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9095790/回:0)商战印尼之:我眼中的印尼电建施工队伍2005年到2007年我在印度工作时,曾写过一遍文章《印度电建队伍面面观》,如实地介绍了印度电建队伍的真实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DEC(东方公司)S/D项目在建工程缓慢的内在原因,使在国内的没有去过现场的朋友能够了解工程全貌,而不是一味责怪在国外的同事不努力。 若干年后,我又来到印尼负责工程监理,便十分留意当地施工队伍的情况,并且和印度的同行做了比较,结论是印尼比印度强很多。 我几次来印尼的工程地点,均在中爪哇省三宝垄市的南望镇。南望工程安装二台300MW燃煤机组,由ZPT(以马来西亚吉朗财团为主的联合体)工程总承包,由DEC(中国四川东方公司)进行主厂房区域的设备总承包,而我们监理公司作为设备总承包下的安装咨询单位,就是负责对设备安装施工进行指导,指导对象是承担主要施工任务的印尼当地的一家电建队伍(简称名叫瓦萨公司)。 进入工程现场,对印尼施工队伍的第一印象是队伍机械装备较好,远远超过印度电建队伍的装备。由于第一次进点时正值土建全面开工,整个现场挖掘机,履带式吊车,打桩机到处都是,重臂林立。一大型正规集中供应砼的搅拌站耸立在现场入口,很多泵车、罐车在道路上穿梭忙碌。与印度相同的是临时电源都是用移动式的柴油发电机供应,但都是较新的。同时现场所有的机械设备几乎都是日本制造,可以说是装备精良。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对印尼施工队伍的第二印象是队伍衣着整齐,安全设施配备完整。首先没有像印度劳工那样光脚的,也没有穿拖鞋上班的。即便是民工都配有长统橡胶靴,工人都着劳保皮鞋。统一工作服,人人都带有不同标记(表示各自的身份)的安全帽,每人都配有双肩又胯安全带。这在印度是绝对做不到的。 说到安全带这中间还有一段故事哩!马来人管理现场较为严格,从一进入现场就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带好“安全三宝”,任何人不得例外。故现场人人是头戴安全帽,脚蹬安全鞋,身上系上双肩又胯安全带。要在国内安全带只有高空作业时才会要求配戴,其他人员可以不要求。可在这里就行不通了,刚开始是土建施工高峰,因此对我们中国人(只负责设备安装)放宽了要求,没有强行执行。等到2009年工地情况就不同了,安装工作全面展开,交叉作业也多,所以安全工作抓的更紧了。最让中国人不习惯的是每天进现场要带上双肩又胯安全带。这种安全带系上身尤如五花大绑一般,特别是吊绳与锁扣即长又重,别在腰间行动十分不便。为此东方DEC及现场监理部向马来总包方申述过多次,强调管理人员应减免,我们毕竟不从事高空作业。但得到的答复是这是马来国内总部统一要求的,现场无权更改。 等我这次重来工地,看到在汽机房12米平台上安装汽轮机的工人也都戴安全带,显得十分笨重而且反不安全。为此我向东方DEC及现场监理部提出要取消这种形而上学的样子货!他们直摇头不行。我说看我的!于是我便利用参加每周一次的汽机安装调度会的机会,书面提出二大理由:第一汽轮机安装规程要求,缸面上不能摆放任何金属工具。连人在缸面上行走都不得穿带钉子的鞋。现在人人带上这种安全带腰间别着金属锁扣,一旦干活就有可能碰到缸面而损坏缸面!首先设备就不安全。第二当汽轮机转子进缸找正时,若盘动转子工人在旁观察、照看,一不心腰间别的吊带就有可能转进去,发生人身伤害。这样血的教训我们是遇见过的,只不过是衣服未扣紧,将衣襟扯进去,幸好发现快紧急停车。 会后很快马来总包方安全部菲利浦先生就答复下来:凡在汽机房12米平台上安装汽轮机的有关人员可免戴安全带,但要求各单位报名单备案。大家听后十分高兴终于解放了!印尼工人更加对中国专家信任了! 对印尼施工队伍的第三印象是工人普遍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因为进大门都要打卡)。工作时间内没有在劳动场所吃饭或喝茶的。 等我二次再来南望工地实际接触到印尼电建施工队伍时,感到工人素质相对要高,工作认真负责。一是一,二是二,不做假。这一点要比印度人要强多了!而且比较听话,一定会按你的要求完成工作,不会另搞一套自作主张。有几个技术工作相对突出,独立完成没有问题(关键是看懂图纸要求):如焊接、起重运输、管道施工等。还如汽机轮安装当中的研磨工作,使用角磨机很老练。另外还在第一次进点到现场时就对印尼土建施工已有深刻印象,钢筋绑扎细致,接地线敷设十分规范(恐怕国内有些施工都达不到标准),预埋件处理认真(吊线锤、水平尺、水准仪一样都不少)。当时就使我们所有人赞叹不已! 虽然我与他们呆在一起时间不长,但通过几件事的打交道,发现他们队伍管理上层次分明,较印度队伍要正规得多。例如第一次讨论锅炉钢架吊装方案时,除来项目部负责人、锅炉工地技术员外,还来一位他们聘请的日本顾问,并配有印尼华语翻译。讨论时还将参加过与我们在印尼芝拉扎电厂建设过程的照片拿来说明,以此来证明他们的方法。其后在我现场指导汽轮机安装过程中,与汽机工地的本体班打交道,发现也与国内分工相似,大班长下分组长。职务可以从每人的安全帽上的标志来区分(有二道杠的、有三道杠的),施工完的质量验收另有质量工程师,印尼方称为QC。可在印度就是技术员一人全部承担了,即是负责技术,又是小包工头,还是质量验收员!只是感到印尼的技术力量偏少,汽机工地一共才三位技术员。但在汽机工地上也配有印尼华语翻译,这也是他们的强项优势。这在印度我们就没有这样的方便了。 二次来到南望工程现场只遇到过一次当地村民堵门,上午回家休息,下午就又上班去了。据说是当地几个村民被警察局抓走了,村里认为是总包方马来人告密的,围住现场讨说法。后来查实是这几个人偷工地的东西被抓的,所以很快村民就撤走了。同时也说明马来人管理上是很严的,半天时间都要抓紧!没有象印度那样工会组织罢工,干扰现场施工。也没有象印度那样工会组织三个月一轮换劳工,印尼的队伍相对稳定。在印尼也可能我停留的时间短,了解得还不很深,也只能说到这为止。 逢年过节放假休息,各国都是一样的,早走迟来习俗相通。不过汽机工地的印尼华语翻译告诉我,印尼人可是领了工资就要回家的,上午11点发工资,下午5点就回家走人,谁也挡不住!果然到发薪日,工地上干活的就寥寥无几了。据说印尼人不存钱,有一个就花一个,所以家也急着等钱用,必须按时送钱才行。 总之感觉印尼电建施工队伍在效仿中国的电建队伍建制,因为己有不少企业都来印尼开发电建市场,使他们有一个学习了解的机会。比如南望这支印尼施工队伍,早在2005年就在芝拉扎电厂跟着中国人干过工程,所以我所见到的这支队伍,已经十分接近我们中国公司的建制了。
![]() 热爱生活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