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剪梅
  • 积分:7934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7/30 17:54:31
  • 楼主(阅:83065637/回:0)经典微小说:《请客》,回味无穷


    出于对奇石的共同爱好,老钟和十几个同好组成一个小圈子,相约每个双休日聚会,交流一下拣石、玩石、赏石的心得。


    第一次聚会,大家都带着自认为最好的藏品,相互展示品鉴,一时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参加聚会的十几个人职业各异,也算得上三教九流,聚在一起却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话题一多,不知不觉就说到晌午,老钟兴奋地大声说:“中午我管饭,咱们去酒店喝一杯,庆贺大家找到了组织!”


    众人立即鼓掌表示赞同,一行人来到酒店,订了个大包间,边吃边聊,一顿饭吃得十分欢畅。


    老钟是某机关的中层干部,管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部门,报销一顿饭钱还是没问题的。


    第二次聚会,依然聊得投机。


    到了中午,大家都拿眼睛看老钟。


    老钟犹豫了一下,起身说:“走吧,我请客!”饭后结账,连酒带菜一千多块,老钟黑着脸付了账。


    第三次聚会,临近中午,众人的目光依然落在老钟身上。


    老钟低着头,默不作声。


    一个人笑着说:“老钟,你是干部,有权。”


    另一个人说:“是啊老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哩!”


    老钟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他一向爱面子,终于什么也没说,起身挥手,“走吧,喝酒去!”


    散了席,老钟走在后面,远远听见前面一个人说:“这老钟,还算够意思!”


    另一个人说:“嘁,还不是用公款!”


    话音入耳,老钟胃里一阵反酸,差点没把刚喝的酒吐出来。


    要知道,老钟的职位可容不得他无限制地报账,后两次聚餐他都是自掏腰包的。


    再聚会时,老钟没有参加。


    一开始大家都没注意,到了饭点儿众人用目光搜寻他时,才发现他不在。


    一个人说:“老钟呢?”


    另一个人也说:“是呀,老钟怎么没来?”


    众人谈兴未消,于是决定这次去酒店打平伙。


    饭后,每个人平摊了一百多元的饭费。


    众人鱼贯走出包间时,心中都对老钟产生了些许怨气,仿佛腰包里失去的这一百多元钱是被老钟抢走了。


    一个人说:“这老钟,真不够意思!”


    另一个人愤愤不平的说:“是啊,官不大,架子倒不小,拽什么拽!”


    故事完了,哲理太深。


    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明白的道理:


    第一次为一个人提供帮助时,他会对你心存感激。


    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


    到了N次以后,他简直就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应该为他做的。


    而当你不能继续提供这种好处时,他会对施助者心存怨恨。


    如果用经济学的概念解释,这是一种感恩的边际效应


    即:在受到帮助的人心中,对提供帮助的人的感激会递减而递减到一定程度上,受助者几乎已经坦然地接受别人的馈赠,并认为这理所应当。


    最后,受助者提出更多的要求,并丝毫在心理上不觉得这有任何不妥。


    就像小说结尾,施舍的人反而被一群被施舍的人痛恨。


    人情,是越用越薄的东西。


    记住,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侬好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