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86259461/回:0)明天开市!股民应该怎么办?疫情下的A股,该割肉还是抄底? 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赐,我们过了一个史上假期最长的春节,可能也是一个终生最难忘的春节。从提前开市的一些股市表现来看,全球股市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A股开始在即,市场将如何演绎?投资者又应如何应对呢? 一、春节期间海外市场一览 在A股休市期间,全球市场都受到疫情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从跌幅上看,欧美及日本市场基本跌幅在2.5%-3%左右,而与我们关系更紧密的港股与台湾股市的跌幅都超过了5%。 从走势图来看,海外市场刚开始跌幅较大,随后出现一定的反弹与震荡,而港股市场则是一路下行,在最后一日出现逐渐企稳的迹象。 港股无疑是与我们A股相关度最高的主要市场,目前恒生指数整个假期的跌幅是5.7%,并且在最后一日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尽管当日最后仍未收红,但盘面上已不再有恐慌迹象。这个跌幅可以为大家判断节后A股开盘之后提供一个参考,最坏的情形可能也不过如此,而如果后续事件上出现向好迹象,则A股非常有希望走出更强势的走势。 二、“非典”行情回顾 对于咱们A股的老股民来说,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场面我没有见过?”,此次也不例外。2003年“非典”期间的市场行情,无疑是此次的重要参考,但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统计涨跌幅,不结合当时的政策背景、国际形势,得出的结论将是非常片面与武断的。我们一起来详细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 在2002年底非典刚出现时,市场几乎是没有任何反应的,甚至2003年2月,中国足球队和世界冠军巴西足球队还在广州举办了友谊赛,现场球迷超过5万人。一直到2003年4月中旬,A股市场整体趋势仍是震荡上行为主,基本未受到疫情的影响。 2001年底我们加入WTO以后,到2003年我们的贸易顺差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国内经济出现了一定过热迹象,2003年3月我们的GDP增速高达11.1%,即使受非典影响的二季度,增速也有9.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典当时对经济,尤其是消费的影响确实比较明显,但也非常短暂,仅仅影响了当季度,消费数据与GDP增速在后面均回归了较高水平。2003年8月,央行提升了存款准备金,市场利率在此后开始了快速上行,这才是当时股市连续下行的主因。同时还有很多人不记得的是,2003年9月开始,美国财政部长、商务部长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连续发声,要求人民币升值,中美货币争论甚嚣尘上,后来也被不少人认为是最早的“贸易摩擦”,这也是导致那一段股市下行的主因之一。 因此,2003年下半年的国内与国际形势,与2018年更为相似,国内方面货币收紧,国际方面中美摩擦,市场下跌的主因并不是非典。并且在2003年底,市场绝地反攻,“五朵金花”行情开始上演,指数快速收复了所有跌幅,当然这和非典就更没有关系,在此我们就不展开了。 三、后市展望 回顾完非典行情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突发性疫情对于经济与股市的影响都较为短暂,并不会影响市场的中长期趋势,对股市影响更大的是货币政策与国内外形势。那么A股开市在即,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先来看看最新数据: 根据2月1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都创了新高,然而我们把数据做成图表可以看出,新增病例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减缓。一旦新增病例的数量开始下降,则说明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彻底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由于我们采取措施果断,整个春节的消费受到拖累,对一季度GDP的影响会比较明显,但这大概率是短暂现象。逆向思考,面对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的管理层是否有望采取更多的逆周期调节政策?目前已有多个部门出台各方面措施,若出现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或是货币宽松等相关政策,对股市而言则是更有直接影响的利好。 帖间广告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