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程维还在阿里工作,杭州北京两边跑,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误机。他老家是山西的,有一次老家亲戚来北京,定了晚上7点在王府井吃饭。5点半亲戚就告诉他上车了,到了8点又打电话问他能不能开车去接。
这样的经历一多,让程维产生了创业的想法。他咨询了周围的人,所有人都觉得不靠谱。最主要的理由是:当时司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做打车软件这种想法根本行不通。
但是程维坚信,正是在市场基础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才可能成功。
他找外包公司迅速做出了最初的产品,但问题是,如果没人用,产品就毫无价值。
当时,北京有189家出租公司。他们定的目标是两个月内突破1000个司机。结果40天里,还没有一家出租车公司愿意和他们签约。几乎每家公司都会先问:你们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怎么可能有?只能软磨硬泡。又过了几天,终于有一家公司愿意合作。不过这家公司很小,只有70辆出租车。
据程维回忆,当时他们也不知道滴滴到底有什么用,就是和推广的兄弟喝酒喝高兴了,觉得大家都挺不容易的,趁着酒劲答应的。
有一次是程维亲自去,说得特别真挚,把自己都感动了。但是根本没有司机在听,他们都以为滴滴不过是新型的骗术。
为了找到可能搭档的技术合伙人,程维无所不用其极,到各个地方约技术人员谈,甚至趁着大公司出状况时去挖人墙角。但找了很长时间都颗粒无收,原因都是一样:没人相信这件事能成。
幸运的是,最后有一个人通过微信群了解到他所做的事,半信半疑地加入了滴滴,他就是现在的CTO张博。
于是整个团队昼夜通宵开发。累了就抽根烟,困了就地做俯卧撑提神。
有一次,他觉得做得不错了,自信满满地把产品拿给王兴看。结果王兴不留情面地提出了很多不足。
这让程维有些难过,事后回想起来,他说:我当时觉得那个设计真的挺垃圾的。
直到2012年底,有一天北京的雪下得特别大。那个大雪的夜里,滴滴的订单一夜之间过了1000单。
从那以后,人们才渐渐开始接受和相信这个新东西。因为线上打车模式着实提高了他们的出行效率,而司机们也的确赚到了更多钱。
说起这个转折点,程维有些发怵地说:“如果没有2012年的大雪,我也不敢想。”
从早期的艰难求存,到现在将滴滴发展为百亿级别的超级独角兽,程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朴素而实用的经验:
“你会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当没有人相信你的时候,你只有坚持和拼搏,不停地努力,一直到把事情做成”。
2003年王小川刚研究生毕业,在搜狐从兼职转成全职,之后他就接到了老板(张朝阳)的任务:给你6个人头,把百度灭掉。
百度当时已经做了5年之久,而且那时百度还是一个很少犯错公司。迟到5年再追赶,还要干掉对手,简直是以卵击石。
当时王小川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毅然就踏入了这场搜索份额争夺战中。
当时他们的小团队,没日没夜没有周末,除了吃饭睡觉便是工作,每天只睡4小时,常常倒在办公室地板上就睡着了。
但是,努力并没有带来太好的结果。用王小川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做得非常不成功”。老板给的目标很明确:“干掉百度”,可是搜狗的市场份额只有非常小的个位数。
后来,王小川意识到,在几乎垄断了市场份额的百度面前,只做搜索引擎是不可能有前途的。
搜狗这时面临着穷途末路的困境,这也逼得王小川不得不去做一件更难但至少有希望的事情。
用户在什么地方搜索?浏览器。大家打开IE、首页Hao123的时候,跳出来的都是百度搜索框,不是搜狗的。怎么办?王小川一咬牙:做自己的浏览器。
从2003年搜狗立项到2008年决定做浏览器,已经过去5年,王小川就像一个落魄的将军,带领一波又一波士兵试图攻破百度的城池,但是损失惨重,打不下来。
看到一点希望后,新的困境又随之而来。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老板的时候,张朝阳委婉地表示了拒绝:“IE有60%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微软的Bing没有成功?”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王小川都没有再负责搜索业务。他也意识到,搜狗做了5年,没有突破,现在又提出一个听起来像是玩笑的想法,的确伤害到了老板的信心。
但是,王小川并没有放弃。他一直有一个执念,不管多难,一定要把搜狗做起来。在没有控制权、没有资源投入的情况下,他打起了“游击战”,一边做着公司需要的视频P2P项目,一边从各个项目划人做浏览器。
一直坚持到2010年,搜狗浏览器有了一些起色后,搜狗搜索的量才开始逐步上升,两年拿下了10%的份额。“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证明。
到了2017年的第二季度,搜狗的移动端搜索流量增长50%以上,推动搜狗搜索整体流量比一年前增长24% 。由此,这个季度搜狗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
如今,搜狗的搜索流量增速和收入增速已经连续26个季度明显高于竞争对手。在王小川的艰难探索下,搜狗已经建立了差异化竞争力,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据说,王小川曾经承诺:“搜狗不上市,我就不谈恋爱”,不管是真是假,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王小川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搜狗是他在一次次的绝境中拼杀出来的成果。
如果王小川的探索能给我们什么启发,我想最重要的是:无论面临何种困境,只要坚定持续地投入,未来一定会更好。
其实,这三位企业家,都是我们其中的“一个”,并不遥远。他们所承受的质疑、痛苦,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艰难,我们需要时常从一些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才能走得更远。
当你也和他们一样,不被认可,举步维艰的时候,希望你无论如何不要放弃,如果你撞到了南墙,那就把墙拆了,开辟一条新路。拼命地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你也将迎来光芒万丈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