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线就是最基本的人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
一个人首先要有底线,扎牢了根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守住底线,不仅在于做了多少事,更在于明白哪些事做不得。再苦,不欺骗朋友;再累,不埋怨家人;再难,不丢掉骨气。《菜根谭》中说:“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没有了底线,商人就会弄虚作假,学者就会指鹿为马,裁判就会大吹黑哨。
没有底线的人生,就像是脱缰的野马、断线的风筝。一个人只要品行正直、胸怀宽广、坚守底线,无论走到哪、做什么,都没有不顺利的。
底线是不可缺失的,一旦失守就会被人鄙视;道旁偶遇几株梨树,人们便一拥而上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这又不是你我的果树,怎能随意采摘?”百姓笑他迂腐,说:“这世道兵荒马乱,梨树哪还有主人!吃也无妨。”许衡正色道:“梨树虽然没有主人,但我的心却是有主的。”
《易经》的最后一卦叫做“未济”,意思是世间万物处在永恒变化中,永远没有终点。
同样,人品的修行、境界的提升也是永无止境的。
《论语》云:“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滚烫的水一样,要立刻远远的避开。保持这样一种心态,让心始终行走在路上,不断突破人生的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