只能让已经进退维谷的澳大利亚出口行业更加风雨飘摇。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