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琳达
  • 积分:14068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4/13 21:15:24
  • 楼主(阅:77505737/回:0)萨曼王朝简史


    萨曼王朝(SulalaSamaniyya),又称萨曼帝国。阿巴斯王朝时期波斯人在中亚地区建立的波斯-伊斯兰教中央集权封建帝国(874-999),10世纪为中亚乃至世界军事强国之一,其领土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囊括哈萨克斯坦南部,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以及伊朗大部分,与西部的布韦希王朝遥相呼应。



    图为今天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萨曼国君雕像


    由中亚河中地总督纳斯尔.伊本.艾哈迈德(NasribnAhmad874-892在位)奠基,波斯文化在此期间复兴,并加入新的内涵,为波斯文化圈的扩展奠定基础。


    首都布哈拉,巴尔赫主要城市撒马尔罕官方语言波斯语


    货币迪尔汗,国土面积285万平方公里(928年)


    王朝得名于建立者的曾祖萨曼.胡达。萨曼王室是波斯萨珊王朝君主巴赫拉姆六世的後裔,而巴赫拉姆六世则属於帕提亚七大氏族之一的米伦家族。原信奉拜火教,后改信伊斯兰教。


    萨曼之孙艾哈迈德等兄弟4人效忠于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蒙,曾协助阿巴斯王朝军队平定拉菲之乱有功,约于820年左右被马蒙分别任命为管治撒马尔罕、费尔干纳、塔什干和赫拉特城军事长官。


    后由塔希尔王朝节制,保持原职,一共传1个总督、9个埃米尔,合计10个君主,统治125年。


    王朝历史


    873年,塔希尔王朝灭亡后,艾哈迈德统二治理河中地区。874年,其子纳斯尔.伊本.艾哈迈德被哈里发任命为河中地区总督,为萨曼王朝之始。


    纳斯尔之弟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892-907在位)是萨曼王朝政权的真正创建者。他以布哈拉为首都,正式称“埃米尔”,宣告独立,名义上仍承认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宗主权,仅向哈里发奉献贡物,报告军务。


    他效法古波斯与哈里发宫廷建立了统一的行政和军事制度,确立了王朝与辖地的隶属关系。


    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公元893年,大举发兵中亚,进攻突厥人的喀拉汗王朝,萨曼波斯的军队兵锋正盛,连续击溃突厥军队,相继攻克苏坎特、怛罗斯等突厥人城市,占据费尔干纳,迫使可汗奥古尔恰克将首都迁至喀什噶尔,这一事件的意义十分深远,它标志着中亚伊斯兰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并开启了突厥语族伊斯兰化序幕,在许多历史著作中也有反应。


    伊本.阿西尔(IbnAthir)的《全史》、阿勒玛伊.喀什噶尔的《喀什噶尔》及12世纪人萨姆阿尼(Samani)的《世系书》(KitabAnsab)等书均有记载。


    《全史》将这一战事系于伊斯兰历224年(=839年)条,其文称:892年,精明强干的伊斯玛仪成为埃米尔后,波斯帝国始再度复兴。


    这期间,伊斯玛仪又发动了对七河地区的征伐战争。《塔巴里编年史》记述道:这一年,传来了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出战并征服了突厥国家的消息,其中提到(征服)了其王之城,俘虏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妻子“哈屯”以及近万人,杀死了其中许多人,缴获了多得不知其数的牲口,每个穆斯林战士得到一份一千迪尔汗的战利品。有关这一战事的记载,亦见于伊本.阿西尔的《全史》和纳尔沙赫(?-959年)撰写的《布哈拉史》。《布哈拉史》第86-87页还记载说,怛逻斯的艾米尔带着许多迪赫坎(Dihqan)即领主出降,接受了阿拉伯人的宗教。怛逻私的一座大教堂被改成一座大清真寺,并在做礼拜读呼图白时念埃米尔伊斯玛仪与哈里发穆阿台迪德的名字。伊斯玛仪带着大量战利品返回布哈拉。


    此外,马苏迪《黄金草原》第3284节亦有记载:这一年(893-894),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在兄弟纳赛尔去世和他自己受任治理霍拉桑之后,前往突厥人之地,征服了其城市中被形容为王城的城市,俘虏了君王之妻哈屯以及15000突厥人,杀了其中的1万人。据说,这个君王称Tunkasi,该名称曾是每一位统治该国家的君主的标志。


    在此之后,伊斯玛仪又于903年消灭萨法尔王朝,取得波斯东南部地区的统治权,继而征服了阿富汗山地许多独立的地方小邦,其统治势力远达怛罗斯、花剌子模、塔巴里斯坦与戈尔甘等地。他励精图治,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和商业,奖掖伊斯兰学术文化,被后世史籍誉为“信仰虔诚、宽仁贤明的君主”。


    在纳斯尔二世(913-943在位)时,由宰相贾伊汗尼和巴勒阿米先后辅佐,将王朝统治的中心由中亚地区转向波斯东部,他加强中央政权和军队建设,镇压了王室内部和什叶派、哈瓦利吉派所发动的叛乱,巩固了王朝的统一。


    他拨款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调整赋税,鼓励商业和对外贸易,奖掖学术,境内经济繁荣,文化事业昌盛,为萨曼王朝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波斯西部信奉什叶派的布韦希王朝崛起,长期威胁萨曼王朝西境的安全,霍拉桑地区叛乱频仍。


    王朝后期,几任埃米尔即位时年幼,宫廷实权由“古拉姆将军”(突厥奴隶近卫军高级军官)掌管,突厥军官为各省的统治者,实行割据。这时突厥人建立的喀拉汗王朝在中亚兴起,屡次击败萨曼王朝军队,占领中亚部分地区;阿姆河以南地区由其原霍拉桑突厥总督阿勒普特勤建立的加兹尼王朝夺取。


    在阿卜杜勒.马利克二世执政时,国土大多丧失,战乱频起,国政由加兹尼王朝苏丹马赫穆德所支配。999年10月喀拉汗王朝伊利克.纳斯尔汗率军从喀什噶尔进入河中,未遇任何抵抗攻占首都布哈拉城,阿卜杜勒.马利克被俘囚禁,后死于狱中。其领土被喀拉汗王朝和加兹尼王朝所瓜分,萨曼王朝遂亡。


    在751年的怛逻斯之战以后,阿拉伯人对河中统治的巩固在一个世纪之后已经使波斯人受益。把突厥人(当时还是非伊斯兰教徒)和唐帝国这双重的危险从河中地区驱逐之后,阿拉伯总督认为他们是在哈里发的名义下,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工作。但是,在9世纪50-75年中,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权力从阿拉伯人征服者手中转移到了本地波斯人。这个纯波斯人的萨曼王朝(源于巴尔赫附近的萨曼的一个统治家族)从875年到999年间以布哈拉为首都成了河中地区的主人。


    权力转移的产生不是经过革命或暴力,而正是发生在穆斯林社会内部,在正式受尊重的哈里发机构内。萨曼王朝满足于谦逊的埃米尔称号,并且假装只是充当巴格达哈里发的代表而已。事实上,一切事情的进展就好像他们是完全独立的,他们的主张使人联想起古波斯王巴赫拉姆.楚宾,表明在极端正统的伊斯兰教外壳下,实现波斯民族国家复辟的真正特征。


    萨曼王朝的伟大时期始于纳斯尔.伊本.阿赫马德时期,他在874至875年间从哈里发穆塔米德那里得到河中作为他的封邑,以撒马尔罕为其驻地。同年,纳斯尔任命其兄弟伊斯玛仪为布哈拉的瓦利,或称总督。然而,两兄弟之间不久发生了冲突(885,886年),这是河中地区诸王朝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倾向。892年纳斯尔去世后,伊斯玛仪成了河中唯一的君主,从此,他的王室驻地布哈拉成了萨曼王朝首都。


    伊斯玛仪(伊斯玛仪.伊本.阿赫马德,892-907年在位)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军队于900年春在巴尔赫附近打败并俘虏了萨法尔王朝的皇帝,霍拉桑君主阿马尔.伊本.埃-勒斯。


    由于这次胜利,他的国土扩大了一倍,并乘胜吞并了霍拉桑。


    902年,他从另一王室手中夺取了包括赖伊(今德黑兰)和加兹温在内的塔巴里斯坦。在东北部,伊斯玛仪从893年起已经对怛逻斯突厥人地区发动过一场战争。当他一占领该城(怛逻斯,或奥里-阿塔),就把建在当地的基督教(可能是聂思托里安教)教堂变成一座清真寺。


    这位波斯王子从深入突厥草原的这次远征中返回来时,携带着从游牧民抢夺来的大批战利品:马、羊和骆驼。伊斯玛仪在对游牧民的行动中,又回到了古代萨珊王朝皇帝们在阿姆河北岸所遵循的防御性反击的政策上,注意到这点是很有趣的。对锡尔河(药杀水)的关注(古波斯君主们“对莱茵河的关注”)现在又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波斯人对突厥世界(无论是不信教者或是聂思托里安教徒)的伊斯兰教战争。当边境地区的这些突厥人游牧部落皈依伊斯兰教时 ,这种形势变得缓和了。萨曼王朝曾经为这种宗教信仰的改变而热情地奋斗过,这一转变将是对促进转变者的一种报应,因为它使穆斯林社会的大门向突厥人敞开了,而且在不止一位的突厥首领的头脑中,这是他们皈依伊斯兰教的唯一目的。


    从疆域的角度来看,在纳斯尔二世(伊本.阿赫马德,914-943年在位)统治时期萨曼王朝达到了鼎盛。


    北方的塔什干(柘析城),东北方的费尔干纳,西南方的赖伊(直到928年才归萨曼王朝),都成为萨曼王朝国家的组成部分,王朝的实际影响远至喀什噶尔。但是,纳斯尔转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引起了导致他退位的严重骚乱。当时河中地区的波斯人已经是狂热的逊尼派教徒,并抱有要利用宗教上的差别以加深他们与真正波斯人之间的区别的倾向。


    努赫一世(943-954年在位)的统治时期是萨曼王朝衰落的开始。波斯军事贵族挑起了连续不断的反叛。在西南方,萨曼王朝开始敌视另一个伊朗人的王朝,即统治着波斯西部的布韦希王朝。


    两王朝之间的冲突因宗教上的分歧而加剧,萨曼王朝信奉逊尼派,布韦希王朝信奉什叶派,冲突是以宗教为借口,目的是要占领多次易手的赖伊城。这是令人厌倦的战争,除了考虑到它危险地削弱了萨曼王朝抵御突厥世界的力量外,这些战争仅仅影响到波斯内部的历史。然而,在当时,许多突厥人集体皈依了伊斯兰教,使这些改变信仰的突厥人取得了河中公社成员的权利(他们是以河中雇佣军的身份而得到承认的),因此,波斯各重镇的钥匙转到了突厥人手中。


    未来的加兹尼王朝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萨曼王朝的阿布德.马利克一世(954-961年在位)统治时,一位名叫阿尔普特勤的突厥族奴隶成了卫队统帅,并被任命为霍拉桑总督(961年1-2月)。在继任的萨曼王曼苏尔一世统治(961-976年在位)下,阿尔普特勤被免职,退到巴尔赫。接着被萨曼王朝军赶出此城后,他逃到阿富汗地区的加兹尼城避难(962年)。他的家族靠承认萨曼王朝的宗主权在加兹尼建立了新王朝。不过,这确实是突厥人在穆斯林波斯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阿尔普特勤在其后不久去世(约963年)。


    他在加兹尼创建的这支突厥雇佣军(已经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从977年起由另一位前突厥奴隶(另一个马木鲁克)赛布克特勤统帅,他使自己成了吐火罗地区(巴尔赫-昆都兹)和坎大哈的君主,并着手征服喀布尔。


    在萨曼王朝努赫二世伊本.曼苏尔统治时期(977-997年在位),由波斯军队贵族闹独立而引起的封建分裂已经十分剧烈,以致在992年,一位名叫阿布.阿里的贵族向当时位于楚河河畔巴拉沙衮城内的实际统治王朝喀拉汗王朝的突厥人博格拉汗.哈伦求援,以反对萨曼王。博格拉汗发动了对布哈拉的军事远征,他于992年5月进入该城,尽管他并不打算留在该城。努赫二世为了对付这些叛变和喀拉汗王朝的威胁,向加兹尼王朝的突厥人求援,当时这些突厥人是由精明能干的赛布克特勤统帅(995年)。赛布克特勤从加兹尼匆忙赶来之后,将萨曼王朝置于其保护之下,但是,他们将霍拉桑占为己有。


    于是,波斯人的萨曼王朝国土缩小到只有河中地区,它的两侧都是突厥人,一边是阿富汗和霍拉桑的主人、加兹尼王朝的突厥人;另一边是仍然统治着楚河草原、伊犁河流域和喀什噶尔的喀拉汗王朝的突厥人。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在这两支突厥人中,由谁将给予萨曼王朝最后的一击。


    正是在萨曼王朝的阿布德.马利克二世统治时期(999年2-10月),最后的打击来临了,它来自两方面。马利克二世在梅尔夫附近被加兹尼王朝的赛布克特勤之子、继承者马赫穆德打败,被迫永远地放弃了霍拉桑(5月16日)。同年秋,费尔干纳乌兹根地区的喀拉汗王朝国王阿尔斯兰.伊利克.纳斯尔侵入河中,他于999年10月23日进入布哈拉,监禁了马利克,吞并河中地区。


    于是,东伊朗和河中地区的波斯王朝现在被两个穆斯林的突厥人势力瓜分了:


    在喀什噶尔的喀拉汗王朝可汗们得到了河中地区;


    在阿富汗地区的加兹尼王朝苏丹们得到了霍拉桑。


    这两支突厥人对这两个地区的长期突厥化起着巨大作用。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