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阅:15395940/回:0)疫情之下,两问中国经济和企业压力近期,全球研究机构科法斯集团分析和预测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之下中国经济中长期所遭受的压力,以及供应链和企业受损情况。本文仅供读者朋友参考。 一问:经济压力表现在何处? 背景 新冠疫情之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急剧增大。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影响也会波及那些在中间产品和最终需求方面依赖中国的亚洲经济体。为此,亚洲多个央行将被迫调整其2020年政策。 原因 如今,中国无论是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2003年为4%,现在为17%),还是在全球消费中的占比(中国家庭消费的总规模从2003年占美国的13%,提升到2018年的近40%),都要比2003年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2020年1—2月,经济活动因中国农历春节假期而出现某种程度的中断,在此期间,工厂基本停工。此外,劳动力短缺会继续影响企业的运营。即使大城市想要回归常态,也要等到工人全部回归岗位,可能还需要数个星期。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估计,疫情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600亿美元的损失。这意味着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可能跌至4.5%。这仍是一种“乐观”情形,因为其仅考虑了第一季度的损失,但如今形势依旧胶着。中国要保证经济增速在2020年剩余时间里稳定在6%上下,确保有力的政策支持十分重要。科法斯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8%。 由于与美国的实际利差为负,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圜空间越来越小。一旦利差加大,很可能引发资本外逃。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将不得不依赖定向措施,比如通过注入流动性提振经济活力。窗口指导和新贷款优惠利率等定性修复手段也有助于刺激信用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某些行业发展。 新冠疫情造成的破坏力也会波及其他亚洲经济体。科法斯预计,这会成为相关国家和地区2020年经济增长前景的下行压力。由于与美国之间存在较高的实际利差,一些亚洲国家的央行可以实施进一步的宽松政策来应对经济压力。泰国央行在2020年2月6日首先将其基准利率调到了1%的历史低位。此后,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纷纷跟进降息。此外,对上述经济体而言,中国仍为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这些国家的一些行业势必受到影响。 风险 短期(3-6个月) 第一波影响涉及旅游相关服务业。运输、零售和服务行业的中国企业很大程度上依赖春节期间的销售额,因此,预计它们在2020年将遭遇困境。与2003年相比,目前中国经济更趋于服务导向,国内消费已占GDP的40%。此外,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国内消费一直在低位徘徊,短期内想要重新回升并不容易。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高于消费支出,意味着家庭对未来的忧虑增加,进而开始提高储蓄。新冠疫情将会加速这一趋势,给2020年的经济增长施加压力。 第二波影响源自供应链遭到破坏。由于部分产能中断,加上可能仍需要数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产,因此全球供应链将会受到影响。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的国家包括柬埔寨、越南、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此外,日本和韩国有很多半制成品企业主要出口至中国工厂,但现在有些工厂仍处于关闭状态,预计日本和韩国的下游风险更大。行业方面,多数风险聚集于汽车行业及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行业,尤其是电子产品部门,原因是一些电子元器件可能无法找到可替代中国供应商的厂家。 中长期 宏观失衡加剧。中国通胀率提高将限制货币政策的可操作空间[2020年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4%,而2019年同期仅为1.7%]。与此同时,如果中国想要完成在2020年GDP相比2010年翻倍的硬指标,就需要相当大规模的政策应对。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可能更倾向于采取定向措施,而非降息和提升货币总量,但这些措施仍可能导致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中国的资本账户已不像前几年那样容易渗透,但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探至7.2以上,仍可引能发资本外逃。为推动经济增长不得不扩张更多额外信用,还会导致杠杆率已经很高的企业更难偿还债务。结果是付款延迟的情况增多,主要受波及行业为运输、零售、汽车和ICT。 其他风险。由于部分产能中断,失业率可能有所提升。政策刺激是否足以缓和劳动力市场的冲击,目前还不明确。不论如何,就目前而言,关键挑战在于疫情控制。 二问:企业依赖产品库存能撑多久? 背景 全球ICT行业高度集中在美国和中国的领头企业中,并且大部分工厂设在亚洲。上述企业中的两大巨头——苹果和阿里巴巴,不久前均宣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将受累于新冠疫情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汽车行业价值链在结构上趋向国际化,不同工厂之间的合作使得整个生产系统互联互通。因此,汽车零部件在最终组装成整车前辗转多地十分正常。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枢纽和消费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8年的数据,在纺织服装行业,中国占据了约32%的市场份额。此外,中国在半制成品的供应方面也占据优势。 (3)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将逐渐认清一个“现实”:由于中国经济和相关供应链面临压力,世界其他地区的价值链组织和产业政策可能有所转向。考虑到自2018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局势,这种转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 | 科法斯集团(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 帖间广告位01
|